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4月8日、19日,植物学名词植物生理学组、植物生态学组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审定工作会议。中国农业大学张蜀秋、韩玉珍、李颖章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董鸣、孙敬三、黄建辉、郭柯、韩文武研究员,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高素婷编审先后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张蜀秋教授和董鸣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纳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台湾“国立编译馆”确立的共同编订科技名词对照计划,并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现将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进展情况作一简述,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8日,时值第二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分类”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植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山西大学组织召开了植物学藻类分支学科名词审定会。中科院水生生物学所胡征宇研究员、李仁辉研究员,厦门大学高亚辉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范亚文教授和山西大学谢树莲教授应邀与会。此次会议对谢树莲教授依据第一版植物学名词藻类分支部分增补的约400条名词进行了逐条审定,删除了部分不合适的名词,对部分遗漏的名词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8日至13日,海峡两岸大气科学界在台湾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会后,笔者采访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台湾召集人陈泰然教授。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10—15日,海峡两岸心理学名词对照研讨会在台湾教育研究院召开。与会的大陆方面专家有中科院心理所张侃研究员、韩布新研究员、全国科技名词委高素婷编审;台湾方面专家有政治大学心理学系陈皎眉教授、孙蒨如副教授,以及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田秀兰教授等14人。会前,两岸心理学家已经分别整理出相关词条。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8日至13日,海峡两岸大气科学界在台湾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会后,笔者采访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台湾召集人陈泰然教授。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4-26日,正值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海峡两岸地理学名词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科主任宋长青研究员等11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对海峡两岸地理名词中两岸不同叫法的2000余条名词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讨。为了保证审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7—13日在台北市台湾大学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代表、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家15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大陆与会人员有伍荣生院士、纪立人研究员、谭本馗教授、陈文研究员、王存忠副编审、俞卫平编审、全国科技名词委李玉英副编审等;台湾学者有陈泰然教授、周仲岛教授、刘广英教授、纪水上教授、王作台教授、郑明典教授、蒲金标教授。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7—13日在台北市台湾大学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代表、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家15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大陆与会人员有伍荣生院士、纪立人研究员、谭本馗教授、陈文研究员、王存忠副编审、俞卫平编审、全国科技名词委李玉英副编审等;台湾学者有陈泰然教授、周仲岛教授、刘广英教授、纪水上教授、王作台教授、郑明典教授、蒲金标教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4-26日,正值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海峡两岸地理学名词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科主任宋长青研究员等11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对海峡两岸地理名词中两岸不同叫法的2000余条名词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讨。为了保证审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19—21日,海峡两岸电工电力名词对照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大陆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刘青编审、孙嘉平教授、杨芙研究员、王赞基教授、武冰梅高级工程师、蒋利群高级工程师、赵伟编辑、余前帆编辑等。台湾方面出席会议的专家有柯正峰教授、林庆隆教授、杨维桢教授、潘晴财教授、施富义教授、许其清教授和郑进练工程师等。  相似文献   

12.
温昌斌 《科技术语研究》2013,(5):64-64,F0003
2013年9月25日,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国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朝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宋小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王怡红主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11日,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召开。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陆汝钤院士,副主任陈左宁院士、刘群研究员,委员陈国良院士、荀恩东教授、石纯一教授、邵维忠教授、周龙骧研究员、罗晓沛教授、鲁士文研究员、韩承德研究员、周水庚教授、徐宝文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余前帆副编审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群副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10,(6):48-48
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1届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进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文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万立骏、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海岩、兰州大学教授郑晓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方新等11位大陆学者当选TWAS院士。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化工名词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曹湘洪、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台湾李国鼎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台湾中央大学化学材料系主任蒋孝澈、化工研究总院蒋楚生教授等14位两岸化学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始终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双方轮流异地承办,之前已召开了八届研讨会,第九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台湾宜兰召开,会议由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周仲岛教授担任召集人,并负责筹办。大陆方面由召集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人禾领队,委员秦大河、江志红、陈文、沈学顺、俞卫平、温敏及全国科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纳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台湾"国立编译馆"确立的共同编订科技名词对照计划,并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现将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进展情况作一简述,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15日,海峡两岸植物学名词对照稿大陆专家讨论会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孙敬三研究员、李承森研究员、孔宏智研究员、黄建辉研究员,北京大学顾红雅教授、瞿礼嘉教授、饶广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张蜀秋教授,全国科技名词委高素婷编审等。  相似文献   

19.
