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8,(6):13
美国科学家近来在非洲马达加斯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蛙的化石。据推断,这种巨蛙重约4.5kg,长40.6cm,它长着牙并可能身有骨质“甲胃”,因此科学家将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命名为“魔鬼蛙”。  相似文献   

2.
徐娜 《科学24小时》2009,(10):22-22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4.
10年前,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发掘出一只巨蛙的75块化石碎片。如今,他们终于复原了这只巨蛙的原貌,并测定它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科学家说,这很可能是迄今已知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大的蛙,其身高达41厘米,体重达4500克。这种蛙之所以被戏称为“地狱魔蛙”,除了因为其体型庞大之外,还因为其性情凶猛,敢吃恐龙仔。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堆已经成为化石的蝾螈骨骼记录了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科学家分析了公园中超过3000只虎纹蝾螈的椎骨,这些椎骨采集自过去3000年中逐渐累积起来的15层沉积土。年幼的虎纹蝾螈在其成长过程中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选择:它们既可以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们在浙江镇海、义乌采集到两种罕见的蝾螈——镇海疣螈和中国小鲵。这两种蝾螈自1932年以来,报导极少,这次我们采集到镇海疣螈8雄2雌及各个时期的幼体;中国小鲵6雄2雌、幼体及卵胶带,并对它们的生态作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欧洲的许多洞穴中,生活着一种从蝾螈进化而来的洞螈(两栖动物)。成年洞螈长30厘米,重20克。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导致它们的视觉退化,眼睛被皮肤覆盖,它们只能感知光线,无法视物。2010~2018年,欧洲科学家对波黑东部多个洞穴中的大量洞螈进行了标记。科学家在进行了8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洞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9,(7):11-11
最近,研究人员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具未知动物的化石残骸,科学家将其称为“步行中的海豹”。这只“海豹”大约生活在距今2000万年前,其骨骼完整程度达到了65%,有着鳍足类动物的头颅,体型有点像水獭,腿很像陆生动物,脚上有蹼,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相似文献   

9.
陈淳 《自然与人》2010,(1):13-15
轰动的发现1983年,德国梅塞尔化石遗址出土了一件化石标本。是一只雌性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动物,身高3英尺,年龄约为9个月,被叫做“艾达(Ida)”,学名为达尔文梅塞尔猴(Darwinius masillae)。达尔文梅塞尔猴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原始灵长动物——免猴下目,它的近亲有狐猴、蜂猴及婴猴。它生活的年代为距今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它离人类的出现至少要早4000万年,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化石标本表明这种灵长类动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10.
一只体态扁平如带的乐园树蛇,如幽灵般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轻松飞越雨林中广阔的空间,降落到远处的另一棵树上。当你瞠目于这些不是飞鸟的动物怎么也“飞”了起来时,你不必惊讶,这还仅仅是生物学家在属于印尼与马来西亚的加里曼丹岛的热带雨林中发现的许多会“飞翔”的动物之一。其他与乐园树蛇的飞翔本领同样高超的动物至少还有一打以上,如飞蛙、飞鼠……会飞的晰蝎与飞狐猴,简直可以构成一支雨林中的“特技飞行队”。下面就让我们追随生物学家的视野与镜头,深入加甲曼丹雨林中作一番精采的窥探。 自美国生物学家蒂姆·拉曼于19…  相似文献   

11.
图中这只皮肤透明、腹中胀满卵子的蛙,是最近在刚果(金)被重新发现的五种“消失”的两栖类之一。它在1950年得到科学描述,但直到最近才在刚果(金)南部河岸上被发现。其他四种蛙也都在1950年至1952年首次得到科学记录,但此后它们者阱中秘“消失”,直到最近几年的科考活动中才被再度发现。  相似文献   

