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若虚(1177—1246)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属河北)人。是由金入元的文坛领袖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他:“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他著有《滹南遗老集》,其中《文辨》四卷《诗话》三卷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金代和南宋对峙时期,他和晚生几年的严羽,一北一南有力地抨击了江西派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欧希范五脏图》是现存我国最早一本人体解剖学著作,它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官军诱杀由欧希范领导的广西环江地区少数民族起义战士五十六人,解剖他们的尸体画成的。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朝廷政治腐败,苛捐杂税奇重,全国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庆历四——五年(1044—1045年),广西环州(今环江县)爆发了欧希范、蒙赶领导的广西少数民族抗捐起义。欧希范,思恩(今属环江县)人,据历书记载,他“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杨仲良《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卷四十九)。当时广西环江地区白崖山少数民族头领蒙赶,因抗政府捐税,聚众起义。欧希范与其族叔欧正辞因受宜州(今宜山县)知州冯伸已诬陷,遂率族人汇合蒙赶的少数民族起义队  相似文献   

3.
五代吴越时杭州慧日永明寺(即今南屏净慈寺)的住持智觉禅师延寿(904—975),平生著述很多,成书于延寿死后不久的《景德传灯录》说他曾著“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播于海外”。可惜的是我们在《全唐诗》里竟找不到他的作品,仅《全唐诗外编》(上)辑录其《闲居》诗一首。延寿当年写的那么多诗到哪里去了呢?时过千余年,亡佚殆尽的可能性是  相似文献   

4.
刘敞(1019—1068)是北宋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新余市)人,字原父(甫),时人称为公是先生。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廷试第一”。是年通判蔡州(今河南汝南),后官至集贤院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①其金石学代表作《先秦古器记》,已收入《公是集》,今仅存其序。  相似文献   

5.
陆游号放翁(1125—1210年)是南宋一位“忘家思报国……上马能击贼”的爱国诗人。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篇尚存9136首,其中5673首是诗人70岁以后的作品,占《剑南诗稿》的62%。放翁一生“看尽江湖千万峰”,“逢水逢山到处留”,广闻博见,是他勤奋创作的源泉。84岁高龄时还说:“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他对祖国文化能作  相似文献   

6.
从《梦溪笔谈》看沈括在地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杰出的法家、科学家。他晚年在润州(今镇江)著《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写下了他在学术领域内的广泛论述创见,是我国古典科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胡道静校注的《笔谈》全书共609条,其中与地理学有关的内容总计共50余条。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生在丹阳秣陵(今南京)。他有一股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倔劲,碰到疑难问题,定要弄清才肯罢休。有一天,他读到《诗经》里记载蜾嬴(一种细腰  相似文献   

8.
应谦(1615—1683),字潜斋,杭州钱塘人。清代学者。出身贫困。 康熙十七年(1678),诏征博学鸿儒,大臣项景襄、张天馥共同推荐他。但应(扌为)谦却托辞推却。他说:“(扌为)谦非敢却荐,实病不能行耳!” “(扌为)谦治学,不喜陆王家言。曾说“阳明之功,诡而不正”。他对《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四书》均有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白与曹南     
盛唐诗人李白非常热爱曹南这方沃土。他多次来此游玩、访友、求道。李白在曹南的活动,对他的思想发展和诗歌创作,都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曹南,本为山名,地在今曹县青岗集乡境内,地表已无遗存,然古籍有载。《诗·曹风》曰:“南山朝跻。”王充《论衡》曰:“大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曹之南山,雨一国之山也。”《谷梁传》曰:“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均指此处。唐时,曹南泛指曹州。范宁《谷梁传注》曰:“唐人谓曹州为曹南。”唐时曹州的治所在“左山之阳,济水之南。”(清刘藻《曹州府志》)故地在今曹县申楼乡堤上范村北。当时,曹州辖济阴,剩氏、南华(离狐县改)、冤句、成武、考城六县,其  相似文献   

1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他同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家,世称“三苏”,同属“唐宋古文八大家”(另五人是: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王安石、曾巩)之列。少聪颖,通经史。二十一岁举进士,二十六岁应中制科。宋神宗(赵顼)时,王安石变法,他站在旧党立场上,反对新法。因此,迭次谪贬,先后外放到杭州(今属浙江省)、密州(今属山东省诸城县)、徐州  相似文献   

