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生长调节剂对胡杨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突破胡杨扦插育苗的技术瓶颈,在智能日光温室内,研究了NAA、ABT、IBA、NAA+IBA四种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浓度对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调节剂影响扦插苗成活率、高生长量、分枝数、根系生长量、新生根数差异极显著,同一调节剂不同浓度影响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影响新生根数差异显著,对分枝数、新生根生长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四种生长调节剂促进成苗新生枝平均高生长和新生根生长量为IBANAA+IBANAAABTCK,促进插穗成活和成苗平均分枝数、新根数为NAA+IBAIBANAAABTCK;最佳处理为IBA150mg/L,成活率最高为86%,分枝平均长5.88cm,分枝数为1.8个,新生根长3.46cm,分根数平均8.8条,其次为NAA400mg/L+IBA175mg/L,成活率为82%,分枝平均长4.8cm,分枝数为2.6个,新生根长3.24cm,分根数平均9条;生根类型为皮层生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玫瑰香葡萄、雪花梨/山梨、早魁桃/毛桃、樱桃砧木Colt应用萘乙酸浸泡苗木根系12~24h的试验认为,处理后能显著增加根量,促进根的迅速生长,有利于地上部生长发育,部分树种促进了结实。适宜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异,葡萄为100mg·kg-1;梨为30mg·kg-1;桃、樱桃砧Colt为10mg·kg-1.50mg·kg-1以上浓度对桃、Colt根系有毒害作用。应用100mg·kg-1萘乙酸处理玫魂香葡萄苗木根系,不能提早发新根,反有推迟趋势,但新根生长迅速。萘乙酸处理的促根作用主要表现于消除了根的先端优势,使新根量增加并向老根的中、后部分布。  相似文献   

3.
IBA和NAA处理对杜鹃水培插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插条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对其株质量、生根数、根长等形态指标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IBA处理均可促进杜鹃水培插条较好生长.其中质量浓度为80~100mg/L IBA及20mg/L,100mg/L NAA促进植株增质量效果显著;80mg/L IBA,80mg/L NAA处理促生根数和根长效果最佳;80mg/L IBA,80mg/L NAA的处理杜鹃插条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用NF处理葡萄、桃、梨、樱桃砧木Colt、苹果苗木根系,与适宜的NAA处理做比较。结果表明,NF处理以上苗木根系12~24h可极显著地增加根量并促进根的生长,消除根的先端优势,显著或极显著地增进新梢生长,且随苗木生长其作用愈加明显。各种果树适宜的质量浓度分别为葡萄100mg/L,梨20mg/L,桃20mg/L,苹果50mg/L。与同质量浓度的NAA(适宜质量浓度)比较,除处理梨苗外,对根及新梢促进作用均好于NAA处理。在梨和桃上表现比NAA处理适宜浓度范围宽,高浓度在桃和Colt上表现比NAA毒害作用轻。  相似文献   

5.
