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2.
刘显  杜娟 《晋中学院学报》2009,26(4):1-4,12
运用变换分析法,揭示把字句与相关句式之间变换的可能性及相关的限制,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把字句的规律,而且还有助于从理论高度,建立起把字句和相关句式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变换对比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完全被动句是指"被自杀"、"被满意"、"被小康"等"被"的这种新用法,重音落在"被"上,表达强烈的被动性和主观色彩。完全被动句有不同于一般被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其句式义是"表达事件的非常态性",完全被动句是"被"字句的原型用法,在被动句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英实 《科技资讯》2014,(31):180-181
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的偏误主要出现在"把"后宾语、把字句谓语、把字句谓语的前后成分以及语序上。其中"谓语前后成分"偏误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谓语"偏误。"语序"偏误占的比例最小,语序已不再是把字句习得难点。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目的语干扰和母语干扰。该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各成分的习得情况以及致误原因,并排出了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的准确度顺序,揭示了学生对把字句的认知规律和习得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条文中的几种特殊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字句、"为"字句、"的"字句、"由"字句、"是"字句、"下列"字句等是我国法律条文中传递法律信息、表述法律规范时常用的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不属于根据句子结构特征划分的句型范畴,但在法律语体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把"多用来作介词,是把字句的典型标志,可是在唐代以前"把"字却只是纯粹动词。把字句是在唐代出现的,对唐宋诗歌中的"把"字进行分类研究,包括动词、名词、量词、介词,而侧重点是介词"把",进一步总结出唐宋时期的把字句主要类型,即处置式和工具式,以及处置式把字句的基本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条文中的几种特殊句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字句、“为”字句、“的”字句、“由”字句、“是”字句、“下列”字句等是我国法律条文中传递法律信息、表述法律规范时常用的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不属于根据句子结构特征划分的句型范畴,但在法律语体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令AB的是C"这类句式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主要结论是:一、充当句式中B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或动词词语。二、从C的句法形式考察,存在着"复杂式"和"简单式"两种类型。但在出现频率上,"复杂式"比"简单式"高得多。其原因与绝大多数的C属于新信息,特别是与说话人的表达需要直接相关;三、以廖秋忠所提供的几种手段为依据来确定"是"的管界。结果表明,几种手段在适用频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作为汉语最重要的特殊句式,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但一直以来,对把字句的研究偏重定性分析,基于计量分析的成果较少,且覆盖不够全面,有的研究难以直接适应教学需求。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语料库,从教学角度讨论把字句的分类体系。首先,根据语义差别将把字句分为基本处置式、转移式、判断式和致使式四类,再对四个语义类别的把字句语料进行标注和分析,区分其句法形式特征,最后讨论了语料库中不同类别把字句的分布情况及谓词搭配信息,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沈家煊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主观处置,并描述了主观处置的三种表现[1]。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通过考查"把"字对"把"字句的语义贡献,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为"掌控",而"把"字句的主观性是通过"把"的掌控义实现的,它是说话人在识解关系中视点和角色的调节与动词"把"语义虚化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钟淑杯 《科技信息》2009,(11):118-118
“把字句”作为主谓句中的特殊句式,是由介词“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本文主要从结构上了解”把字句“的特点和“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比"字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然而留学生甚至学到高年级还会犯"比"字句的错误.学生犯错往往出现在"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上,常用"A 不比 B VP"代替"A 没有 B VP,,作为"比"字句的一般否定形式.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把"A 不比 B VP"细分为"A不比B·VP","A不比B·VP 数量"、"A比B·VP不 数量"三种句式,对它们的语义从预设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建议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A 不比 B VP"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相似文献   

13.
"被"字句和"把"字句具有变换关系,但不是所有"被"字句都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就"被"字句的内部构成成分来说,主语、状语、"把"后宾语、动词、动后成分以及主语、"把"后宾语担任的语义角色都对变换构成制约;就整体属性来说,特殊形式的"被"字句在变换时要受到制约,但句式语义不影响变换;就使用环境来说,强调语境、对举语境、"串珠式"话题链会对变换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给"字句可表达给予义、使役义、处置义和被动义,可与"把"字句、"被/让/叫"字句套合。诸多学者对"给"字句的语法化过程和套合用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把、得”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也是最具特色的语法现象之一.对于“用、把、得”字句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在应用乔姆斯基的深层句法理论来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科技汉语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英译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句式和配价     
通过对把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之间变换的分析,可以发现只研究动词的配价对于句子的生成和句式之间变换合格性的揭示范围是有限的,必须结合结构义和句式义来把握组配成分对于句子生成的限制,从而概括总结述结式进入句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被"字、"把"字套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是汉语的习惯表达;这一句式大部分前一个NP的词数多于或等于后一个NP的词数;被字结构相对把字结构而言是有标记的;被字结构多数都出现在把字结构前,这主要是受制于汉语的"时间顺序原则";句式I接近"被"字、"给"字套用句式,句式II接近"把"字、"给"字套用句式,而句式Ⅴ接近普通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18.
句式和配价     
运用变换分析法,通过对把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之间变换合理性的分析和各自独特的表达功能的描写,揭示了只研究动词的配价对于句子的生成和句式之间变换合格性的揭示范围是有限的,必须结合结构义和句式义来把握组配成分对于句子生成的限制,从而概括总结述结式进入句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语中有种被动“吃”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通过对近代汉语“吃”字句的简单探讨,并且列举了被动“吃”字句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的表现,分析了这种句式结构单位的历史发展概貌和初步探讨了这种特种句式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河北邢台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差别不大,句式方面的差异更小,但还是有一些这样那样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把”字句、“被”字句、比较句、疑问句和可能补语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