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竞选活动中叶利钦翩在这次俄罗斯总统选举中,叶利钦之所以当选,与俄罗斯的中间社会阶层选民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求稳”心态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委托普京总理代行国家元首职责,并确定三个月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一个对苏联剧变和俄罗斯转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的引退,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舞台一个时代——“叶利钦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冷和平”一词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提出的。1994年12月5日,叶利钦在布达佩斯召开的欧安会第四次首脑会议上发言  相似文献   

4.
<正>【英】《经济学人》2015年3月7日~13日2015年2月27日,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被枪杀于莫斯科街头。他被支持者认为是有望成为俄罗斯总统的人,也被前总统叶利钦认为是自己的接班人。1980年,他不满于当时令人窒息的政治氛围,萌生改革理想。1990年,他当选首届俄联邦杜马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不久后,叶利钦任命他为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成为叶利钦的红人,陪同叶利钦出访世界各地。1997年,涅姆佐夫成为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5.
大选结束,政局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若处理不当,仍可能引发新一轮政治危机。叶利钦获胜蝉联俄罗斯总统的消息一公布,人们马上把目光转向俄罗斯今后的政局。不少观察家指出,俄罗斯政局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是叶利钦的健康问题再度突出。在第二轮选举前,叶利钦未出席在法国里昂召开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一系列重要竞选活动,这引起了国际舆论对其健康状况的关注和猜测。舆论还认为克里姆林宫内围  相似文献   

6.
当今俄罗斯政坛上有两大风云人物,除了总统叶利钦外,就是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了。在不久前举行的俄罗斯各方参加的“圆桌会议”上,叶利钦总统的权威再次受到挑战。而这场挑战的带头人就是他过去的亲密盟友、现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  相似文献   

7.
强化国家政权,维护联邦统一,推行经济改革,实行全方位外交,振兴大国地位—— 2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议会上下两院联席会议上正式提出酝酿已久的本年度国情咨文。叶利钦在咨文中全面阐述了俄罗斯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提出了俄罗斯1995年的七大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化国家政权,维护联邦统一,推行经济改革,实行全方位外交,振兴大国地位。据叶利钦的顾问透露,这个咨文经过了4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先后征求了政府、议会和社会名流的意见,几易其稿,方才成文。观察家们认为,叶利钦对今年  相似文献   

8.
总统屡屡改口,除政治斗争需要外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批评虽激烈,沉默也许更意味深长。 11月6日午夜是俄罗斯新议会选举第一阶段(征集签名)的截止日期,在这紧要当口,叶利钦总统当天的一次讲话又引起新波澜。叶利钦在会见俄罗斯新闻  相似文献   

9.
九月二十六日,叶利钦与红场■的支持者握手。九月二十五日,副总统鲁茨科■走到聚集在议会大厦前的人群中■,高声指责叶利钦的行为违宪。九月二十二日,被叶利钦下令解散的议会在议会大厦([白宫])举行紧急会议。俄罗斯准军事部队  相似文献   

10.
在野党结成联盟,地方选举再决雌雄。列、切得到平衡,政局相对稳定。8月9日,在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克里姆林宫国家大会堂,叶利钦身着考究的深色西服,右手放在一部特制的俄罗斯宪法上,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二任总统。舆论认为,叶利钦蝉联俄罗斯总统,有利于保持俄罗斯内外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了俄罗斯这艘巨轮因舵手易人而可能出现的颠簸和急转弯。但俄罗斯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扑朔  相似文献   