以斑叶石蕗Farfugium japonicacv.aureo-maculatum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6-苄基嘌呤(6-BA)与萘乙酸(NAA)双因素二次正交螺旋组合设计,对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进行了2种植物外源激素(6-BA和NAA)不同配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组合中,低质量浓度的6-BA与NAA能促进斑叶石蕗根的诱导和生长;接种20 d后外植体在1/2 MS+6-BA0.02 mg.L-1+NAA0.05 mg.L-1培养基中的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分别达到88%和5.7,高于其他处理,且根系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摸索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BA)有效促进胡颓子扦插生根的最佳处理,以河沙为基质,用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的NAA和IBA溶液处理插穗基部,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及根粗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处理上,生根数和根粗均是浓度为100 mg·L~(-1)的处理极显著高于浓度分别为150 mg·L~(-1)、50 mg·L~(-1)和200 mg·L~(-1)的三个处理,后三者间差异不明显;生根率和根长均是浓度为100 mg·L~(-1)和150 mg·L~(-1)的处理显著高于浓度为50 mg·L-和200 mg·L~(-1)的处理,100 mg·L~(-1)的处理和150 mg·L~(-1)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不同配比处理上,根长间差异显著,生根率、生根数、根粗间差异均不显著;生根率和根长、生根数均是IBA及其混合液好于NAA,混合液以6份NAA+4份IBA和5份NAA+5份IBA效果比较好;根粗是NAA及其混合液好于IBA,混合液以8份NAA+2份IBA效果最好。可见,用浓度为100 mg·L~(-1)的NAA和IBA按6∶4或5∶5的比例混合处理胡颓子插条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浓度(0~800 mg·L~(-1))的纳米TiO_2对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和高羊茅(F.arundinace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纳米TiO_2浓度为200 mg·L~(-1)时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100 mg·L~(-1)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鲜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当纳米TiO_2浓度为100 mg·L~(-1)时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纳米TiO_2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的叶绿素含量。结论:低浓度的纳米TiO_2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和根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纳米TiO_2处理浓度的增加,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幼苗期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稀土金属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活性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Ce(NH4)2(NO3)6处理黄豆种子,测定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低浓度铈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Ce(NH4)2(NO3)6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率增长10.2%,生长势高出3.4%,淀粉酶活性增加32.4%,根系活力提高34.3%,幼苗的REC和MDA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高浓度铈(质量浓度≥50.0 mg/L)对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Ce(NH4)2(NO3)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处理组,抑制作用最强烈.由此认为,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低促高抑,1.0 mg/L最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外源激素对贵州特色民族药朱砂根的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应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法使用不同激素对朱砂根种子进行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法下朱砂根种子的活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50 mg/L GA处理36 h,活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别,200 mg/L NAA处理48 h,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60 mg/L GA处理48 h,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外源激素种类、不同浓度配比及处理时间对朱砂根种子生理成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朱砂根种子繁殖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配比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溶液处理月季(Rosa hybrid Min)“安吉拉”和月季“韧月”插穗,并对扦插后插穗的生根能力,及扦插过程中的插穗酶活特性进行分析,探究了月季生根效果最佳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结果表明:当处理质量浓度为IAA200 mg·mL-1,NAA 100 mg·mL-1时,对“安吉拉”地下根部生长和地上部腋芽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单独IAA 200 mg·mL-1时,对其地下根部生长的促进效果次之,但对其地上部腋芽萌发也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当IAA,NAA质量浓度都为200 mg·mL-1时,能促进其愈伤组织的诱导,但生根速度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杨树根系水浸提液处理草决明种子,同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草决明种子水浸提液处理杨树插穗,探讨相互间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杨树草决明复合经营时存在一定的他感作用。