11.
(1)南诏骠信与清平官赵叔达“星回节”唱和诗(下简称“唱和诗”),见《太平广见》483卷“南诏”条,诗出《玉(奚谷)编事》、《锦绣万花谷》和《全唐诗》等书。下引《太平广记》,文中有小字夹注者,今用()号标出,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半个多年世纪前,鲁迅先生应好友许寿裳先生之请,为他的儿子许世英开列了一个“中国文学入门书目”。这个书目正如许寿裳先生所说:“虽仅寥寥几部,实在是初学文学者的必需翻阅之书,他的说解也简单扼要。”这个书目内容如下:一、计有功(宋人):《唐诗纪事》(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二、辛文房(元):《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三、严可均:《全上古……隋文》(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不看。)四、丁福保:《全上古……隋诗》(排印本)。五、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上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六、胡应麟(明人):《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八、《世说新语》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九、《抱朴子外篇》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十、《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十一、《论衡》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十二、《今世说》王(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据孙伏园先生说,鲁迅先生这...  相似文献   

13.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时期浙江永嘉(即今温州市)人。官至兵部侍郎。著作有《习学记言序目》和《叶适集》。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思想家。他的认知与学习心理思想中,包含着进步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我国古代心理思想.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唐诗《渡桑乾》的作者问题,大都认为是贾岛的作品,后来注释唐诗的人也均从此说。刘逸生先生所著的《唐诗小札》(修订本)一书,也持这种说法。我认为《渡桑乾》不是贾岛的作品,应该是刘皂的作品。理由如下:(一)刘皂是唐代咸阳(今陕西成阳县附近)人,“归心日夜忆咸阳“一句中的“咸阳”是他的故乡,与他的生平联系得上。(二)《全唐诗》存其五首诗,诗的语言和风格皆与《渡桑乾》诗象似。(三)在《全唐诗》中《渡桑乾》诗名为《旅次朔方》,作者为刘皂。当时编辑《元和御览诗集》的主编是令狐楚,他的年龄比刘皂大,他们之间有过交往。当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全能作家,他的寓言也是杰出的,从我国寓言发展史来看,东坡寓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集大成性质和特点的艺术珍品。苏东坡,即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自幼好学,才气横溢,“奋厉有世当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二十二岁时中进士,受到主司欧阳修的赞赏,名满京师。他有振兴宋  相似文献   

16.
论文同诗     
文同(字与可1018—1079)在宋代诗歌史上属于北宋前期作家。他生于真宗天禧二年,比曾巩、王安石都早,比苏轼还早十八年。可是,好几部影响较大的宋诗选本,都把他排列在苏轼以后,例如: 《宋文鉴》把他排在沈括(1031—1095)之后, 《宋诗钞》把他排在陈师道(1053—1101)之后, 《宋诗纪事》把他排在王令(1032—1059)之后, 《宋诗精华录》把他排在张耒(1052—1112)之后。我们不能说这些诗选的编者全无时间观念,但他们把文同的位置随便拉后,至少说明对文同的生平和创作不甚了然。《四库提要》(卷一百五十三)评文同的诗“驰骤于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晁(无咎1053—1110)、张(耒)之间,未尝不颉颃上下也”。这四家晚于文同二十七年到三十五年,严格点说,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李靖(571——649),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四百周年诞辰。宋应星(公元1578——1661),字长庚,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喻、福建汀州推官、安徽毫州知府等职。他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罕见的重要古典科学巨著,是世界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曾有日、法、英、德等译本。他还写了《谈天》、《论气》、《野议》、《画音归正》、《思怜诗》等著作。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宋应星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是晚明时期进步思想家。明末慈溪人冯仲元称他是“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天益山堂遗集》卷七《吊卓吾先生墓志诗》)。他这种战斗精神,不但表现在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重要著作中,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一系列评点文字中。他在《与焦弱侯书》中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窜改得更妙。”象小说之类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他在44岁之前还默默无闻,可是在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54)发表之后,便一举成名,声誉日隆。有人曾经称他为“过去二三十年中最卓越的英国作家”。(Oldsey and Weintraub:1965,P.35)1983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诸多小说中,处女作《蝇王》至今仍影响最大。本文仅就该作品中的“人性堕落”问题和象征手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