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贸易自由化为前沿技术引进和知识溢出提供渠道支撑,成为后发经济体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但也可能会触发本土防御性技术创新行为,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为此,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发现:第一,贸易自由化不仅直接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而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间接驱动其他地区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但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倒U型波动衰减的态势。第二,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具有技术创新质量等级、贸易自由化类型和区域范畴三大异质特征。第三,我国技术创新质量呈现显著的空间β收敛态势,贸易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质量同比增长率的提升,从而间接驱动技术创新质量区域收敛发展,但整体的驱动力还十分有限。结果表明,要顺应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扩大区际贸易交流,做好"贸易自由化+技术创新质量"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运用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以知识积累为门限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以知识积累水平为门限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效率间存在明显的双门限效应;随着知识积累水平的提升,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不断提升,进而可以划分低知识积累区间(KS≤0.324 0)、中知识积累区间(0.324 0<KS≤2.021 2)及高知识积累区间(KS>2.021 2)3种类型;中国各地区的知识积累水平存在明显的时间与空间异质性,处于低知识积累区间的地区多为西部偏远地区。因此应加强区域间知识与技术的扩散、吸收以及传承积累,加强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联动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以泛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28个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通过Moran's I指数和散点图检验泛长三角区域间产业集聚度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 从时空角度对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了量化考察; 另一方面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地区产业集聚受周边省份相关产业转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产业转移规模空间变量对周边省份的产业集聚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实证结果从定量的角度证实了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 研究还发现产业转移规模空间变量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影响不同, 影响随着产业的演化方向而逐渐减弱, 结果验证了地区产业转移总是从陷于比较劣势产业开始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讨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知识共享、环境动荡性对上述作用过程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基于279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在直接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同时,也通过加强知识共享来间接地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动荡性,即技术动荡性与市场动荡性均负向调节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扩散的促进作用;环境动荡性较弱的条件下知识共享对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扩散的中介效应显著,反之则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群体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有较大的差别,对投资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用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标来探究收入不平等和投资的关系很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决策模型,根据模型结论区分了高收入和低收入两类人群并构建了两类人群内部各自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和低收入人群人口比例这三个变量,研究了这三种收入不平等变量通过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储蓄和消费等渠道对地区投资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然后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经验分析中用不同倍数的贫困标准收入值来划分两类人群,以25个省级区域在2010-2016年间的双年度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倍数的贫困标准收入划分下,低收入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对总投资没有显著影响;高收入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对投资的直接效应大多都显著为负、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也都显著为负;低收入家庭比例对投资的直接效应大多显著为负,间接效应不显著,总效应也为负只是显著性较差.该回归结果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和不同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计算指标下都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降低高收入家庭内部收入不平等和低收入家庭比例是促进社会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区)间总产出波动存在相互影响是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现象,但缺少其相互影响强度的定量研究.基于冲击在非对称的区域间产业网络上的传播,分析了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机理,并依据区域间产品关联,构建了以区域为节点的度量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区域赋权影响网络.通过对网络度关联结构、基础关联结构、核关联结构及非对称结构四个维度的分析,定量描述了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及相关度量维度能够量化不同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的相互影响,定量描述某个国家(地区)在多区域经济大系统中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合作、贸易规则制定以及全球价值链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麦良种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农业技术创新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扩散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的快速进步,但我国目前对农业技术创新空间扩散过程的研究相当缺乏。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作为创新源头,以小麦良种—小偃22作为创新技术,以陕西关中地区作为扩散区域,构建了小麦良种技术扩散的模型,并对其空间扩散的特征、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强度、种植规模、种植条件、技术本身的优势等与扩散过程呈正相关;扩展扩散与等级扩散相结合是主要的扩散方式;扩散机制则表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联合驱动。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   

8.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技术扩散和吸收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旨在通过建立国际技术扩散的复杂系统演化模型和仿真实验分析技术扩散的演化机制和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作用.基于技术扩散的微观机制,初步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演化模型.通过对不同初始状态、演化规则的仿真分析,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整个经济系统长期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若没有企业的内部研发,长期的技术扩散不会发生,技术创新率的均衡值趋于零;并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于经济系统整体的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对1998–2016年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首次对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和解释.