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四个因素,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以辽宁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6.0和AMOS5.0进行实证分析。就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倾向,推动大学生成功创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态度及创业倾向的影响,本文以长春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部分个人背景特征、创业态度、创业倾向进行问卷调查,提出自己的一些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厦门理工学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采取抽样的方式获得有效样本265个,研究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以及不同大学生的不同背景因素等对其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对创业态度分解出追求精神的态度、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追求名利的态度等3个公共因子;从创业倾向中析出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等2个公共的因子。通过分析发现如下特点: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显著正相关性,学生性别、所在学院、所在的专业、成长地点、是否有创业经历及获奖情况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的结论大部分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少部分不一致的结果反映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地方师范院校490位大学生为样本,从学校环境维度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采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学校创业教育、实践、服务和科研实力与大学生创业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有显著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参与科研、商业和管理课程开设及创业竞赛活动4个变量对创业倾向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宽松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  相似文献   

5.
杜辉  王雪 《创新科技》2019,19(3):15-20
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个人背景和个人特质对创业意愿有积极影响,其中拥有创业经历的背景和诚实且谦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克制且忍耐的个人特质对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的影响作用暂不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 ISO 模型,对ISO 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与扩充。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O 模型是有效的,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等4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创业环境及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4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大学生个人经验与创业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经验与创业倾向正相关。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经管知识的积累、参加创业教育的经历以及参加创业类社团活动的经历。大学应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学生也应该增加对相关创业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个6因素模型,探讨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意愿基于性别、学科性质、家人经营企业与否和有无创业经历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个人特质、支持因素、学习经历这3个因素能够很好地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中外大学生创业具有的个人特质,并指出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中对影响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特质培养的措施,以期抛砖引玉,供交流借鉴。该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观点:首先,加强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其次,中外大学生对创业倾向影响较大的个人特质;再次,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的关系;最后,加强大学生创业个人特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田静 《科技资讯》2013,(34):220-221
目前大学生创业备受重视和鼓励,而大学生创业意愿是是否参与创业行为的一种主观态度。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相当丰富,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创业及意愿都有不同侧重的定义;在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将其整合为基本情况、实践经历、创业能力、个人特质等个人因素和政策、教育、家庭等环境因素。最后总结出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在校大学生,未来可向毕业工作大学生群体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