总体上,两个参试杨树无性系(南林-95杨和NL-80351杨)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在3~10 mg/mL时对草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幼苗高生长、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质量浓度为30 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较低浓度的草决明种子浸提液可促进杨树根系的生长,而在较高浓度下则对根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扦插苗地上部分生长影响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杨树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其中当浸提液在3~12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根系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mg/mL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而24 mg/mL时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IBA和NAA对海桐水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一年生的海桐健壮枝条作为水培插条,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 mg/L的IBA、NAA对海桐枝条进行处理,探讨海桐水培生根最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最佳浓度。结果表明:IBA 50、200 mg/L,NAA 50、200 mg/L的处理对海桐水培生根率均有促进作用,其中IBA 50 mg/L、NAA 200 mg/L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且在该浓度下使海桐提前24 d生根。仅NAA 50 mg/L的处理对海桐水培的发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他浓度的NAA及各浓度的IBA则对海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IBA 50 mg/L、NAA 50 mg/L对海桐的不定根生长(数量)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指数施肥对紫椴实生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指数施肥是根据苗木的相对生长速率添加与幼苗对应养分需求剂量的养分加载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氮(N)量对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幼苗生长、养分含量、根系形态的影响,旨在揭示紫椴对N素的需求利用规律,为苗圃培育优质合格紫椴苗木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紫椴播种(实生)苗为供试材料,在大田培育环境下,设定常规施肥(200 mg/株,CK)、1倍指数施肥(207.46 mg/株,编号E100)和2倍指数施肥(414.92 mg/株,编号E200)3种施肥处理。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7 d,共施氮肥10次至整个生长季结束,每周进行紫椴幼苗苗高、地径的测定,用于绘制生长曲线。最终苗木收获时,先分离出根系进行形态指标的扫描,获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最后全株烘干用于测定各器官的生物量、N积累量及N浓度。【结果】指数施肥比常规施肥显著促进紫椴幼苗的苗高、地径的增长。不同指数施肥处理下,单株生物量以E100、E200处理分别比CK高出1.63与1.66倍(P<0.05),不同处理下根茎比大小表现为CK>E100>E200。3种处理下苗木的根、茎、叶含N量大小顺序均为E200>E100>CK,全株含N量分别达到349.24、338.21、94.48 mg/株。不同处理下根、茎、叶中N浓度大小顺序均为E100>E200>CK。不同处理下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比根长、比根表面积、根系组织密度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为E100 >E200 >CK。不同施肥处理苗木N素收获指数大小表现为E100>E200>CK,E100是CK的3.45倍。E100处理下的苗木质量指数比CK提高了0.89倍。【结论】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显著提高了苗木的生长、养分积累利用、根系形态特征和N肥收获指数,依据以上评价指标,可得指数施肥E100(207.46 mg/株)处理下的紫椴播种苗生长表现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木槿扦插生根机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木槿嫩枝扦插的影响,筛选提高木槿扦插成活的配方,为木槿扦插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木槿1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质量浓度(100、300、600 mg/L)的NAA和IBA溶液处理插穗,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完全随机区组扦插试验,对插穗解剖结构、生根性状和叶片生理指标进行观测,测定了插穗的生根率(RR)、根鲜质量(RFW)、根系TTC还原强度(RA)、TTC还原总量(TTCRA)、平均根长(ARL)、根平均直径(RAD)、根表面积(SA)、根体积(RV)、根尖数(RT)、根长密度(RLD)、比根长(SRL)、叶绿素含量(Chl)和净光合速率(Pn)等。【结果】①显微观察发现,木槿不定根原基最先由位于插穗形成层和髓射线结合点处钝圆锥形的薄壁细胞群分裂分化而成,不定根发生后通过皮孔向外伸出;②与CK相比,300 mg/L的IBA处理下,木槿插穗的生根性状和生理指标中RR、RFW、RA、TTCRA、ARL、RAD、SA、RV、RT和RLD分别增加了554%、527%、58%、892%、198%、50%、282%、457%、126%、198%,而SRL、Chl和Pn分别降低了52%、51%和82%;③相关性分析发现,木槿插穗叶片Chl、Pn与大部分根系指标呈负相关;④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生根能力评价可知,IBA处理下插穗生根能力比NAA处理的高,300 mg/L的 IBA处理下生根能力最强。【结论】木槿插穗以皮部生根为主;木槿插穗生根过程中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根存在竞争关系,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木槿插穗地下部分生根,抑制地上部分生理性状;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浓度阈值效应,300 mg/L IBA处理是促进木槿扦插生根最适宜的配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方式,以油菜为样本,用亚硒酸钠以质量浓度为9、12、15、18、21、24mg/L的硒对照7个处理补硒,研究了硒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及还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9mg/L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质量浓度小于15mg/L范围内,随补硒的质量浓度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21mg/L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的质量浓度上升而增加;而高质量浓度的硒处理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用 2种不同的药剂、不同质量浓度分别处理小苍兰 (FressiarefractaKlatt)球茎 ,研究其对株高、抽生花序时间、开花期、小花数、新球、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质量浓度水杨酸 (SA)抑制小苍兰生长 ,推迟花期 ,减少小花数目 ,影响开花一致性 ,影响小苍兰球茎的充实 ,其中 4 0 0mg/L可有效的控制高度 ,又对花期、小花数及球茎无显著影响。