时值金秋季节,台湾大学物理系王亢沛教授和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林明瑞教授来京访问,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与王教授和林教授关于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座谈。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凯华教授介绍了大陆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概况。他谈到物理学名词工作有悠久的历史。自从30年代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以来就设立了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前辈物理学家艰苦的工作奠定了统一的中国汉字物理学名词的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名词工作断断续续,但始终坚持不懈。1974年在王竹溪先生主持下修订和增补了《物理学名词》,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后,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面对物理学科名词进行审定。由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基础物理名词的统一有助于其它各学科审定工作的进行,因此1988年首先审定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即物理学基础名词。第二批物理学名词包括了各物理专业的词汇,不少是近10年新学科趋于成熟的词,预计明年可望完成。同时,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流增加,物理学名词工作已考虑并着手做了两岸名词的对照工作。台湾大学王亢沛教授介绍了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工作。在1980年,他们感到使用1971年编制的物理学名词已有很多“过时”了,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着手重新修订和增补,为此成立了“物理学名词编辑委员会”。收集词条,参考了大陆的、日本的物理学名词,综合成全稿,送交台湾“国立编译馆”。由台湾各大学物理界同仁组成“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审定,王亢沛教授任委员会主任。1983-1985年每周六下午用5-6个小时逐条讨论,于1990年,公布出版了《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到此,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海峡两岸的物理学名词同宗同源,乃至工作讨论的方式都相同。王教授兴奋地说,现在讨论海峡两岸统一会遇到一些障碍,但科技名词的统一应是最易做的。正如大家所说,物理是基础,第一步应是物理名词的统一。它的影响大,范围广,涉及到单位、计量、经贸活动等。建议海峡两岸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做好物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王教授还表示愿意去联络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联系他们一同来做,让东南亚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都用统一的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这是一件好事,理应得到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的支持。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存浩主任谈起这事,张先生表示一定积极促成这项工作。”王教授还说科技名词要统一,各个学科领域都要做,物理学应率先做出个典范来。赵凯华教授谈到大陆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已做了对照工作,约有80%的词是相同的,20%的不同,不少是科学家译名上的差异,真正定名不同的是少数。物理学内横向的统一,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在讨论定名的争议中,我们已注意到台湾的定名。特别在两个定名争执不下时,参考台湾的定名,增加一方的权重而择其一。多年的名词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名词统一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工作要放眼未来,着眼于下一代。今天从其科学性、通用性上修改定名有一定困难,但从中小学课本做起,未来的统一是无疑的。台湾师范大学林明瑞教授也介绍了台湾的情况。他谈到台湾的大学课本都是英文的,而中小学课本是统一用台湾“国立编译馆”公布的科技名词,这是在法律上强制执行的。有些民间流传的俗语是不能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正式传播媒介上使用的。如无线电移动通讯的手机,俗称“大哥大”。“大哥大”来源于黑社会的黑话,在正式场合这种称谓不应使用。台湾对统一名词的推行,还注重名词的读音。对一些社会上读白了的字,中小学有专门的“正音”内容,要严格按字典上的读音念。大家谈了双方的情况,都感到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有很好的基础,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是能很快出成果的。这对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增进两岸科学技术交流、经贸来往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双方约定,会后各自做准备,包括讨论的方案、方法和原则以及经费的筹集。希望明年初有个眉目,准备海峡两岸双方和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共同研究、讨论,为统一汉语物理学名词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8日、4月26日和5月10日,农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总论和经济作物小组会分别在南京、广州、安阳召开。会议由中国农学会牵头组织,得到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各个小组会分别由南京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骆世明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林文雄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研究员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江苏农科院、广东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的多位专家。这3个小组会议主要就选词范围、词条排列顺序和如何科学定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