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仕东 《青年科学》2008,(11):23-23
一提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会说:"这个用你说吗?我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奖励他,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用各种东西奖励他。"是呀,许多家长都在用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去激励孩子,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物质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孩子的物欲不断膨胀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如何去满足他呢?所以说除了物质奖励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有家长和我交流,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写日记。家长反映,如果完全由着孩子去写,感觉就是记录流水账,看着就生气。如果要求孩子天天写,他不感兴趣,所以只有家长代劳整理、筛选了。我想这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是神童是天才是小作家。于是我们就管得太多,拉着孩子跑,拽着孩子跑……有家长就问我,你怎么指导你的孩子写作文的?孩子写得怎么样?我说,我的方法就是——不管。声明一点,我女儿的作文不优秀,但是我喜欢欣赏她的文字。这是懒妈妈的方法。天天写吗?不管,愿意写就写,不愿意写就不写。写什么内容?不管,…  相似文献   

3.
<正>航拍?不就是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嘛!嗯?你说有几个西班牙学生,只花了几百块钱,就自己做了个航拍器,拍出来的效果还顶好顶好的?少吹牛了!嘿,别不相信!我是杰拉德,这次的航拍器就是我和另外三个伙伴,在霍尔迪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做出来的。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的吗?那就让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4.
学生最害怕教师说的十句话1.这么旧的英语本子能当作业本吗?拿回去擦屁股吧。2.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屎!3.别像狗在那里乱叫!4.不学英语就是文盲!5.你是不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6.女生不像女生,不懂得洁身自爱。7.你这个人长大以后肯定是没什么用的。8.小小年纪不学好!9.你不学习就滚出去,别影响其他同学!10.我说对就是对,我说错就是错,不管你是对还是错,我的才是正确的,你没有权利在我面前发表言论。学生最害怕家长说的十句话1.我生你干吗,你怎么这么笨!要是我早就跳楼死了!2.你是猪啊!每次都考不好,我们的面子往哪放啊?3.你再考个60、70分,小…  相似文献   

5.
有人划着了一根火柴,用它去点燃蛋糕上的蜡烛。火柴燃烧着,对蜡烛抱怨道:“知道吗?我就是为了你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又能得到什么回报呢?”蜡烛听了火柴的话,满腹委屈地回答:“你把我点燃,让我奉献出光亮,你为我牺牲,可我又为谁从这个世界消失呢?”蛋糕望着那即将被扔掉的火柴棍儿和闪着烛光的蜡烛说:“知道吗?就连我也要被人们一口一口地吃掉。咱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们服务,否则咱们都不会存在呦!”火柴·蜡烛·蛋糕  相似文献   

6.
最近,很多家长在咨询中总是显得很焦虑。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说他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能不操心吗?既然是一种病症.弄不好得就医。很多家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我们,希望听听我们的意见。听家长介绍,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比较相似:好动,坐不住;课堂上喜欢随意地起立;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分心,爱做小动作……我不仅感到意外:这怎么就是多动症呢?不,绝对不是!这是孩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儿子每逢双休日在一家学习班听趣味数学课,平心而论,儿子算不上此中高手。有一天,学习班开放日,所有家长都可以去旁听孩子的课程,我也坐进儿子的教室,我发现儿子上课不专心,回答老师提问丢三落四,没有逻辑性,与班上那些尖子生无法同日而语。尽管早知道儿子不是天才,可下课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忍不住对儿子实施起思想工作。儿子漫不经心地听着,又交给我一张上课的卷子,说老师让我来签字,我一看:65分。一股火腾地涌上来:“就这样的成绩,你是怎么学的?”“您不是说成绩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把不懂的东西学会了吗?您看我把错题都改了。”12岁的儿…  相似文献   

8.
▲大人有许多做法让我不理解!特别是,妈妈为什么整天让我呆在家里做家务,却让哥哥到处玩?再说,妈妈自己也是女的啊,怎么就不重视我呢?我真不理解!(林文静)▲大人应该与孩子一起承受孩子的喜悦和痛苦。平时,有些孩子也努力了却考差了,大人还是打骂,也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也不安慰和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好像孩子都是故意的一样。要知道,孩子有信心才会进步呀!(李璐璐)▲数学老师要我们把毕业总复习从第1页做到80页!这种滋味就像被“活埋”似的透不过气来。不知道老师是在惩罚我们,还是因为期中考试快到了让我们抓紧学习?我真的很想很想去…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石块与海水     
正石块在大海边放了很久,每天海水都冲洗着它。看到海水,石块生气地说:""听了它的话,海水笑着说:"孩子,我没有伤害你,我是在帮助你啊!"石块一听,更加不高兴了,于是又说道:"我不喜欢你,你离我远点!"  相似文献   