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各司其责”的四大板块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各板块在样本时期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净溢出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减少,主受益和净受益板块的组成省份有所增加,而经纪人板块的组成省份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区域间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各区域倾向于以“互惠”或“组团”的方式参与碳排放空间关联“活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存在区域间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与梯度断层现象;较高的对外开放度、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间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接收关系;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随能源结构的升级而呈现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梯度关联趋向;区域间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经济集聚、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上的互补性以及紧密的区域贸易联系,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区域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因此,加快推进实施区域一体化和...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再结合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能源消费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广东、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区;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均显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地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创意扩散研究是企业管理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引入多重网络理论与传播动力学理论,考虑工作中线下沟通、工作中通过企业社交媒体在线沟通及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三种渠道,构建多种渠道构成的多重网络中的创意扩散模型.研究创意在多重网络中持续扩散的阈值条件,并对创意在多重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以上各渠道沟通的平均次数较接近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创意扩散的范围较广;2)与匀质网络相比,当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子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扩散的范围较广;3)增大子网络层间创意扩散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整个多重网络中创意的有效扩散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变革了员工的沟通方式,各种线上沟通渠道开始涌现.为了探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促进创意扩散,本文将企业中员工通过多种渠道交流创意构成的复杂系统看作一组多重网络,考虑各渠道间创意扩散的交互影响以及选择超载效应,建立多重网络视角下员工创意的多渠道扩散模型.探讨某一创意通过多种渠道在员工间持续扩散的阈值条件,并对创意通过多渠道的扩散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企业不应一味地为员工构建新的线上交流平台.当可使用的沟通渠道种类较多时,容易导致员工在选择渠道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和心理资源,从而阻碍创意的扩散.如果员工仅进行在线沟通,忽视线下沟通渠道的使用,也会降低扩散效率.当员工尽可能多地通过线下渠道分享创意时,才能使创意扩散的效率达到最大,扩散的范围达到最广.研究可以为企业合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促进创意扩散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14.
在对技术创新扩散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中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并应用传染病模型对技术创新系统中创新扩散问题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达到控制技术创新系统的扩散方向,为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元统计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较大.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研究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分类特征,搜集相关变量和数据;利用Q型聚类方法,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变量指标;对缩减后的变量作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按照各区域的主成分值进行聚类,确定各区域所属类别.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各区域所属类别进行检验、调整.通过研究各类别的主要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提升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设中国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提出了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在全域和局域内,对中国31个省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1)假设得以证实——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现象,即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依据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差别.基于这两点,得出主要结论:为推进省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应将邻接省域产业结构状况加以考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分析;并且考虑到要素具有的空间变异性,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割机的市场扩散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联合收割机的市场扩散动力学模型,描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扩散过程,分析了外部因素,诸如广告、示范、口头交流等对该机的市场扩散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几年该机的推广普及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利 《系统工程》2012,(3):117-122
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构建汇率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计量模型,从影响渠道的角度考察了汇率变动的产业结构效应。总体来看实际汇率变动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和贸易渠道影响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产值比重,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FDI渠道的作用强于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0~2015年26个主要城市数据,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引入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关联模式、区域经济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运用空间回归模型的偏微分方法实际分解了这种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空间权重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具有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城市群经济关联模式不断向高级化演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进一步的效应分解发现城市群经济关联的直接效应为正但统计上不够显著,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总体影响系数更大。基于此,提出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关联纵深融合、加速城市群经济关联空间溢出效应释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资产、劳动力和产值结构高度化四维度综合测度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程度并对升级进程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省区间产业升级具有空间关联特征。构建考虑地理特征和经济技术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验证技术协同创新及相关控制变量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本地直接效应与跨地区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产业升级具有内在惯性和自我扬弃特征,当期升级进程受本地及外地区前期升级水平的影响;创新驱动系统全面协同对本地产业升级的直接效应并没有预期大,应深入挖掘创新主体及要素间的协同效应,增强其助推力。装备制造企业知识应用能力对本地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而因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存在致使其对外省区产业具有负向外溢效应。研究表明,因累积效应的存在导致协同创新驱动的长期效应要比短期效应更明显,故各地区要抛弃短视行为,树立产业长远战略思维。最后,各地区应基于地缘或经济特征相似性构建区域合作与联动机制,将产业内各行业在区域间合理布局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区域经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