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福建农村妇女非农化的现状,对乡村旅游促进福建农村妇女非农化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乡村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3G环境,探讨利用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提升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的路径。借助波特钻石模型,指出旅游生产要素、旅游需求条件、旅游企业结构与同行业竞争、相关支持产业、政府政策、机会等是影响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转变服务提供方式,满足旅游消费者个性、动态的需求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整合旅游行业及相关支持产业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等途径提升福建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际挺 《科技信息》2011,(18):118-118,120
旅游购物作为"无限"花费,在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经济效益的潜力最大,因此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购物。本文将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在福建发展购物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福建旅游做强的突破口,把福建旅游购物做成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把福建购物旅游区作为全国旅游行业的一张名片,成为福建省最具吸引力的景点之一,并对发展福建旅游购物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福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海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且数量丰富,个性鲜明,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利用潜力。开发福建海岛旅游,条件充分、前景广阔。通过对福建海岛旅游市场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一系列促进福建海岛旅游市场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可供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启动,开启了闽台旅游合作新篇章。福建作为对台开放前沿,对台湾旅游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在对福建居民赴台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居民赴台旅游意向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福建居民赴台旅游意向特征,为闽台旅游发展提供简化手续、创建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产品层次及加强旅游宣传等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营销方式匮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质量不太理想等问题。本文融合了一些区市县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采取的措施,通过推进农家乐整体转型、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倍增体系等措施,以促进成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峡科学》2012,(1):44-53
旅游地学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地球科学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与地学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调查、评价地球发展演化历程中所保留下的地质遗迹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典型性和旅游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回顾了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内外旅游地学发展趋势,提出福建旅游地学发展的思路、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多为近距离低水平,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已出现竞争无序化和恶性化。对游客围追堵截、削价竞争、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服务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岛屿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福建沿海岛屿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类型、丰度和等级三个方面对福建沿海岛屿旅游资源做了简单的评价,进而结合其开发优势,提出从发展趋势、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三方面全方位转变旅游发展方向,拓展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实现差异化市场营销等相应的开发策略,最终提高福建沿海岛屿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海峡西岸"蓝色"品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福建邮票旅游资源的定义、数量、种类和价值,认为开发福建邮票旅游资源不仅能实现邮票与旅游多元文化的结合,而且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自然旅游资源尤其是山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山地旅游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对当前福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资源脆弱易损性、产品雷同多、可进入性差、软硬件设施落后等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等一些针对福建山地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乡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建设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索,例如,武夷山五夫镇以节庆和集体婚礼等活动,将"朱子婚礼""龙鱼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消费的服务性产品;长汀县中复村依托红色文化进行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等。该文选取福建省三个非物质文化开发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展开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福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构建了品牌价值评估模型,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进行纬度识别,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视角为福建乡村振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乡村旅游项目,但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在分析水吉镇现有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及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的多产联动模式,夯实水吉镇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水吉镇乡村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闽台旅游合作背景下的福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旅游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福建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台海局势的变化,闽台旅游发展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上述背景下,从促进福建对台旅游的角度切入,对福建对台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新形势下能够将现存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把挑战转变为机遇,从而加快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土楼具有居住的人口密度大、土楼与原住民浑然一体的特点,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多方利益主体的权利冲突,容易出现不协调现象,这已成为制约福建土楼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根据土楼旅游资源的特点,结合现在土楼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福建土楼旅游发展的机制建设,以实现土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建温泉旅游品牌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的温泉资源丰富,但是其品牌效应尚未凸显,从长远利益着眼,温泉旅游的开发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的产品开发上,而是应该以建立鲜明的品牌个性为终极目标。深度规划、精心打造,从全局出发,促进福建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福建邮票旅游资源的定义、数量、种类和价值,认为开发福建邮票旅游资源不仅能实现邮票与旅游多元文化的结合,而且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从福建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实际出发,以邮储银行福建分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为例,探索福建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接受和热爱的旅游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其发展呈现出客源结构不合理、存在区域性差异等问题,该文通过对福建省乡村旅游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对游客基本特征、出游特征以及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揭示福建省乡村旅游总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乐"旅游也慢慢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感受自然、体验田园生活以及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农家乐"经济在解决贫困乡村村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该文以厦门贫困乡村A村"农家乐"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农家乐"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福建贫困乡村探索一条具有当地发展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家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