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太好,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之应用于多媒体设备教学的听说课堂,以便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的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胡蓉 《科技资讯》2014,12(24):178-178
随着语言环境日渐国际化的发展,英语听说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占有了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听说教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文化背景的不同和高职学生本身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听说训练中产生重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高职英语教师需要针对社会需求和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特征将跨文化意识贯穿于教材和听说教学当中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针对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在听说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方法,并提出如何培养高职学生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前的中学外语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以语法分析为核心,灌输传授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应付笔头考试,听不懂山说不出,不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如果我们沿当地运用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听说法的运用。1、开展听说八门,抓好英语启蒙教学。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着英语这门新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王菲  周安菊 《科技信息》2007,(20):247-247
本文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语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认为要提高学生听说水平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就得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兴趣及自信心,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培养正确听说习惯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还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姜晶 《科技资讯》2006,(15):161-162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他们却缺乏真正用英语交际的场合,缺乏外语环境,这难免会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CAI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运用英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种运用英语的真实需要和激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听说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如何利用CAI使英语听说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而五年制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也逐步从单纯注重语言掌握转向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应用能力,也就是从注重读写转向口语交际,从注重应试教育转向注重应用。五年制高职关注的是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将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发挥起来。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的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听说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年制高职教师应注意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即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要创新教育方法,让英语的听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学习一种语言,首先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收到较快和较好的效果.因此沉浸法(immersion)的学者们提倡“学习外语要泡在外语环境的海洋里”.但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条件还不具备,外籍教师也缺乏.因此,视听说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作为我们“英语海洋”环境的一部分.在持定的环境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视听说课的主要特点.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进行模仿性的听说训练,要在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下功夫.一开始就应让学员感受真实的语言,适应外国人的讲话。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一句话,外国人讲时听不懂,而由我…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非专业英语院校的英语课程,一般都设有听力课,但很少专门开设口语课。这是影响很多大学生不能“说”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听说结合,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1.选择优秀教材,培养学习兴趣;2,打好语音基础,重视发音差异;3.养成跟读习惯,培养模仿能力;4.改听力课为听说课;5.创造语言氛围。  相似文献   

9.
范文锋  李建华 《科技资讯》2012,(25):189-189
如今的社会经济形势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应以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既擅长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更高层次地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走向英语实际运用,这也是一个立足社会现实、尊重语言社会功能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吴丹丹 《科技信息》2010,(21):I0292-I0292,I0298
介绍了影视英语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影视英语听说教学是可以尝试的一种较合理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可以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培养。同时学生在影视英语视听过程中,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发显得重要。这要求当代高职学生不但具有较强的读写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而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生所学的英语是“聋哑英语”。这使得他们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式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王丽 《科技信息》2010,(8):188-189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高,这与现行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但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就这一点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妍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19-119
英语的听、说在英语学习中是最关键的两个部分,类似电脑中的输入和输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而交际主要是通过听说实现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能力十分重要。现今大多数学生注重笔试而听力和口语能力相对较差无法达到交际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搞好英语听说课程的设计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还能够继续学习英语,我校英语教学重点落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尤其是听说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本文就此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学英语教学要给学生打好口头、笔头的方面的基础.学好语法有助于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不应视为只能听懂、会说现成的套句,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一项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和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宜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应大力提倡“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我国的英语教学受制于我们的社会制度、英语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就教学目的来说,获得英语基础知识是为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英语更为交际工具来教。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要讲清道理,认识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和认知的规律。把英语课上成工具课而非知识课。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就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习意志力等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一所景德镇市重点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的理科成绩还行,英语成绩却较差。他们觉得学好英语难度较大。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便成了我们这些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下面就如何调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各国人民间的日益频繁,听、说英语的交往场合越来越多。作为英语学习的手段,听说训练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方法,也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提高外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太差。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下面,我就听和说能力的培养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浅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科技信息》2010,(35):I0244-I0244
学好英语,参与国际竞争,是新世纪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学过的英语知识与别人进行会话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对学生掌握英语大有好处。社会语言学习家海默斯认为:外语学者仅仅获得语言是不够的,他必须获得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主要靠听说能力来体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