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民族语言语音材料处理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材料是最便于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的.该文设计的软件可以方便地处理《方言调查字表》、《壮语方言调查提纲》以及用户自制的调查表中的语音材料.并且可以随意将处理结果输出为DBF、TXT、XLS等格式的文件.  相似文献   

3.
语音材料是最便于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的.该文设计的软件可以方便地处理《方言调查字表》、《壮语方言调查提纲》以及用户自制的调查表中的语音材料.并且可以随意将处理结果输出为DBF、TXT、XLS等格式的文件.  相似文献   

4.
方言的研究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至于真正的第一部方言词典和方言学著作,则是汉扬雄的《方言》。旧时的方言调查与研究多与民俗民风的认识了解相关联,与训诂及文献解读为依托,所以对一地、一区的方言进行真正系统的静态描写解释没有实质性的展开。新中国建立后,方言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1957年开始进行了全国汉语方言普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编制了《中国语言地图集》,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证江西吴城古镇方言的本字,共70个。方法是根据古今语音对应规律,查找当地话口头说、无适当字形可写,但《广韵》或《集韵》已收录的字。  相似文献   

6.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7.
方言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研究方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语言的面貌,也可以有利于方言区的人们了解自己方言与共同语的发展关系,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学好民族共同语,《广韵》是汉语中古时期语音的代表,它的声、韵、调都或多或少地与汉语的各地方言有一定的联系,找出这种联系,可以为人们了解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入手,给这些反切上字注上玉林音,从中找出玉林话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关系,分析它们的音变条件,暨旨出了玉林放大在汉语音韵史中的价值,也为玉林人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提供了相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方言的翻译不同于标准语的翻译,方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关于翻译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关于方言翻译的研究还为数很少,尤其是忻州方言的翻译,几乎是空白,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将以杨增武在《忻州方言俗语大辞典》中的方言分类为基础,从中选择一字、两字、三字的词语,以及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对忻州方言英译中所用策略进行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得"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山东省志.方言志》选取的36个方言点,将其用于音系对比的800个基础字,增加到3000个,以提高精确度,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山东方言的声调进行内部比较。认为山东方言古四声的演变是分区、分片的重要或主要依据;莱州、平度等方言点声调的变化的时间顺序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山东民俗和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大量的方言现象和民俗事象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就方言与民俗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方有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汇。“因民俗而生成的方言,主要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民俗要素来追溯方言的民俗语源。”方言是民俗的载体,具体到各个地区的方言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体现了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发生和流布具有了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尹世超先生的《哈尔滨方言词典》进行商榷。我们认为,该词典对哈尔滨方言的描写是很成功的,但 在词语标音、词语释义举例两个方面并不尽完美。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方言词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类是词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攀枝花方言词形研究》的基础上,对攀枝花方言的词类作了全面考察。文中例举了各类词的土词词以及俗语的特殊说法和某些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马思周、姜光辉先生主编的《东北方言词典》为主要依据,以东北方言中的带有多音节后缀的合成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等三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肥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支,但在具体表达上又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自身特点,语调中入声偏多偏重,发声中开合分辨且显得平直而贴近“中原雅音”,词义中既有同音多义也有多音多义。  相似文献   

16.
谢章铤《说文闽音通》正卷共考证261个词语,考证了一批福州方言本字、记述了一批福州方言词语、记录了一批福州方言字音,并引证文献解说字义,辨明这261个词语中的古今字、俗体字、假借字,在闽方言词考证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17.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萍乡方言虽然只在萍乡地区通行,但本身却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萍乡方言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是萍乡方言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在未涉及萍乡方言之前先对萍乡的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词汇是普通话词汇丰富发展的不竭源泉之一。方言有其自身使用的价值。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以普通话顺利进行交际。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从一定角度看,是推广文化,普及教育。文山方言与普通话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它们之间是并存并用,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9.
南流江流域的方言即是玉林市的方言。其民系的形成保留了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具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林白话和客话既自成一体,又互相交融,既体现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系统又有客家大县的方音。两种方言还具有丰富的方言文化。体现了玉林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论是潍坊方言中主要人际称谓的“同指异称”与“同称异指”现象。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祖父母、父母等主要称谓对象,各县市区有着不同的称谓用词;另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爷爷”、“爷”等同一个称谓词,各县市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称谓对象。本文就潍坊方言中人际称谓存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