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血清浓度对犬肾细胞(MDCK)培养的影响.方法:在DMEM培养基中添加了2%、5%、8%、10%的新生牛血清,以10个/cm2密度接种MDCK细胞培养后通过细胞集落计数,计算贴壁率.结果:不同血清浓度培养MDCK细胞均能形成明显的细胞集落,贴壁率分别为23.15%、43.17%、61.00%、74.89%.结论:血清浓度对MDCK细胞集落的形成及细胞贴壁率有明显的影响,8%和10%血清的贴壁率较高,适合该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
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因素众多,其中氨基酸的影响不可忽略.实验发现,在杂交骨髓瘤细胞培养过程中,赖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故建立了考虑该限制性氨基酸的杂交骨髓瘤细胞非结构动力学模型.模型将赖氨酸区分为胞内赖氨酸及胞外赖氨酸,并且认为对细胞生长产生影响的是胞内赖氨酸的浓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动物细胞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牛肾原代细胞培养最适接种浓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LLR株)生产用原代牛肾细胞的产量和质量,对不同接种浓度培养的原代牛肾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将牛肾细胞按5×10^4、10×10^4、15×10^4、20×10^4、25×10^4、30×10^4个细胞/cm26个不同浓度接种到细胞培养瓶中,37℃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记录形成良好单层的时间。结果显示,接种浓度为20-30×10^4个细胞/c?的原代牛肾细胞培养8-9d时就能形成良好单层;而接种浓度小于20×10^4个细胞/cm2时,需11-12d才能形成良好单层或不能形成单层。说明在大批量培养原代牛肾细胞时,选择细胞接种浓度20-30×10^4个细胞/c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昆虫细胞(Sf 9)无血清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细胞培养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动物细胞培养工程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简述了通过对Sf9昆虫细胞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进行比较,对Sf9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的生长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昆虫细胞的体外培养大量表达病毒携带的外源基因,从而为生产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学价值的重组蛋白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HADAMARD统计设计方法建立了适于重组BHK细胞培养和vWF蛋白表达的无血清培养基SFMA。用SFMA进行重组BHK细胞的批培养,细胞生长明显优于有血清培养(DMEM FBS(φPRS=0.05))和无血清培养基SFM-Ⅱ的培养,最大细胞密度可分别提高16.7%和40%。同时,在培养的96h,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有血清培养提高了18.7%,SFMA维持培养48h的vWF蛋白的表达水平比SFM-Ⅱ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浙江苍南渔寮湾人工养殖海区进行了温度对羊栖菜生长影响的实验.在整个栽培期中出现秋季和春季两个快速生长期,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出现在10-11月,第二个出现在3-4月.经过210 d的养殖,平均长度达到1.4m,平均株重量为1.4 kg.养殖个体繁殖盛期出现在5月底-6月上旬达到.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在表层水温为2-29 ℃的范围内,生长温度4-25℃,生长适温范围4-23.5℃,最适温度为14~21.6℃,生长适温代表值17.8℃.  相似文献   

7.
用膨胀法及金相法研究了20Mn2SiMoV钢经780℃界间退火后奥氏体在600-650℃以及320-450℃温度区间的等温转变动力学。结果表明,经780℃不完全奥氏体化,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强,奥氏体分解的高温转变和中温转变孕育期与完成时间都延长,而且高温转变区和中温转变区明显分开,贝氏体区奥氏体转变具有不完全性。临界间退火后过冷奥氏体的高温转变产物为铁素体与珠光体,中温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8.
魔芋花粉保存对于杂交育种克服花期不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离体收集的魔芋新鲜花粉,通过萌发检测活力,研究了室温4℃、-20℃、-80℃、液氮(-196℃)条件下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适宜魔芋花粉发芽的培养基为5%(w/v)蔗糖、200 mg/L H_3BO_3、400 mg/L CaCl_2和0.7%(w/v)琼脂,0.5%(v/v)甘油可防止花粉管干缩,稀释2000倍的有机硅有利于花粉颗粒在培养基上均匀分布.室温下花粉存活时间为10 h,4℃保存4 d活力变化不大;-20℃保存2d内活力急剧下降;-80℃在5d内下降较快,以后趋于平缓;-196℃保存具有"冷适应"现象,前期下降,后期上升,保存1个月以上仍有较高的活力.91个单株花粉(其中花魔芋26份,白魔芋15份,杂交魔芋42份,西盟魔芋4份,东京魔芋1份,勐海魔芋3份)在4℃、-20℃、-80℃、液氮(-196℃)保存(33.8±0.4) d,花粉平均发芽率为0. 6%、2.5%、11.1%、34.1%.因此,4℃是魔芋新鲜花粉储存1~4 d较好的方法,-80℃和-196℃储存30 d效果较好,珍贵的遗传材料以液氮保存更加安全,-20℃不适宜魔芋花粉储存.本研究为魔芋定向杂交育种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细胞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从原代培养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在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BS)(0%、4%、8%、10%、12%)的条件下观察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状况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早期由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形态要比单细胞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稍好些,且在细胞传代后极少出现无法贴壁的死细胞.FBS对hFFs生长影响比较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在体积分数8%FBS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求,结合科研实践,设计了具有研究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教学实验,并进行了教学探索。该教学实验项目探究培养模式对动物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实验涵盖动物细胞培养模式、细胞生长和代谢动力学参数检测分析等多个环节,综合训练学生生物反应动力学、仪器分析、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反应器设计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在类似于现实科研工作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