11.
王其华 《奇闻怪事》2007,(12):37-38
最近我经常感到困惑,不为别的,而是因为班上的孩子不争气。语文课上,我说:“谁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地摇摇头,最后异口同声地说“周月”(周月是我们班的班长,各方面确实表现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这下气得我把书本都摔了:“为什么非得是周月?怎么就不能是你呢?”在庆祝元旦联欢会上,全班合唱《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感到很孤独。中午放学,别人有说有笑,好像没有人想理我;爸爸妈妈似乎也不像从前那样爱我了,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我为什么这么孤独?“我很孤独”、“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这是你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有的想法。这说明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你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熟。你小的时候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总是听他们的话,因为你还没有多少独立的意识。现在,你第一次感到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和老师、家长有不同的观点,你觉得自己长大了。你渴望独立自主,自己处理事情,像大人那样行动,去拥抱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正甲:我有一个发现,古时候的人就爱自以为是。乙:哦?你说这话有根据吗?甲:当然有根据呀!比如说《南辕北辙》里的那个就是。乙:你这么说,我还是不明白,他怎么自以为是啦?甲: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请你帮个忙。我们来表演一下,我扮那个要到楚国的人,你扮他的朋友。乙:那就来吧!你这是上哪里去呀?甲:到楚国去。乙:楚国在南方,你怎么往北行啊?甲:这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乙:马跑得再快也不行。甲:我带的盘缠多。乙:你的盘缠带得多也不行。甲: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乙:你真糊涂!你的马跑得越快,盘缠带得越多,车夫赶车的技术越好,离楚国不就越  相似文献   

14.
正"说"不"是你的权利,但为何你总是说不出口。了解自己,掌握一点小技巧,你也可以高高兴兴地说"不"。""你在吗?你有空吗?你能帮个忙吗?你能搭把手吗?你能做这事吗?你能出来一下吗……"我想说:"我不能。"但我的脑中一片空白,理由和借口在此刻背弃了我,然后我的嘴——有时候是手指和头——自发自动地说:"啊……可以的……"就是因为我总是说"可以",所  相似文献   

15.
正小朋友,你们喜欢盲盒吗?小编请来了小嘉宾和家长,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对盲盒的看法吧!第一次接触盲盒的情景,如今我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有一天,妈妈变戏法似的拿出三个小盒子,每个盒子上都印有一些漂亮的图案。妈妈告诉我:"这是盲盒。你不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玩具,需要拆开才知道。"我听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盒子。  相似文献   

16.
正“瑞,你看看我的笔记,多乱啊!语文老师也真是的,干吗说那么快呢?”“瑞,你瞧瞧,数学老师只知道自顾自地讲课,也不想想我们这些学生听明白了没有。等到我们作业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却只知道责备我们……”一到课间,同学们的抱怨声便不绝于耳。我的同桌,就是其中的典型。“那你希望怎样呢?”“最好能让语文老师把讲义输入到电脑上,然后让我去翻页,我一定会照顾到所有的同学。至于数学老师,他可以一节课就讲两三  相似文献   

17.
嗨,你登过山吗?我可不是说那些小山包呀,而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真正的山。马克和杰夫这次就要去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麦金利山,它可6000多米呢,听说,他们最后是被抬回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活中,妈妈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可理喻,往往你说对,他偏要说错,简直是无法交流啊。但是如果此时不给孩子说的权利,那么又会伤害了孩子,让他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可要是听从孩子的看法,明知道是错误的,难道就让他继续错下去吗?1孩子意见多,家长怎么做  相似文献   

19.
马老师: 你好!我有个好朋友,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却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或不是地方。您说我该怎么办? 一个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 你好!依马老师之见,既然知道自己错了,应该向人家道歉“没商量”。 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时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  相似文献   

20.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