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南京附近古砾石层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附近的古砾石层,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在雨花台一带有坚硬、园滑、色泽鲜艳和花纹美观的砾石,称“雨花石”而闻名中外。它是我国东部古砾石层的一种,近来已开始进一步研究,但关于它的时代与成因仍有所争论。关于古砾石层的时代问题,由于过去缺乏化石证据,其时代曾经被推测为始新世——早更新世,长期以来无法确定。近来化石不断发现,对其地层时代的讨论有了依据。自1956年我系发现安琪马化石以来,后又陆续在浦镇发现短腿犀(Bracngpth eriun SP·)  相似文献   

2.
祖国宝岛台湾,有许多带“鹿”字的地名,如鹿港、鹿耳门、鹿湖、鹿野、鹿谷、鹿鸣、鹿寮等.从这些地名看,人们不由地要问,台湾与鹿究竟有何关系?台湾是否也是鹿的故乡?人们的说法不一.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是,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陆续发现了不少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在那些化石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引出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下称江宁法院)2003年9月审结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下称长城公司南京办)诉南京华艺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下称华艺公司)、南京江宁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发总公司)、南京编织工贸实业(集团)公司借款纠纷一案中.法院经审理查明中国农业银行江宁支行(下称江宁农行)和华艺公司先后两次签订借款合同,合计借款额为30万元。借款到期后.华艺公司未偿还借款。2000年5月,江宁农行将该债权转让给长城公司南京办。  相似文献   

4.
描述和对比了天津蓟县晚更新世地层发现的纳玛象、诺氏象第二门齿及第三臼齿化石,由于4处化石发现地均在天津蓟县,相互之间距离很近,且都在山前丘陵和平原区内,故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小范围内发现古菱齿象属的2个种,在北方具有一定代表性,说明在晚更新世温暖期中,蓟县由于特殊地貌所形成的森林茂盛、淡水充沛、气候温和的特点,更适合象及其他如鹿、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5.
麋鹿的兴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麋鹿受威胁的因素现生麇鹿被称为达氏种,从已发现的化石看,麋鹿属中还有4种,即双叉种、晋南种、蓝田种和台湾种。麋鹿是一种仅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动物,从已知的190多个麋鹿化石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经济》2007,20(2):F0002-F0002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智科技”)源于东南大学,创立于1995年,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智科技园内,注册资本10200万元,资产总额超过5亿元,员工总数500余人。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期望在细胞学层面研究化石的生物学结构,以增加对早期真核生命演化史的认识。近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研究人员在贵州瓮安地区胚胎化石亚细胞结构中发现了细胞核结构。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细胞核。  相似文献   

8.
三峡及其邻侧的长江沿岸,包括巫山及其附近的大溪、大昌等地,曾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化遗物。文化大革命以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宜都红花套等地发现一系列完整的遗址,作出了显著的成绩。1972年9月,巫山县人民医院在修建人防工程时,在与原已发现的文化层相当的层位内,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石器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一位中国科学家22日称,他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了距今约5.43亿年完整的呈球状的海绵体化石。贵州大学教授赵元龙是在南京参加第四届国际寒武纪大会时透露这一消息的。他说:“这是迄今发现的寒武纪最早的海绵体化石。”这些化石是赵元龙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学者,共同在贵州省金沙县岩孔镇长岩沟村发现的。50余块化石标本目前保存在贵州大学古生物博物馆。海绵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中一种低等的动物,在早期生命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所有动物门类中约占5%的比例,当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是三叶虫和腕足类动物。在前寒武纪和寒武纪,古生物学家都发现了大量的海绵化石,他们能够肯定,海绵见证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过程。古生物学家认为,在海绵的进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大辐射,但是具体的时间说法不一。赵元龙说:“这次发现的海绵体化石是海绵首次爆发或辐射的先驱,为海绵这种动物从晚新元古代穿越整个寒武纪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资料中国发现迄今最早的寒武纪海绵体化石@石永红 @秦亚洲  相似文献   

10.
中国豫西边陲的西峡县,因为发现举世震惊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名扬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诞生地。一时间,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成了中国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了全世界关心注目的热点。然而,正当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内暮新闻在地球上广为传播的时候,古老、神秘的西峡县突然又爆出重大奇迹:1994年4月11日在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分布的中心地带——阳城乡虎头山、黄龙庙等4个地方先后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特地走访了有关专家和知情群众,对恐龙骨骼化石发现的始末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1.
谈谈粪化石     
古生物学家从地层中寻找生物进化过程中残留的遗骸、遗物与遗迹。骨骼属于遗骸,蛋化石、粪化石属于遗物,脚印属于遗迹。在这些化石中最难发现的就是粪化石。1982年春,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采集队在云南禄丰采到了大批的恐龙化石,还采到了稀有的鱼粪化石十枚,其中有四枚较完整,最大的一枚宽径达38毫米,长径43毫米。粪化石的发现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粪化石并内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们很容易与土壤混合而在自然状态下分解。1827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巴克  相似文献   

12.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人们对南京的赞誉。南京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人类居住。1993年3月,曾在江宁县汤山镇的葫芦洞里发现了距今50多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公元前474年,越王勾践于此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以后,楚置金陵邑,秦设秣陵县,三国称建邺,晋称建康,明初始称南京,  相似文献   

13.
孙彬 《科技信息》2004,(3):17-19
创办于1992年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天在古都南京打造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高科技、园林式、生态型的新城,成为南京地区建设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么,江宁开发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小政府”是怎样玩转“大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1991,(4)
麋鹿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俗称"四不像"——角似鹿而非鹿、脸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尾似驴而非驴.从出土的化石看,古代糜鹿广布于我国华北、华中各地,我国古代先民把它做为狩猎的主要对象.栖息环境丧失加上大规模的捕猎等原因,使麋鹿在野外终于绝迹而成为一种园林动物.  相似文献   

15.
1923年,谭锡畴在莱阳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在将军顶—赵疃一带发现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并在北泊子等地点采集了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甲壳类、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和狼鳍鱼、中华弓鳍鱼等,周赞衡研究的植物化石有松柏类、银杏和苏铁等。1929年,维曼对谭锡畴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中国谭氏龙。这批标本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中国水泥厂图书馆、长江机器制造厂图书馆、炼油厂图书馆等相继将全馆书编成“高低法书名目录”使用效果反映良好后,许多单位要求学习或试用。南京市人民图书馆为有效地开展学术讨论,向南京各界图书馆介绍这先进的方法,于今年三月下旬举办了《高低笔号排检法》学术讲座。特邀请我院蔡勇飞同志前往讲学。到会的除南京省、市及市属江宁、江浦等六县公共图书馆、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金陵职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工会系统、以及南京地质学校、南京四中、五中等部分中学系统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同志外,  相似文献   

17.
自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以来,国内许多地方相继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北有满洲里所辖的扎赉诺尔人遗址,南有广东的马坝人、广西的柳江人;东有南京的汤山猿人、安徽的和县猿人,西有陕西的蓝田猿人和大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经济》2006,19(3):F0003-F0003
南京申瑞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留学归国人员.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开发型高梢技企业。主要从事发电机励磁蕊统工程、电力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和应用集成 ,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2021,(2)
正在南京市玄武区的樱花大道旁、鸡鸣寺南侧,坐落着自2004年起对外开放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该馆馆藏以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化石等为特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隶属于195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展品主要来自该所多年的研究和收藏积累,以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化石等为特色,其中尤以包括原始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等化石标本最为珍贵,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21~23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古生物科学研究与化石保护”。本次年会南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卉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合作主办,贵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贵州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