11.
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权力的普京两个总统任期即将任满。谁将成为普京的继承人,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有人猜想,普京会把权力还给叶利钦家族,确切说是让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季亚琴科成为其继承人,据说当叶利钦向普京交权时双方有此协议。塔季扬娜在叶利钦时代曾是俄罗斯有影响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动用坦克和军队一举打掉了其政敌——议会,结束了俄罗斯政坛双雄对峙的局面。那么,没有议会制约的叶利钦是否像一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可以毫无顾忌地加速推行他主张的政治经济改革呢?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指出:这将不取决于白宫,也不取决于克里姆林宫,而取决于俄罗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叶利钦总统3月20日宣布在俄罗斯实行总统特别治理,决定在4月25日举行全民投票。这距3月10至13日的俄罗斯第八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结束恰好一周。在那次大会上,叶利钦总统在同议会的四天激烈较量中受挫。实行总统特别治理,标志着叶利钦加强反击和新一回合斗争的开始。本文只介绍叶利钦在第八次人代会上受挫的某些因素,作为展望俄罗斯政局发展的参考。第八次非常人代会的主要结果,用俄通社-塔斯社的话说,就是“大大削弱了国家元首的权力”。会上通过的《关于实行宪法改革措施的决定》取消了上次人代会《关于稳定俄罗斯联邦宪法制度的决定》,从而取消了原定于今年4月11日举行的全民公决,而叶利钦几个月来一直力图举行这项公决,期望通过它加强总统权力。《决定》还规定,将上次人代会决定  相似文献   

14.
叶利钦特写     
作为克里姆林宫新主人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已经在国内外舞台上出尽了风头,可谓人所共知。然而他的成长过程和一些轶闻趣事尚鲜为人知。好勇斗狠的小顽童 1931年2月1日,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布特卡村一个普通农家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哭声,全家人为这个长子的诞生而欣喜,他,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叶利钦出生后按惯例到教堂接受洗礼。当时全村唯一的教堂里只有一名神父,洗礼一个月只举行一次。轮到叶利钦受洗礼时已是下午,劳累一天的神父把他放入圣水桶中就去与别人聊天并发生口角,全然不记得桶里还有个小东西。当叶利钦的母亲明白过来,尖叫着把他从  相似文献   

15.
叶利钦进入第二届任期后,俄罗斯外交战略不断完善。回顾俄罗斯独立初期曾推行“亲西方”战略;1992年底改变为既面向西方又面向东方的“双头鹰”外交;1993年提出“恢复大国”地位;1996年普里马科夫外长上任,开始实行“确立强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1997年,俄罗斯在北约东扩已成定局、国内经济略有好转、叶利钦能适度控制局面的形势下,大国外交活跃。全方位外交突出。  相似文献   

16.
4月23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病逝,按照东正教的习俗,4月25日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与俄罗斯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长眠于此。  相似文献   

17.
10月1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动身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时宣布,由于科济列夫外长未能保证与其他各部协调工作,他打算解除科济列夫的职务。事隔一天,叶利钦又公开表示,他并未打算撤销科济列夫的外长职务,而是认为有必要为科济列夫配备一位助手。叶利钦这一前后矛盾的表态说明,他对外交部工作不满意。科济列夫是1991年6月被任命为俄罗斯外长的。他是目前政府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部长。上任头两年,他忠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将走马换将的消息近一个时期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杜马选举结束后传闻终于被证实。1月9日,叶利钦总统正式任命叶·马·普里马科夫出任外长,接替不久前当选国家杜马议员的科济列夫。叶利钦的这一决定受到俄罗斯朝野的普遍欢迎和支持。第二天叶利钦在向外交部集体介绍新外长时说:“外交部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熟悉组织工作、视野开阔、诚实正派的国务活动家,新外长具备所有这些素质。”俄外交部亦称普氏“是最佳人选”,外交部工作人员对这项任命也普遍表示欢迎。俄罗斯总统国际问题助理留利  相似文献   

19.
一四月下旬的莫斯科,冰消雪融,春意盎然。应叶利钦总统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对伟大邻邦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去年两国决定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的首次最高级会晤。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和其他俄罗斯领导人举行了诚挚友好的会谈和会见。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哈萨克斯  相似文献   

20.
16日阿布哈兹分离主义武装力量攻入格鲁吉亚政府军控制下的阿首府苏呼米.19日,格阿在索契达成双方从对抗地区撤军的协议。20日,冲突双方在苏呼米城又展开激烈巷战。 17日驻波兰的俄罗斯军队全部撤离。 1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取代洛博夫。俄罗斯成立联邦委员会,叶利钦同意在新的议会选举之后提前选举总统。英国首相梅杰抵东京,开始访问日本4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