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4,(1):62-62
正近年来,金属氧化物TFT技术备受业界关注,因其迁移率适中、制作工艺简单、大面积均匀性好、制造成本较低,容易适应大尺寸AMOLED显示的需求、与非晶硅TFT的制程兼容,被认为在大尺寸AMOLED显示屏应用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是最有希望用于大尺寸AMOLED显示屏驱动面板的技术。近期,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AMOLED显示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出基于金属氧化  相似文献   

2.
正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等特点。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俊彪教授团队围绕柔性AMOLED显示关键技术,在高性能氧化物TFT材料与薄膜制备技术、柔性AMOLED显示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高性能稀土掺杂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获得了高迁移率和稳定的TFT阵列背板,实现了TFT阵列背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柔性有源有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的需要,将低温溶液处理的氧化锌作为半导体层、电化学氧化的氧化铝钕作为栅绝缘层,制备了氧化锌薄膜晶体管(TFT).制备氧化锌半导体层所用的前驱体溶液为无碳的Zn(OH)x-(NH3)y(2-x)+水溶液,这种氨络合物溶液制备简单、成本低,并且由于容易形成高活性的氢氧自由基,使得氨-金属之间的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较低,生成氧化锌所需的能量较小,可以在180℃的较低温度下获得氧化锌多晶薄膜.所制备的TFT器件的最高迁移率可达0.9 cm2/(V·s).这种低温氧化锌薄膜工艺与室温电化学氧化的栅绝缘层工艺相结合,具有温度低和迁移率高的特点,完全能与柔性衬底兼容,在柔性显示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将来极有可能取代LCD.OLED的驱动电路也成为研究热点.在已有有源阵列OLED(AM-OLED)驱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基于亚阈值技术的栅压控制OLED有源驱动电路,经过HSPICE仿真,该电路较好解决了工作于饱和区的有源驱动电路所引起的发光亮度非线性...  相似文献   

5.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是平板显示领域核心的有源寻址器件,金属氧化物TFT应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级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已成为业界研究热点.基于氧化铟镓锌薄膜晶体管(IGZO TFT)模型,采用相邻TFT串接反馈(series connected two-transistor,STT)、双负电源、多时钟控制等结构设计,提出一款新型的行集成驱动电路.该电路能显著减少器材的漏电流,有效提高输出级栅级电压,稳定输出.仿真结果显示,在60 Hz刷新速率下,该电路单级的功耗为161.53μW,驱动信号为7μs,满足4 K(3 840列×2 160行)分辨率的显示需求,可以实现180级级联和复用输出,电路结构简单,功耗小.通过进一步优化该电路的结构与器件参数,单级功耗可减少到126.05μW,同时纹波和失真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正>"柔性显示基板材料及柔性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是江汉大学参与的2015年新材料技术领域国家863计划课题。该课题以研究开发柔性显示基板材料及制作全彩色高画质柔性显示屏验证基板为目标,采用AMOLED工艺,使用自主合成柔性塑料基板材料代替普通OLED的玻璃基板,形成与现有平板显示工艺兼容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显示关键材料及相关技术成果,研究成果可用于大面积涂覆工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27日,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该柔性AMOLED显示屏采用华南理工大学自主开发的Ln-IZO(稀土掺杂的氧化物半导体)金属氧化物TFT技术,显示尺寸为4.8英寸,厚度为100μm,质量不足1g,实现了彩色视频和图像显示。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开发出彩色柔性的AMO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具有超轻薄、可弯曲和折叠、抗机械冲击等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将对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分辨率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MOLED)手机显示驱动芯片的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MIPI)电路,基于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 Serial Interface, DSI)协议设计了物理层电路,对于图形数据采用高速传输,对于指令采用低速传输,这样在保证数据传输速度的同时节省了功耗;为了确保高速比较器的精度,设计了高速比较器校准模块来减小输入失调引起的误差。该电路采用UMC 80 nm的CMOS工艺,高速比较器的精度为5 mV,后仿实现了单通道1 GHz的传输速率,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南科(ACSMC)3 um铝栅N阱CMOS工艺,讨论了一款集成了TN-LCD驱动电路的消费类电子芯片,它的工作电压为1.5 V。文章详细介绍了LCD背电极驱动电路的设计,该驱动电路采用1/2 Duty、1/2Bias的驱动方式,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显示质量高和对比度高等优点;实测结果和Hspice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ARM和μC/OS-Ⅱ的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对LCD显示屏驱动的方法,研究了S3C2440a的LCD控制寄存器的参数设置和LCD屏的接口电路,结合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在LCD屏上的字符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