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神经痛多发生于40~70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少食,皮肤发红,腰部时常出现阵发性下凹或向一侧倾斜的神经症状,发作后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曹华文 《河南科技》2008,(11):32-32
油脂含有很高的热量,比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蛋白质的热量高2倍。将油脂或脂肪添加到饲料中不仅可以降低粉尘,改善适口性,而且也能延长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还能给猪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产生额外热效应,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据报道,在仔猪口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日增重10%-14%,提高饲料报酬8%~10%;在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初生仔猪增重10%-12%,仔猪哺育期成活率增加1.5%-2%。  相似文献   

3.
<正>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三种病型:出生后几小时,最迟不超过7日龄的仔猪发生黄痢:14-24日龄仔猪发生白痢;两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呈黄色、白色水样稀便,发病率高达95%~100%,致死率也非常高,常造成仔猪大批发病死亡42~105日龄断奶前后发生仔猪水肿病此病发病急,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主要表现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叫声嘶哑,出现神经症状,最后昏迷衰竭死亡。采取综合防  相似文献   

4.
席德峰 《河南科技》2002,(12):21-22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三种病型:出生后几小时,最迟不超过7日龄的仔猪发生黄痢:14-24日龄仔猪发生白痢;两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呈黄色、白色水样稀便,发病率高达95%~100%,致死率也非常高,常造成仔猪大批发病死亡42~105日龄断奶前后发生仔猪水肿病此病发病急,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主要表现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叫声嘶哑,出现神经症状,最后昏迷衰竭死亡。采取综合防  相似文献   

5.
5.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本病主要靠预防,治疗效果一般不佳.在非疫区仔猪断奶后要接种副伤寒弱毒冻干苗,疫区要对20~30日龄的仔猪用副伤寒甲醛苗首免,间隔5~8天再免疫一次.注意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在饲料中添加甲沙清、杆痢沙等抗生素也有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把好仔猪选育关 仔猪要挑选40~60日龄,骨架大,前胸宽,身腰长,尾巴粗,四肢壮,瘦肉型,生长快的杂种仔猪进行育肥.一般3~4个月即可出栏.  相似文献   

7.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血糖急剧下降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多发生于春季,秋季较少,且主要发生于1~4日龄的仔猪.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仔猪发病.此病病程短,如不及时治疗,病猪会迅速死亡,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辛学 《河南科技》2007,(3):31-31
1.在仔猪30~40日龄时,凡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乳头多(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的仔猪,均可暂留备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 春秋两季母牛发情较旺,性欲持续时间长,排卵较快,抓好奶牛的适期配种工作,是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根本保证。 奶牛只有在正常产犊后才能产奶,而且每次产犊后的泌乳时间只有300天左右,以后必须再产犊才能进入新的泌乳期。一般奶牛到8~12月龄时,体内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卵巢、卵泡成熟并释放雌激素,刺激生殖道生长和发育奶牛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后,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便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表现为在某一段时间卵巢  相似文献   

10.
养好育成猪是保障从断乳到4月龄是断奶仔猪的育成期.断奶仔猪在猪的一生中是生活条件的第二次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这时,仔猪仍处在强度生长发育阶段,是骨骼和肌肉加速生长时期,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发育完全,如饲养管理不当,可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死亡.因此,养好育成猪是快速育肥、获取窝猪吨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苍鹭为我省常见夏候鸟,每年3月中旬迁至我省,4月初开始产卵,每窝2~7枚,两性共同孵化.雏鸟晚成,刚出壳时很虚弱,亲鸟将半消化食物吐到嘴边才能吞食.10日龄体温恒定,知主动索食,20日龄行走平稳,出现等级观念,40日龄能作短距离飞行.50日龄各器官发育完善,能长距离飞行并开始学习觅食,60日龄已能独立活动,但仍需亲鸟抚育.  相似文献   

12.
淮南麻鸭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50日龄至180日龄为产蛋初期,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应逐渐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增加;180日龄至210日龄为产蛋前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和矿物质水平应迅速增加,饲料投放量相应迅速增加;210日龄至330日龄为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高水平,饲料投放量也应保持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330日龄至470日龄为产蛋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水平不变,能量逐渐减少饲料投放量电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张艳 《河南科技》2004,(9):24-24
养好育成猪是保障从断乳到4月龄是断奶仔猪的育成期。断奶仔猪在猪的一生中是生活条件的第二次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这时.仔猪仍处在强度生长发育阶段,是骨骼和肌肉加速生长时期.消化机能和抵抗打还没发育完全.如饲养管理不当.可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死亡。因此,养好育成猪是快速育肥、获取窝猪吨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 流行性鹅瘟 鹅瘟发病多在冬春之交,气候不稳的时节,发病日龄多为半月龄左右,最小的为7日龄,最大的为45日龄,病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闭眼缩颈,行走无力,严重下痢,饮水增加,拉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的混有气泡的稀烘,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内外对生猪育肥快速增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降低饲料消耗,提高养猪的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证明,在猪饲料中添加少量小苏打,可使猪增重加快。这是由于小苏打可补偿猪饲料中赖氨酸的不足,并能提高猪肠胃内的酸碱度,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 2.喂“汽水”苏联某农场用一种自制的“含氧汽水”(在普通饮水中按1:1的比例加入氧气制成)饮断奶仔猪,每隔5天一次,仔猪平均日增重达200~250克。  相似文献   

16.
症状:仔猪出生后5日以内突然表现厌食、扎堆、排黄色稀粪且内含凝乳块、身上沾满黄色稀粪、迅速脱水、消瘦,最终死亡.因排黄色稀粪故称黄痢。仔猪15~30日龄发病,表现被毛粗乱、体温稍高、食欲不振,排白色粘性粪便,我们称之为白痢。黄痢和白痢均是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二、育雏管理 1.饲料配方。①0~7日龄。可直接购买、使用专用鸽乳。 ②8~12日龄。此时可用乳鸽中期催肥饲料配方:玉米粉58%、豆粕24%、秘鲁鱼粉5%、小麦粉5%、骨粉2.6%、酵母粉2%、食盐0.3%、禽用微量元素1%、禽用复合酶0.1%、熟化豆油1%、种鸽多维适量;或仔猪养殖前期所用颗粒料。  相似文献   

18.
窝猪吨重是指母猪产仔后,一窝仔猪经过5~6个月的集中培育、育肥,使屠宰体重总重量达到1吨.实践证明,只要从养好母猪开始,增加产仔数,培育健壮仔猪,经过强度育肥,迅速达到屠宰体重,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下面从母猪饲养、仔猪培育、成猪养育、快速肥育、适期屠宰等五个方面,分两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这样做会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仔猪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0.
刘敬军 《河南科技》2009,(12):31-31
1.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这样做会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仔猪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