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建构了一个"亡灵世界",以"亡灵"视角透视现实世界的荒诞离奇.从"实际生活经验"视角解读亡灵世界,发现《第七天》关注个体生存状态,通过叙述亡灵在死后七天时间寻找生存意义的过程,印证了死亡的"本己"和"在傍",也表明此在生存体验须放在时间中考察,才能抵达真理,显露生命最真实的面相,这与海德格尔"实际生活经验"哲学观点相通.《第七天》中"向死而生"的死亡书写,可看作是海氏哲学视角下"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显现,也是余华文学叙事上的一次转向.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P·琼斯在其代表作《已知的世界》中,运用了互文性的写作手法,建立了小说同其他文本的深层联系,赋予小说叙述开放性、复杂性的特征。作者跨越不同文本之间的界限,使小说的叙事更易与历时和共时层面上的历史文本相融合,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大量自由间接话语的叙事技巧,很好地体现了其文本的性别政治主张.一方面,这一叙事策略得以解构男权社会宏大叙事主题,重申女性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这一技巧使读者能够参与文本解读并得出自己对人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城市白皮书>作为李佩甫整个小说创作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其潜在意义远值得深刻的挖掘,其叙事策略的独异性也值得合理有效的阐释."病孩"明明作为小说的视点人物,使小说批判城市的主题得到了更为恰切有效的表达."病孩"在叙述功能中显现出来的矛盾性与深刻性,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叙事(narrative)又称“叙述”,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真实或虚拟的人生经验本质意义传示与人。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是小说文体中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小说之所以为小说在于它的故事及其讲述。有时,一部小说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叙述了怎样的故事,以及怎样叙述了这个故事。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Minan kundra)的小说新奇诡谲,风格迷人,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读者。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殊异的叙事风格,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拟就米氏小说叙事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班维尔在其小说《海》中运用不可靠叙述这一强有力的叙事策略探讨了死亡、记忆、创伤、表达及自我这些深刻的主题。首先明确了小说主角兼叙述者莫顿的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分析其叙述在“事实/事件”、“价值/判断”及“知识/感知”三个维度上的偏离;接着通过分析小说中三个明显的不可靠叙述的叙事特征,即第一人称叙事、创伤叙事和写画来具体探讨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的呈现;最后指出班维尔通过不可靠叙述这一叙事策略,质疑了记忆的客观性、语言表达的可靠性和自我身份的确定性,并通过不断的质疑和解疑最终完成了主角自我身份的建构。此外,通过不可靠叙述,作者还邀请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文本互动当中,增强了小说的文学张力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的主观性如何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先锋派作家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出现 ,他们对小说形式进行全面的变革 ,注重文本意识和叙述策略。先锋派作家虽然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 ,使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但他们过分追求叙述功能 ,使他们的作品成为远离大众读者的“新精英文学” ,在 2 0世纪 90年代 ,先锋派作家开始“回归传统” ,向现实性和可读性转型 ,在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有必要对先锋派作家的这种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是一部开创了西方近代科幻小说先河的力作。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结构模式特征的揭示有其独到和深刻的地方,在方法论上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了该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程式和叙事艺术,揭示其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
作家严歌苓在《扶桑》中运用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讲述了中国第一代移民跨种族的爱情故事。三种叙事角度的并用突破了单一的聚焦方式,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使得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同时这种综合叙事实验给予了小说新意,增加了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张金玲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3):29-30,50
君特·格拉斯有着非凡的叙事才能,在其作品中,他经常用怪诞与夸张的叙事手法,而这种怪诞夸张之中又常常蕴含着一种本质的真实。作家正是通过怪诞叙事达到对现实的批评,同时也为其作品增添了某种魔幻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3.
通过身份与爱欲两个角度,对《悲痛的往事》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不同人物的形象意蕴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两种不同叙事法则:像达菲先生那样疏离身份,阉割爱欲,芳香的身体乃至死亡的强光也无法激活麻木的内心,称之为"虚无者叙事";像爱米丽小姐那样守护身份,捍卫爱欲,腐朽的死尸也抵挡不住她惊世骇俗的恒久激情,称之为"纪念碑叙事"。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她的作品常被误读为古典式叙事.分析其小说的空间形式,可以显示出其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她的小说是通过日常生活叙事,细节描写、对话性、反高潮等手法凝固时间,并设置地域空间和情境空间来获取空间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她的作品常被误读为古典式叙事。分析其小说的空间形式,可以显示出其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她的小说是通过日常生活叙事,细节描写、对话性、反高潮等手法凝固时间,并设置地域空间和情境空间来获取空间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论,叙事是以时间为轴心,历时性展开故事流程。中国古代叙事诗则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它往往淡化故事流程的历时性展示而强化场景的共时性呈现,从而遏制了叙述性,加强了抒情意味的传达,呈现出“亚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是一位极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作家,他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通过分析其短篇小说《菊花的幽香》的叙事手法,着重从意象与叙事的融合、独特的心理描写(叙述性分析、叙事性独白)两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既探索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将叙事革新和女性主义思想揉和在创作实践中,建构起突破性的女性主义叙事形态。其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即为发出“女性的声音”。为了发出这个声音,伍尔夫作了极大努力:挑战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权威氛围;从发掘女性文学传统中获得动力;诉求女性叙事自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其1990年代前叙事的启蒙与寻根姿态,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更多地表现出平民叙事的特点:这种叙事一方面尽量悬置外在意识形态制约,贴近生活本身,以平等的方式展示置于生老病死流变中的个体生活情貌;另一方面,在讲述中进行价值建构,将形而下的生存状态导向一种形而上的超越;平民叙事姿态的采用也意味着作家对主体意识的坚守。  相似文献   

20.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