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消弧线圈补偿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调感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该消弧线圈实现了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固定补偿二合一,低压侧采用TCR调节方式实现了感性补偿电流的连续可调,采用电网自身不平衡电流及调谐原理实现了电网系统电容电流的连续跟踪,具有占地面积小,调节精度高,做到了预补偿与无级调节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动跟踪补偿消弧成套装置主要是用来自动跟踪补偿6~10KV 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和限制电网稳态、暂态过电压水平。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电网。产品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消弧电抗器串联电阻联合接地方式,解决了老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问题和小电阻接地不能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问题。2.消弧电抗器采用可调气隙式电抗器,实现无级连续可调。并用电动机实时调节,解决了老式消弧线圈停电分档调节的问题。3.实现消弧电抗器的实时自动跟踪调节,并在电  相似文献   

3.
蔡宏 《科技信息》2007,(17):281-285
针对6~65KV的中压配电网,讨论了其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分析了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起弧原理及其消除措施,介绍了现有的主要的消弧线圈的种类,就消弧线圈的安装与配置进行了探讨,详细说明了调容式消弧线圈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电容电流的测算方法。调容式消弧线圈具有相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配合合理的安装与配置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从而保证体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老式消弧线圈不能始终运行在最佳档位,其补偿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已很难适应电网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能跟踪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调节装置。固定式和手动式消弧线圈已满足不了电网安全的要求,随动式和动态式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将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铝山西分公司6kV电网的特点,提出了当前6kv电网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简述了ZGTD自动消谐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要点,并对自动消谐消弧线圈在电网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级调节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的综合调节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注入恒频信号的对地分布电容计算方法和一种综合的消弧线圈跟踪补偿调节判据.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消弧线圈二次侧定时向系统注入一个检测信号,通过对其进行采集、分析和计算,得出系统对地分布电容和脱谐度,并根据脱谐度的大小对消弧线圈实施调节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计算电网的对地电容容抗,还能够在避免频繁调节的情况下保证脱谐度绝对值最小,从而实现精确跟踪补偿.  相似文献   

7.
对110kV佛子变电站消弧线圈的挡位授退计算和电容电流超标所建成的危害,电容电流实测后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自动调谐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采用能跟踪电容电流变化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装置。有效的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和减少电容电流对电网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区35kV线路防雷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区35kV电网广泛地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利用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补偿作用抵消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工频续流电弧自动熄灭,系统恢复正常,但消弧线圈的整定条件要求高,难于同时兼顾。通过对某山区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测,分析了该系统不带消弧线圈和带消弧线圈时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及消弧线圈的运行状况,提出了消弧线圈运行和在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时必须重视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敏学  王喆 《科技信息》2011,(33):I0264-I0264,I0277
当各级电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在中性点处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少,以致自动消弧,保证继续供电。我国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普遍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现在消弧线圈装置在66kV变电所使用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继电保护人员对其试验方法非常熟悉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10.
周扬 《科技信息》2012,(7):274-275
介绍了调容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置在配电网系统中的作用、电气结构、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XHKQ—IV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控制器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可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不仅解决了高压电感调节系统的价格昂贵和调节系统十分复杂的问题,还可以使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文中着重介绍了如何采用低耐压的晶闸管连续调节6-66kV的消弧线圈的一种新方法。对新型消弧线圈的电感调节量的计算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其产生的稳态电流谐波分量进行了分析,用Saber软件对所设计的消弧线圈的理论依据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和实物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多种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特点及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优越性 ;阐述了具有在线实时测量电容电流和快速、准确选线功能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装置的构成及基本原理 ;从应用角度总结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技术在厂矿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2,(22):75-77,39
对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使用消弧线圈对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特别是近期推广应用的微机控制的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接线及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微机控制自动调谐技术,对于今后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力夫 《科技资讯》2012,(13):109-11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电缆在配电网中的大量使用,使得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长。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电容电流较大,弧光不能自熄,造成跳闸事故率频升,严重危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在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有明确规定。涟钢ⅠⅡ站在电网系统改造中,就采用了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利用施加直流励磁电流,改变铁芯的磁阻,从而达到实现电抗器值无级连续可调的目的。现将四种消弧线圈的原理、性能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补偿电网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了补偿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的现象,利用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后的系统零序电压、第j支路零序电流及常态下不平衡电流,定义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增量函数与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零序电压百分数和该支路电流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判据,该判据既可用于随动式补偿系统,又可用于预调式补偿系统.研制出基于上述原理的接地选线装置,给出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及软件流程.经1年多的样机现场运行表明,该装置选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网的中性点大多连接消弧线圈接地,及谐振接地。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谐振接地补偿装置至今已无法满足用户要求。各类新型消弧线圈近几年不断涌现。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IGBT开关来实现无源连续调感的方法,并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改变IGBT开关的占空比,使电感参数值大小随之得到快速变化,从而在回路中产生不同大小,且连续变化的感性电流,即得到了必要的检测信号,证明理论推导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接地变压器和可控自动快速消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当发生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能正确选出故障线路并跳闸。  相似文献   

18.
王立伟 《科技资讯》2011,(2):116-116
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时处理地区35kV及以下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地区35kV及以下电网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从而构成地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9.
沈燕 《科技信息》2013,(17):439-440
本文分析了马钢南山矿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以及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给出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有关技术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20.
ACHC微机控制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成套装置,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调节方式之一——“调容式”,其调节方法兼顾了调匝式、调隙式、偏磁式等消弧线圈的优点,同时具有调节范围宽,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控制器采用高可靠性的工控PC104为控制核心,插板式结构,采用抗干扰能力极强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中文显示,不仅显示直观,同时可有效地防止因显示器而造成的系统死机。采用调节残流技术进行发生高压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的选择判断,判线成功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