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在兰州市城关区南山的兰州铁路局房建段兰州林场、市政府林场、省外贸林场5号点上发生侧柏毒蛾危害刺柏.主要是幼虫啃食嫩叶,致使树叶枯黄,严重的能导致整株枯死.作者于1998~1999年对侧柏毒蛾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
侧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在兰州市城关区南山的兰州铁路局房建段兰州林场,市政府林场,省外贸林场5号点上发生侧柏毒蛾危害刺柏。主要是幼虫啃食嫩叶,致使树叶枯黄,严重的能导致整株枯死。作者于1998 ̄1999年对侧柏毒蛾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3.
1986至1989年从山东一些林果害虫中分离出10种病毒,它们是赤松毛虫NPV、侧柏松毛虫NPV、灰斑古毒蛾NPV、古毒蛾NPV、杨尺蠖NPV、双齿绿刺蛾NPV、豆天蛾CPV、扬扇舟蛾CPV、侧柏松毛虫CPV、桃天蛾CPV.  相似文献   

4.
黄陵古柏的虫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危害黄陵古柏的5种害虫,其中尤以侧柏毒蛾(Parocneria terebinthi stotzneri Draeseke)和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对柏林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针对这两种害虫的生活史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诱杀、释放天敌及用杀虫剂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四种柏科植物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主要结果:1) 柏科植物茎次生韧皮部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部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有些种有径向片)组成,径向系统为射线,各组成细胞以单层呈切向带相间排列;2) 根据径向片的有无,纤维细胞种类及树脂道的类型可将侧柏亚科的侧柏与圆柏亚科的其它三个种区分开;3) 圆柏亚科的次生韧皮部中树脂道的形成方式与通常的不同,由已成熟的韧皮部薄壁细胞围合而成;4) 臭柏的筛胞和韧皮纤维其长度明显较同亚科的圆柏和杜松的短  相似文献   

6.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林业害虫,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舞毒蛾幼虫主要蚕食果树、柳树等树木的树叶.严重危害林业安全。文章介绍了舞毒蛾的危害、几丁质酶的相关知识及舞毒蛾几丁质酶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几丁质酶防治舞毒蛾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灰斑古毒蛾对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沙冬青的危害及防治.灰斑古毒蛾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及其邻近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较整齐地孵化出第1代幼虫.第1代幼虫危害沙冬青的幼嫩组织,尤其对未成熟果荚和种子的危害最为严重,部分地段受害株达64%,果荚受害率达65.8%,造成结籽率和种子质量严重下降,加剧了其濒危程度.灰斑古毒蛾的防治可采用人工摘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沙冬青为约株高2m的灌木,植株分散,采用人工摘茧的方法效果较好,且对人畜无害.环境温湿度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角斑古毒蛾(Orgyia gonostjgma(Linaeus)),又名杨白纹毒蛾、赤纹毒蛾、囊尾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在我国东北、华北都有分布,近年来危害果树和林木虫口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室内饲养结合室外调查的方法,对该虫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杨树为代表的速生丰产林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随之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不断扩大,以杨毒蛾为主的食叶害虫对杨树危害不断加重,局部危害严重。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就杨毒蛾的发生防治提出方法,供广大林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南北两山主要乔木树种生长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山 《甘肃科技》2010,26(16):156-162,83
以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阳坡和阴坡主要的乔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梁峁阳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排序为:沙枣、白榆、刺槐、臭椿、河北杨、侧柏、祁连圆柏。梁峁阴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刺槐、白榆、沙枣、云杉、侧柏、毛白杨,综合考虑参评树种的主要特性,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和结论均可对南北两山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5~2007年,查到取食祁连圆柏的昆虫67种,采到区内新记录种17种、省内新记录1种。调查了主要害虫危害状况,提出了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和圆柏大痣小蜂(Megatigmus sabinae Xu et He)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圆柏大痣小蜂是目前青南高寒天然林区——玛可河林区圆柏林的主要害虫。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和谐和环境稳定,自2005——2007年起系统调查了圆柏大痣小蜂在林区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并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大痣小蜂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收获了品质良好的圆柏种子,为本地区种苗培育增加了新品种,对林区阳坡、半阳坡荒山造林提供了适宜的种苗,扩大了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14.
运用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技术对同属常绿乔木抗旱抗寒性不同的祁连圆柏和圆柏在不同月份叶片元素质量分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两种圆柏属植物叶片元素的季节变化和抗旱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元素质量分数高低的顺序为Ca>K>Cl>Si>S>Mg>P>Na,而圆柏的为Ca>K>Cl>Si>S>P>Mg>Na.常温生长和低温休眠阶段Ca,Cl,Mg和Na在祁连圆柏和圆柏中的相对高低发生变化.在冬季,圆柏P和S积累较多,祁连圆柏Na,Mg,Si积累较多.圆柏属植物叶片元素季节的规律性变化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持续地控制舞毒蛾、天幕毛虫等杨树食叶害虫对林木的危害,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在对害虫进行化学防治时破坏生态环境,本次实验选用了苦参碱、蛇麻子素的植物提取液,还有Bt生物杀虫剂,以及天幕毛虫病毒分别对舞毒蛾幼虫、天幕毛虫幼虫进行杀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的不同浓度溶液对舞毒蛾幼虫、天幕毛虫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其中对舞毒蛾幼虫以蛇麻子素提取液的杀虫效果较好,达到了100%,Bt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也达到了98%(400×溶液);对天幕毛虫幼虫的杀虫效果天幕毛虫病毒在13天后以1.824×106和1.824×107较好,达到了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校生物系严芝学教授等与测试中心电镜室协作,历时四年,完成了“山东省昆虫病毒资源调查研究”的科研项目,并于1989年12月由省教委组织进行了通信鉴定.该项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分离鉴定了15种害虫病毒.从我省30余县农林害虫中采集到18种病毒,已鉴定15种.其中属国内外首次报道的有6种,即侧柏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suffuscus NPV 混合包埋型),灰斑古毒蛾核多角体病毒(Org-  相似文献   

17.
曼陀罗、夹竹桃、牵牛、侧柏是校园内常见的植物,人们一般都只观赏其花朵的鲜艳和枝杆的挺拨,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有毒植物.本文对以上四种植物所含的毒性、化学成分及其危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Fuessly又名桑毒蛾,黄尾毒蛾,金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是桑树、果树和林木的重要食叶害虫。同时,桑毛虫幼虫体表密生毒毛,不仅能刺伤家蚕,造成家蚕黑斑病,而且人体接触毒毛后,能引起皮炎,危害广大劳动群众的健康,因此它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害虫。在上海地区,桑毛虫在桑树,果树和绿化林木上均有发生,但由于发生量不大,过去并  相似文献   

19.
侧柏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幼虫5—6龄,幼虫期27—63天,蛹期8—22天,成虫寿命3—10天。每雌平均产卵量92粒。一般发生年份可于4月上旬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大发生时选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50%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2—3龄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刺柏属、圆柏属的分类地位及相互关系,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了两属代表种杜松和圆柏、粉柏的精油成分。同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杜松、圆柏的孢粉形态。结果表明:杜松与圆柏、粉柏在精油成分上有明显差异;杜松与圆柏在孢粉形态上也存在显著不同。两项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将圆柏属植物从刺柏属中分出另立圆柏属的观点。同时根据3种树的精油分析结果提出了圆柏属在系统演化关系上比刺柏属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