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当前国内翻译研究的“沉寂”,原因之一是没能处理好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的关系——轻传统、重西方,丢掉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偏离了自己的学术根基。只有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译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才是当代国内翻译研究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自欧洲"奥斯维辛"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促成了西方文论中富于学术价值的理论范式转向,包括哲学思维方式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转向、批评范式转向、人类学转向等,探讨这些发展与变化的因由,梳理其增殖、交叠与对话关系,论析其重要范畴的生成和理论话语的学术价值,进而选择其中国化的一些重要维度进行跨语境研究,对于理解西方文论的特质和建构当代文艺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承捷 《科技信息》2010,(30):I0189-I0190
当今翻译学科领域流派越来越多,而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由来已久,并还没有定论。由于中国现当代译论过于吸收和借鉴,甚至照搬西方译论研究成果,故普遍认为中国译论不成气候。本文试图在传统译论视角下通过论述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从而更深入引导人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译论的积极的贡献,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历来中外对什么是翻译、翻译中的基本问题、翻译的研究方法存在诸多争议。中西译论的对比研究一直广为受人关注,中国译论是远远落后于西方还是东风压倒西风?翻译中理论可以脱离实践?有所谓的独立于具体语言的纯翻译理论?对上述问题深入展开讨论有助于人们认清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描述性翻译作为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为广大的译界同仁们接受。译学研究在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引领下,正在朝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本文将从描述性翻译研究对规范翻译研究的"背离"和"反叛"出发,探讨描述性翻译研究给整个译学研究带来的新气象和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自翻译学科建设以来,中国传统译论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张佩瑶的《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挖掘中国传统译论的精髓,采用“丰厚翻译”新策略系统地重溯了中国传统翻译话语的发展历程,并以新的“话语”视角重构传统译论,建构新的翻译话语体系,使之与西方译论进行对话,力推中国翻译话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这一译学理论使翻译研究范式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文化转向在扩展研究领域、开拓研究思路的同时,也使翻译研究的边界日益模糊,因此,我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文化转向对翻译学的影响。面对文化转向研究的现状,研究者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明确译学的任务,更新译学观念,拓展翻译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信任问题,形成了多种关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框架,而中国对信任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社团和社团参与的研究还不是十分的充分.当前在信任问题研究上更多是借鉴西方的研究范式,缺乏对信任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因此在相关的研究中应当深入挖掘单一因素对信任水平的影响,同时要注重将信任研究和社团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调查进行本土化的社团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银资本》从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史角度出发,一方面批判欧洲中心论,另一方面提出人类中心的全球范式。这样的方法论上的改变,对正在经历学术视野转换的中国研究无疑会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中国和西方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几种理论范式不能简单地挪用到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去,而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将其重新语境化,在综合创新的基础上探寻适合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媒体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主导性文化。对文化与传播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是西学再次东渐的一波热潮,《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即是其中的成果之一,该书系统地梳理了西方电视理论的发展历程;公允地分析和评论了西方电视理论的一些主流学派及其代表性观点。但是该书对西方电视传播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以及美国电视研究中的文化研究取向有所忽视,而这两者是西方电视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范式。《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一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我国的传播与文化研究提供比较与超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8~20世纪西方史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研究范式倾向性变化,史学研究出现了社会取向,社会学研究出现了历史取向。史学和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这种变化是基于彼此研究思维模式的弊端囿限。通过学科借鉴,社会学研究强化了其历史性维度,史学研究加强了社会学层面的研究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史学的跨学科发展。两学科间的畛域突破为彼此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促进了两学科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有关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目前,旅游翻译领域的论文数量很有限,只占翻译研究领域的1.16%.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旅游翻译实践,必将对旅游业的宣传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并列型论文标题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名词性并列型学术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该类标题译成英语时有六种类型 :对应型、增减型、意译型、On型、冒号型、How型。汉语并列型标题英译类型多样化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结合自己从事人类学研究的经历和研究案例,讨论了人类学在中国研究方面的范式和使命,并就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对2004—2010年间期刊(主要以外语类为主)发表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综述,从翻译理论研究、文本类型研究、错误分析与对策、翻译方法探索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的发展使翻译过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翻译过程触及的不只是语言问题,语言学对于研究翻译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考虑字表面现象,很少涉及目的语产生的思维过程。本旨在讨论翻译过程中译的思维活动模式及翻译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不可多得的作家、文体家、翻译家,对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甚远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对纳博科夫的研究持续升温。笔者查阅和搜集了相关文献和资料,从创作情况、译介情况和研究现状来梳理纳博科夫在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语合二章》是西藏翻译史上的第一部翻译理论文献,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章通过对《语合二章》中藏民族早期文字翻译作品问世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的介绍,简述藏民族早期文字翻译活动开展情况、翻译成果、形成的翻译理论,力图概括、梳理和总结西藏早期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并与西方古代翻译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词汇在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词汇习得日益成为西方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通过对中国知网上近五年词汇习得方面的论文检索,得到的结果达1330篇,这还不包括博、硕士论文。根据西方二语词汇习得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词汇习得研究的现状,将这些论文按研究方法和视角归类为策略、语料库、加工模型、习得方式和认知等五种研究范式。以其中较有影响的论文为范例分析每种范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词汇习得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