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东庆 《科技信息》2009,(32):I0257-I0259
中国动画加工,是一个长期的并且容易被忽略的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中国外包动画加工和原创动画加工之间的问题,如中国动画加工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外包动画为中国动画产业提供一定的机遇,长期为外国加工动画给中国原创动画造成哪些影响,应该怎样妥善对待当前中国动画加工的局势,经济危机给中国加工动画和原创动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动画应该注重自身的创造能力,而不是为他人创意进行加工,出卖的更应该是创意,而不是体力。动画加工是一条必然的道路,但不是长久的道路。在保护原创动画的同时,我们应该逐步将中国的劳动力从机械加工中释放出来。中国动画要发挥独创性,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手法来展现本土文化,中国的文化是让世界着迷的,因此我们更加应该大胆地想象和展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可以用计算机生成高质量的图象,计算机动画不再是陌生的名词.计算机动画在近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辉煌的,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等优秀电影中,人们可充分体会到计算机动画高超技术的魅力.从关键帧动画、变形物体动画、过程动画几个方面,对计算机动画作了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杨礼嘉 《科技信息》2009,(23):50-50
中国动画与日美等国相比有一定差距,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动画产业,减少差距,就需要我们从改变观念,发挥创造力,市场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皮影电脑动画的再现,从剧本选择进行解析,提出武打戏中的动态表现美;从动画软件运用上阐明了二维电脑动画软件是表现皮影动画的最佳选择;在画面分镜头设计中,强调动画镜头艺术表现力是提升皮影电脑动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分析得出,电脑动画在表现皮影戏艺术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色彩作为画面的视觉基础元素,在动画专业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动画色彩的目的是在探索自然色彩中获取色彩内在的表现力,从而超越色彩对表面的模仿与描绘,了解色彩的情感性、意向性,进行主动性的认识和创造.色彩采集(可以参考配色方案)和对于色彩规律的认识,就像是在动画色彩学习时的一对翅膀,可以让我们在色彩天空里任意翱翔.  相似文献   

6.
张斌  唐飞 《科技资讯》2014,(12):16-16
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科学技术也开始逐步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始进入到动画领域,并在动画领域掀起了一起不小的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应用为动画创造了新的技术方式,采用计算机帮助制作动画,改变了以往的手工工艺,将动画制作实现电脑化。文章通过对传统动画的介绍,分析对比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不同点,指明了计算机动画技术制作动画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运动捕获技术目前已成为制作3D计算机动画的主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有效解决基于运动捕获技术的、更加高效的3D计算机动画制作方法.基于此,在参阅文献和总结已有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了目前基于动画捕获数据的主要计算机动画技术及应用特点;同时,对其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列举和探究,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群体动画设计手段——基于多智能角色的群体动画创作技术,并用实验对此进行佐证,旨在为动画创作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郑迪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504-1507
动画表演是动画设计者所绘制出的动作过程,并在动作过程中融入了动体运动规律和动画设计知识,同时对其进行分解组合来诠释角色的受力过程。动画表演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因此,要创作出广受欢迎的动画角色和动画作品,则需要对动画表演中角色体积感与重量感、夸张与强调、细微动作的运用展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为塑造出有生命力的角色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焦瑾瑾 《科技信息》2009,(11):102-102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空前提升,传统的动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动画教育的大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动画教育与思维方式的种种弊端,进而对我国的动画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希望。而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伴随着动画的产业化进程,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逐渐被提升到商务运作的高度。拥有独特性格魅力的动画角色不4z=g,有深远的艺术价值,而且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与利润,它拓宽了动画持续盈利的后续空间,由动画角色形象衍生出来的产品蕴藏着比传统商品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哲琼 《科技信息》2011,(24):175-175
在世界动画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动漫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在努力发展,同时高级动画人才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适应我国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培养一批又一批动画人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二维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的基础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进,培养熟练掌握高等设计与技术的应用人才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秦祯研  杜瑞源 《科技资讯》2014,(29):183-183
定格动画面对的受众人群广泛,制作精良定格动画电影结合美轮美奂的电脑技术除了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之外,也受到成年人的喜爱。定格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定格动画作品受到市场和人群的广泛欢迎,定格动画的优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定格动画的制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定格动画的优劣与成败,即是定格动画的色彩,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制作定格动画的能力,发展我国的定格动画事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总结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辉煌的原因,动画的特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孙友全  陈睿 《科技信息》2010,(20):272-272,274
在当下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极端功利化态势,国内动画从业者也是焦躁不安;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目标极端功利化掀起的中国动画产业化的大跃进不仅使国产动画丧失了中国动画的风格特征,而且阻碍了中国动画的产业化发展目标.文章通过立足娱乐泛化这个角度来讨论中国动画的现状,强调动画创作本位意识的回归,提高动画创作的质量,不能否定动画创作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表演是集创作与表现于一体的艺术,动画表演是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相比国外尤其是迪士尼的动画影片来说,我国的动画片在表演上还欠缺很多,而且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并没有引起重视。本文对动画表演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希望引起动画制作者们对动画表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动画角色是虚拟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然而,从儿时到现在,太多的动画角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声有色"是这些动画角色永远活跃在我们记忆中的主要原因。我国现今已经超过"美日韩"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虽然如此,我们动画精品却不多,动画明星也很少。本文将从声音切入,谈谈动画角色塑造的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本文能体现一定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学勤 《科技资讯》2014,12(18):166-166
定格动画由于其门槛低,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大,受到了动画初学者的热爱。这种动画形式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动画形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来的动画短片视觉效果强,对于开发同学们的创作思维与对动画的兴趣,培养创作灵感和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动画教学中体现出定格动画的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17.
范玲 《科技资讯》2008,(29):220-220
动画艺术作为世界性的文化,从诞生以来各国的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的动画已经历了80多个个年头,在这80多年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部优秀的动画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都是本土动画的代表。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国动画的原创性遭受到了阻碍,从而造成了原创作品不足。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积极探索,让中国的动画在创辉煌。  相似文献   

18.
陈佳 《科技信息》2009,(32):288-289
Flash动画介入动画制作后,在传统动画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创造了不少新方法、新技术,为传统手工动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为逐步实现无纸动画提供了可能。同时flash动画借助传统动画的深厚底蕴,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Flash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巧妙结合乃是今后动画制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保持传统皮影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电脑动画技术手段,再现已处于濒危状态的皮影戏艺术.以动画作品为实例,将皮影与数字动画结合,通过对皮影戏数字动画创作技巧的解析,探讨皮影戏数字动画的情节选择、镜头的多种互动表现以及皮影戏数字动画的造型设计.将数字化的皮影平台化,使其具备皮影戏造型的表现性和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使古老的皮影戏艺术种类具有现代活力.  相似文献   

20.
自小我就深深喜爱中国水墨的写意山水,花鸟画,每次看到中国经典的水墨动画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单纯,自然,细腻动人,这里的墨中情内敛,简洁,更意蕴深远.水墨动画片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丰富的层次感和生动的晕染效果,因此具有很强的审美效果.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直以来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中国的动画并不成熟,目前水墨动画并没有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创新,它还是保持在刚出来的状态,再提起中国水墨动画的辉煌,那已经成为了历史,数字动画技术的推广使用虽在制作工艺上提升了水墨动画的效率,但在水墨画笔韵效果以及水墨语言的情感表达上都远远达不到早期动画艺术家们所创作的经典水墨动画效果,如何更好的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去实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使数字水墨动画能在技术上与艺术上达到完美的结合.如果在创作上可以取得突破,水墨动画片必定能够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