12.
超级霸王龙     
霸王龙巨大而凶猛,恐怖无比。自从它在6700万年前灭绝之后,其恐怖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它之所以被称为“恐怖的蜥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同时,霸王龙也十分使人着迷,自第一只霸王龙化石在100年前被挖掘出来时起,它就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今年5月,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展出了一只名满天下的霸王龙复原骨架——“苏伊”。1990年古生物学家苏伊·亨德里克森发现了“苏伊”,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约有90%的骨骼被挖出、复原。在此后的两年中,化石经工人们反复清洗,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一只苍蝇正悠闲地停歇在一块岩石上,虽然附近卧着一只蝾螈,但苍蝇并不介意,毕竟双方还保持着一大段距离。可惜苍蝇打错算盘了,因为蝾螈能够向目标“发射”致命的武器,而且百发百 中。只见蝾螈一张嘴,口中的舌头便像箭一般射了出去,正好命中苍蝇。蝾螈是一种两栖小动物,其外观形状很像蜥蜴。蝾螈的身体只有6~7厘米长,但它的舌头却有5厘米长,几乎和身体一般长。其长舌头的表面有一层黏液,舌头里面有弹性很强的肌肉,能把舌头飞速地弹射出去,舌头中的软骨组织能够…  相似文献   

14.
一本著名的杂志是很少上当受骗的。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这回未能逃脱被骗的命运,它在1999年第1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霸王龙有羽毛吗?”的文章,实为错误之作。文章介绍了一种似鸟非鸟、似龙非龙的动物,即“辽宁始祖龙”。既然是辽宁始祖龙,当然来自中国的辽宁省。可是我们中国化石专家却不知有此怪物。问题出在哪里?事情得从头说起。 美国布兰丁恐龙博物馆馆长史蒂芬·克瑞克斯夫妇向世人宣布,化石出自中国辽宁北票地区,他们是从一化石商那里买来的。但是后来证明这块化石是一块制作得并不高明的假化石,即把一个古鸟的身…  相似文献   

15.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16.
奇异热河螈和天义初螈是产自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化石层的侏罗纪有尾类,标本数量均数以百计且多保存为较完整的骨架.本文报道了11件保存胃中食物的有尾类标本,其中2件为奇异热河螈,腹中保存有大量叶肢介壳体;9件为天义初螈标本,腹中保存不同数目的划蝽.在已命名中生代有尾类属种中发现胃中食物,为恢复侏罗纪湖相动物群的生态面貌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些新的化石证据还表明侏罗纪有尾类已对食物的大小和类型有显著的选择性:幼年热河螈仅捕食2mm左右的幼年叶肢介,而幼年初螈仅捕食5~6mm的成年燕辽划蝽.这一发现也支持了与其上下颌及舌器结构差异相适应的有尾类生态学特性,即侏罗纪有尾类已具有食性分异并可能占据不同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澳大利亚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一具3.8亿年前的海洋鱼类化石。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发现它生前是条母鱼,因为这具化石完整再现了“鱼妈妈”正在分娩的情景,它的脐带上还连着刚生下的“鱼宝宝”。相关专家表示,这条母鱼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鱼妈妈”。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些动物可以轻松地重新生长身体部位。生物学家希望找出它们再生的秘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蝾螈和老鼠都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一个肢体。"蝾螈对这种伤害置之一笑,"缅因州巴港杰克逊实验室的免疫学家和再生生物学家詹姆斯·戈德温(James Godwin)说,"对于一只老鼠却是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蝾螈将重新生长失去的肢体——完美的原始复制品,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19.
动物存在大脑活动能力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动物实验室里,有一只聪明异常的非洲鹦鹉。它的名字叫“亚历克斯”,能对自己所看见的一切发表评论。当参观者端起一只装有茶水的杯子时,“亚历克斯”会大声警告说:“热!”在瞧见一盘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后,它能够很快地宣布自己的选择——葡萄。 从1977年开始,鸟类学家艾奥尼·佩珀伯格一直在研究“亚历克斯”对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解程度。有一次,他从一只装满了许多东西的大盘子中拿出一件问道:“这是什么玩具?”“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12,(4):2-F0002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泓前的研究认为,2010年在中国东北发现的小盗龙是一种长着宽大的泪滴状尾巴的动物。但根据对这具生活在大约1.25亿年前的小盗龙化石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实它是浑身长满羽毛的恐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