硼酸处理 5 0 0mg/L促进开花一致 ,10 0 0mg/L促进新球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使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快速大规模繁殖,对抗性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抗病马尾松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探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与维持、分化成熟以及萌发的合适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进行生根诱导,对再生植株进行壮苗培养以及驯化移栽。【结果】以LP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 mg/L 2,4-D(二氯苯氧乙酸)和1.0 mg/L 6-BA(6-苄氨基腺嘌呤),抗性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27.8%。在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维持过程中,悬浮培养中的增殖系数和同步化程度都显著高于固体培养,且经过悬浮培养的细胞系分化能力更强。萌发过程中只有少量能顺利分化出根系,未能顺利分化出根的体胚于添加适量 IBA和 NAA的生根培养基中能够更好地生根。壮苗培养过程中,添加0.01 mg/L油菜素内酯有助于体胚苗的生长。体胚苗在驯化移栽时不同大小的苗移栽成活率相差较大,5 cm左右的体胚苗成活率最高达90.3%。【结论】生长素2,4-D和6-BA组合(2.0 mg/L和1.0 mg/L)对抗性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好; 悬浮培养后的细胞系更利于诱导体胚,适宜浓度的IBA和NAA(1.0 mg/L和0.2 mg/L)能够促进体胚苗根系生长。在壮苗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油菜素内酯能够促进抗性马尾松再生植株的生长,待苗长至5 cm左右移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对怀牛膝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研究IBA对其幼苗生长及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0mg/L IBA能同时显著提高怀牛膝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蛋白质含量(P<0.05),并能促进其幼苗株高、根长和根干重的增加.结论:1.0mg/L IBA促进了牛膝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中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有效的增强了植株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种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根系分泌物及一些根系常见的化学物质对半寄生檀香生长、根系发育、养分吸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檀香幼苗生长的寄主根系分泌物或化学物质,为檀香的科学育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檀香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个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包括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寄主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reanum)、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和寄生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4种吸器诱导物质[2,6-二甲氧基对苯醌 (DMBQ)、芒柄花素、槲皮素和丁香醛]和1个对照处理(水),处理3个月后测定檀香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养分(N、P、K)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结果】 外源信号物质能影响檀香幼苗的生理特性,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DMBQ和丁香醛处理能显著提高檀香幼苗的株高、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除重阳木外,其他植物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檀香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小细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外源信号物质均提高了檀香幼苗N、P、K等养分吸收能力,其中以DMBQ和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处理效果最佳;降香黄檀和台湾相思根系分泌物、DMBQ及丁香醛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檀香叶片的SPAD值;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显著提高了檀香幼苗的光合自养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檀香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与根系之间(粗细根、粗根长度除外)呈显著正相关;檀香吸器数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檀香吸器发育与根系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优良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及一些化学物质的添加能有效促进檀香幼苗根系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光合能力。研究结果能为檀香的壮苗培育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杨树苗木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理施肥是杨树苗木生产的重要管理措施。通过对杨树(NL 80351)苗木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N、P、K配方施肥对杨树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对杨树苗木施肥的合理N、P、K配方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杨树苗高、根系及各组织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17 mg/L的N、10 mg/L的P及8.5 mg/L的K对根、皮、枝、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增长的促进最显著,比对照分别增加294%、66%、96%、126%、118%。回归分析得出,促进苗高生长的适宜N、P、K质量浓度分别为13.03、3.76、2.24 mg/L,促进根系生长的适宜N、P、K质量浓度分别是2.36、2.12、4.71 mg/L。因此,可以得出,N素营养有利于杨树苗高增长,K的营养则对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苗木生长初期应在施用P、K肥料同时加强N素营养,促进苗高生长,生长后期应该控制N肥并加强P、K肥,以便苗木健壮,提高抗逆性和苗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