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类撷趣     
灯笼鸟 非洲的基尔森林里,有一种周身长满含磷镁成分的羽毛因而发光的鸟叫“灯笼鸟”,“灯笼鸟”不但能发光,而且还有百灵的歌喉、鸳鸯的美貌。每当夜晚,“灯笼鸟”周身放光,恰似熠熠闪光的灯笼。其他鸟类,仰其光芒,常常相随行动。林中迷路的人们,也可借助“灯笼鸟”的光亮识别方位、路途。 灭火鸟 在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名叫“沙利特”的鸟。这种鸟全身乌黑,肚子长得象个大瓶子,里  相似文献   

2.
会飞的灯笼     
用细铁丝和报纸糊一个45~50cm高、30~35cm粗的桶状灯笼,桶口上再用细铁丝拉一个“十”字。 把桶口朝下,“十”字上绑一根蜡烛,点燃。过一会儿,这个灯笼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了。 蜡烛的火焰把灯笼里的空气加热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要向上跑,这就产生了升力。只要热空气的升力能够克服灯笼的重力,灯笼就会飞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夏秋的夜晚,人们经常会看到无数的点点彩光,美妙若天上闪烁的繁星,这就是带翅膀的“小灯笼”——萤火虫。 萤火虫,古人称之为“夜照”,是一种小型甲虫,属鞘翅目萤科,有6腿4翅,还披着色彩斑斓的护身  相似文献   

4.
西兴古称固陵、西陵,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它地处钱江南岸,以前多竹园,几乎每户农家屋后皆有.所栽之竹多为淡竹、杠竹,其特点为杆细、节长、质韧,是制作灯笼壳子(骨架)的好材料.勤劳又智慧的西兴人因地制宜,制作灯笼,为夜行人解决照明问题.据《萧山县志》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西兴是两浙门户、浙东运河之头,人文荟萃,商业发达,又因官吏、客商过往频繁,投宿者晚间需照明用具,所以西兴灯笼业繁盛,那时西兴街上除了过塘行(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公司)以外,最多的就是灯笼店(或作坊).目前西兴能编制灯笼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者,约50人左右,可谓后继无人,手艺面临失传,相关部门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西兴古称固陵、西陵,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它地处钱江南岸,以前多竹园,几乎每户农家屋后皆有。所栽之竹多为淡竹、杠竹,其特点为杆细、节长、质韧,是制作灯笼壳子(骨架)的好材料。勤劳又智慧的西兴人因地制宜,制作灯笼,为夜行人解决照明问题。据《萧山县志》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西兴是两浙门户、浙东运河  相似文献   

6.
“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许多小灯笼”,孩子们唱着童谣追逐萤火虫浪漫情景如今似已成为美好的回忆,生活在北方的我在童年甚至从未见到萤火虫。  相似文献   

7.
关键词     
《科学之友》2010,(3):4-5
<正>环保灯笼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家幼教机构开展了"制作环保灯笼倡导低碳生活"手工制作活动,中外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旧挂历、旧纸盒、废旧布块等原材料,精心制作出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灯笼鱼挂着绿色小灯笼,巨口鱼发射红色光束,萤火鱿在海水里翻腾起一片蓝色泡沫,"鬼火蘑菇"在密林深处发出幽幽荧光……生物发光是大自然最奇妙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夏阳 《科学之友》2010,(5):61-61
小小萤火虫,以其点点亮光,为夜幕下的田野、村落平添了几多情趣。在昆虫乃至动物的大千世界中,像萤火虫这样自带灯笼的游客,确实是寥若晨星。正因为如此,这位自明得意的贵客才显得愈加可贵。寻找亮基因萤火虫的灯笼为什么会亮?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古时灯具的一种。在古代灯彩中,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综合了剪纸艺术、绘画、刺缝、纸扎等工艺,内层骨架多为细篾等,外层蒙以纸或纱。每逢传统佳节,人们都喜欢挂起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本期,我们将带大家一起利用彩色纸、一次性筷  相似文献   

11.
大宅门过年(一)早年间儿,北京内城里大小宅门儿快到腊月时,家家早早儿地从前门外廊坊头条的灯局子里,把家里定做的灯笼取回来,让局子里的伙计帮忙挂在自家门上。从这时起,京城就算正式准备过年了。卖绒花儿戴“簪花“是中国几千年女人美容装饰的习俗,北京又是六朝古都,对此更是  相似文献   

12.
灯笼,又叫灯彩,起源于1800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比如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而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相似文献   

13.
寂静的夏夜,当人们在微风中纳凉时,常会发现一盏盏绿色的小灯笼,在河边或田野徐徐流动,恰似在空中熠熠生辉的流星,这就是萤火虫。  相似文献   

14.
从1669年乐家的第四代乐显扬挂出“同仁堂”的那块匾起,乐家人守着这药香味儿过了很多年。160年后,乐家的第十代传人乐印川在晨钟敲响之前起身了。这位同仁堂唯一的继承人,一直保持着做学徒时候的习惯。同仁堂除了严格遵守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外,在宣传上也有自己的办法,北京原来都是明沟,到晚上没有电灯,有时洋车或路人不留神儿就掉到里头了。同仁堂就在有地沟的地方两头儿都放上灯笼,照亮道路的同时也亮出了字号儿,宣传了自己又行了善积了德。1837年立夏,正阳门内传出消息,道光皇帝已看到了同仁堂通过内务…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4,(6):76-79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捧红了巩俐,也捧红了乔家大院。而那时,常家庄园还不为人知。今天,这座三晋民居建筑之首的常家庄园向我们走来了……  相似文献   

16.
昆虫世界奇异多姿、神秘有趣,其奇特的取食方式就令人叹为观止. 萤火虫醉食蜗牛 萤火虫是一种有名的发光昆虫,被称为"活灯笼".全世界约有2 500种萤火虫,它们发出的生物冷光有浅蓝色、玉白色、淡黄色和桔红色等.  相似文献   

17.
小小萤火虫,以其点点亮光,为夜幕下的田野、村落平添了几多情趣.在昆虫乃至动物的大千世界中,像萤火虫这样自带"灯笼"的"游客",确实是寥若晨星.正因为如此,这位自"明"得意的贵客才显得愈加可贵.  相似文献   

18.
灯笼,又叫灯彩,起源于1 800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9.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玩折纸游戏。一张张白纸在幼小的巧手下经过若干次折叠,就会变成一只只美丽的飞鸟、飞机、轮船、鸽子、青蛙等,还有衣服、小灯笼、小人和手枪,真是五花八门,乐趣无穷!孩童时代梦一般的日子至今仍残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2007,(1):F0002-F0002
2005年12月26日是,在泰国攀牙的考拉海滩,悼念海啸通难者的灯笼漂浮在空中,一名男子坐在沙滩上凝望大海。当天,泰国政府在泰国南部四府七地同时举行海啸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