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采用萃取法回收苯乙胺的工艺方案,考察了多种萃取剂的萃取性能,确定了氯仿作萃取剂的操作条件。根据实验和计算表明本方案苯乙胺的萃取收率可达97%以上,苯乙胺的总回收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2.
胺与中性磷萃取剂协同萃取金(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伯勇  王清 《山东科学》1997,10(2):10-14
考察了某些胺和中性磷萃取剂的氯仿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金(Ⅲ)的协同萃取效应,发现伯胺和中性磷萃取剂混合后对金(Ⅲ)有正的协同萃取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协萃系数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萃取第三相形成法,以N235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处理化学需氧量初始值高达50g/L以上的1-萘胺-8-磺酸生产废水。在萃取剂的浓度ψ0.20,相比1:1,萃取时间10min和室温条件下,二级错流萃取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副产品废弃物麦秆,荞麦皮、锯末,稻壳中的纤维素制备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用静态方法测定了它们对模拟电镀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讨论了离子交换剂的用量,离子交换时间,PH值对Cr(Ⅵ)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剂的用量为0.3克,离子交换时间为30min;PH值为2.5-3.5,对Cr(Ⅵ)的去除率可达99.5%以上,用动态方法测定了阴离子交换剂对Cr(Ⅵ)的饱和吸附容量,用ω(NaOH)为8%的溶液解吸再生,再生率可达90%以上,该类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特别是麦秆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对Cr(Ⅵ)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达76.4mg.g^-1,是一种较好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5.
文章推荐了一种新的萃取剂乙基苯萃取(CH3)2Hg、CH3HgCl。在pH=3~6范围,萃取率分别是88%和96%,从而可消除用GC-AAS法测(CH3)2Hg、CH3HgCl时萃取剂苯对(CH3)2Hg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氰尿酸和乙醇在碱性水相中缩合,选用丙作萃取剂制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产率达88.5%.  相似文献   

7.
张安运 《陕西师大学报》1999,27(2):51-54,61
合成了β-二酮类螯合萃取剂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HPMDCP)。在氯仿介质中,研究了HPMDCP与二苯基亚砜萃取Nd的性能,应用对应溶液法原理,考察了两种萃取剂在有机相中的缔合行为,解释了出现反协萃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型萃取剂四诹代双酰胺:N,N,N′,N′—四丁基戊二酰胺(TBGA)。研究了其萃取铈(Ⅲ)、镨(Ⅲ)、铽(Ⅲ)的性能,详细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TBG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298K时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9.
双水相萃取体系Co(Ⅱ),Ni(Ⅱ)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水相pH,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对Co,Ni传输的影响,确立了Co的正,逆向初始萃取速度方程,初步推断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得出了利用该体系进行Co,Ni分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铼(Ⅶ)—结晶紫—吐温20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提出用Tween-20作为增敏剂,使Re-结晶紫缔合物在水相增溶直接显色,不必用苯萃取,在615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酒石酸等隐蔽剂存在下,选择性好,可用于某些矿样中少量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以氯仿为萃取剂、发酵所得的费氏中华根瘤菌干细胞为原料,研究并建立了聚羟基丁酸(PHB)的三级错流萃取法,考察了萃取剂的最佳用量、温度及时间等对纯度及收率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PHB收率可达96.36%,纯度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溶剂萃取法提取羟基乙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三烷基氧膦(TRPO)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考察了文题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剂组成50%TRP0-50%磺化煤油;室温;初始水相的pH值1-3。负载有机相中的羟基乙酸可有去离了水反萃,90℃下一次反萃率可达73.4%。依实验确定的萃取及反萃平衡等温线,可得到萃取及反萃的理论级数分别为5和7级。TRPO萃取羟基乙酸为一放热反应,萃取反应的热效应为-14.8kj/mol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偶氮胂Ⅲ作萃取剂,深讨了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偶氮胂Ⅲw体系中Cu(Ⅱ)、Zn(Ⅱ)、Ni(Ⅱ)、Fe(Ⅲ)、Al(Ⅲ)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行为.在一定条件下,Fe(-Ⅱ)、Al(Ⅲ)几乎可被PEG相完全萃取,而Cu(Ⅱ)、Ni(Ⅱ)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Fe(Ⅱ)-Cu(Ⅱ)、Fe(Ⅲ)Ni(Ⅱ)、Fe(Ⅲ)-Zn(Ⅱ)、Al(Ⅲ)-Zn(Ⅱ)及Fe(Ⅲ)-Cu(Ⅱ)、Zn(Ⅱ)、Ni(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用络合萃取法处理吐司酸母液,其萃取率高达98%以上,萃取剂经过循环使用,萃取效果没有下降,且回收产品达到厂方质量要求。文中还讨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报道在3种溶剂中硫氰酸钼(V)配合物的生成情况,并以石油亚砜为萃取剂对其萃取研究,讨论了萃取剂的影响和有关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影响牛血清白蛋白进入皂化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所形成的微乳液水池的因素,发现当萃取剂皂化度为87%时对蛋白的溶解度最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蛋白的浓度一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氰尿酸和氯乙醇在碱性水相中缩合,选用丙酮作萃取剂制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产率达88.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40℃时用单烷基磷酸萃取剂P538从硫酸钠酸性溶液中萃取Ni(Ⅱ),提出其萃取机理如下:经计算,该萃取反应的萃取平衡常数为87.57。本文还讨论了40℃时,Ni(Ⅱ)在各种稀释剂如煤油、苯、环己烷、正己烷、甲苯中的分配比D和溶解度参数δd之间的关系式为lgD=-0.247δd2+4.062δd-17.410。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条件下催化氧化柴油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晓燕  亢世杰  何周 《应用科技》2006,33(12):57-59
为了筛选脱硫体系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比不同的催化氧化体系、萃取剂、油剂比条件下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条件下,以H2O2/甲酸体系为氧化催化体系,DMF为萃取剂,油剂比为1:2时,脱硫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液化油渣如何高效萃取的问题,选择脂肪烃、芳烃、含氧化合物和模拟焦化苯等不同性质的萃取剂对煤液化油渣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剂的溶解度参数和极性参数对煤液化油渣萃取物收率和萃取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萃取剂溶解度和极性参数的增加,萃取物收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萃取剂溶解度参数对煤液化油渣萃取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与可萃取组分溶解度参数的匹配上,萃取剂极性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煤液化油渣缔合结构的破坏作用。当萃取剂和萃取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时,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并且它们的萃取物以多环芳烃为主。而极性参数较大的萃取剂更易破坏煤液化油渣的缔合结构,进而导致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的N和S元素含量较高。模拟焦化苯是一种萃取煤液化油渣的良好溶剂,对煤液化油渣的萃取物收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