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件无线电中采样率转换的一种实现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采样率转换的原理;回顾已有的频率转换方法,提出改进;比较几种不同的farrow structure的特点,结合软件无线电的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结构实现软件无线电中的采样率转换;进行实例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包括硬件消耗,频率响应,脉冲响应。  相似文献   

2.
针对软件无线电中的采样率转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先抽取再内插来实现采样率转换的结构,讨论了与之相应的CIC滤波器、HB滤波和多相滤波器的设计,结合各滤波器的特征,对各抽取器关键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整个抽取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仿真,完成了多采样率的变换.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数字系统采样率转换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减采样、增采样和采样率按非整数倍数变化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并举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实现了信号采样率的转换,仿真结果对采样率转换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探讨了软件无线电的前提条件,即如何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量化,比较分析了几种采样的方式;然后探讨了软件无线电的一个重要基础,即多采样率信号处理,重点讨论其最基本的一个过程抽取以及抽取器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分析了FPGA和DSP在软件无线电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实现软件无线电的不同方案,重点研究了FPGA+DSP技术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和实现.实践证明,FPGA和DSP混合设计方法为实现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样率转换系统和分层计算的采样率转换系统,指出此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输出采样所需的计算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宽带信号的采样率,对一个单级和多极的采样率转换系统来说,可以明显减少每个采样的平均计算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全数字解扩解调方法的性能仿真和技术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扩频通信接收系统实现方案.研究了采用全数字解扩解调方法及其在技术实现过程中对系统误比特率的影响,并与其他方法的扩频通信系统误比特率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给方法在相同输入信噪比下,通过合理选取采样率、有效设计低通滤波器,系统误码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CIC滤波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频采样之后的极大数据量在基带处理部分对DSP计算的压力,在发射和接收过程中采用采样率变换技术,并引入CIC滤波器实现采样率转换,很好地满足了抗混叠效应的要求.采用常规方法和Hongenauer剪除理论的改进算法完成该滤波器的设计,结果表明:对于5级CIC滤波器,前者最高工作频率为160MHz,占用228个逻辑单元;后者最高工作频率为193MHz,占用225个逻辑单元.QuartusⅡ时序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正确性,而后者更适用于高速多速率信号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从实现采样率转换的方法、信号的整数倍抽取、信号的整数倍插值、抽取与插值结合的采样率、抽取和插值的滤波器实现等方面对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DSP技术是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软件无线电发展的瓶颈.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意义、软件无线电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之一DSP技术,以及DSP芯片快速处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无线通信领域存在的多种通信体系共存、各种标准竞争激烈、频率资源紧张等问题,提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数字前端,论述了数字前端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软件无线电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和高度可编程的特点,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在了解传统无线电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首先简单介绍了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演化过程:数字无线电、软件定义无线电、理想软件无线电以及虚拟无线电.然后,详细总结了目前软件无线电硬件体系结构的两种常用实现--流水线式、总线式结构的特点.最后,引入目前研究的新方向--交换式及基于工作站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超外差收音机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超外差收音机的系统框图,并利用Systemview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正确,有助于更深层次地认识实际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3I系统综合电台车的电磁兼容性(EMC)分析,建立了其电磁兼容性分析的工程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其电磁兼容性分析的模拟,最后深入分析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只要选择合理的天线间距和频率间距,同车安装和同址配置使用就可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从而对C3I系统综合电台车的装配和使用提出了合理而有效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空气隙偏光镜对不同束腰半径的单模高斯光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光在格兰-泰勒棱镜和格兰-傅科棱镜空气隙胶合层中的干涉效应,分析了空气隙偏光镜对不同束腰半径的单模高斯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某-波长的入射光,束腰半径越小,光强分布受偏光镜的影响越明显;另外,随着束腰半径的减小,高斯光束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比较而言,格兰-泰勒棱镜产生的影响要小于格兰-傅科棱镜,这说明前者的综合性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场可编程器件的全数字成形滤波器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全数字基带成形滤波器的实现.根据数字通信中的基带传输原理,分析基带传输中成形滤波的必要性和几种常见实现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了其中的查表法,并通过采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硬件描述语言,对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和分析.采用该技术实现的全数字成形滤波器可以针对不同速率及指标在系统中方便地进行修改.符合未来数字通信软件化的趋势,在软件无线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