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工程地质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整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二滩-自贡在凉山州境内的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事故,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特点,据此提出输电线路从勘察,施工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整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与电力系统供电线路设计相比,有两个特殊性。一是线路的不确定性:线路走向必须沿着高速公路进行,必须考虑备分支点情况。本文重点分析高速公路10KV供电线路设计的应用及重点。希望能给类似工程起借鉴交流之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田师府至桓仁铁路新建工程沿线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对所通过区所引发和遭受的地面塌(沉)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专项评估与预测,并结合东部地区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灾害防治措施,为正确认识铁路通过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研究其防治措施,对优化线路走向、合理确定工程设置类型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凯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边坡坍塌、滑坡、隧道进出口塌方、挤压变形等。通过对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原因的分析,从技术上主要采用了“减、锚、挡、固、疏”等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设计。与此同时,更加强调的是项目管理全过程四大控制:即,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的修建沿线将会存在大量的工程地质问题,而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是线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对线路工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在地质灾害调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江西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沿线存在的影响高速公路场地稳定性的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论证了高速公路的选线及修建需解决关键的岩土工程问题,预测了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同类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基础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及成品油管道、高压跨地区输电线路等一批重要的线性工程开工建设,对道路、管道等线性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输电线路的新建和翻修。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为施工不当的限制,常常会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给输电线路建设带来很大的难题。本文就此分析了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常规表现方法及发生原因,并对症下药,重点探讨了地质灾害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七个方面分析了佛清从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了项目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对某新建750KV输电线路工程的危害,要求对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以满足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本文以分析了该线路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对线路地质灾害现状及预测进行了评估,相关结论对于本工程及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桂阳县是湖南省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投资环境都构成了威胁。在现状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易发程度指数法"将全县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3个级别共8个亚区,并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防灾减灾和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监测报警以及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某高速公路在强降雨条件下引发的道路沉降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查,详细分析该地质灾害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该研究区的裂隙统计研究分析,采用裂隙玫瑰花图和FLAC 3D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揭示了该处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是由于高速公路填方区土体具有失陷性和压实不够,滑坡受控于地貌、地层岩性和在强降雨条件下岩土体强度削弱,并且证明了滑坡的形成与高速公路高填方工程无直接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双重研究分析对评价类似地质条件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复式向斜岩溶台地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穿越时,多发生突水涌泥等地质灾害。本文以安平隧道为例,在隧道线路设计初期,从地质角度出发,分析隧道线路范围内存在的五大主要地质问题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变风险,并逐一对其进行评估和评价;采用宜避不宜扰的地质选线理念,根据评价结果选择了路线绕避方案和确定了平纵设计指标。研究成果对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溶台地隧道地质选线和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超采和地层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避让、加固、回灌和特殊处理等对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对地裂缝成因的深入研究及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强华 《甘肃科技》2011,27(21):148-150
目前高速公路设计中,由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隧道在线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就对隧道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已建成隧道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在工程建设中有预见性的采取有效工程措施消除工程隐患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韩娟 《创新科技》2014,(2):54-55
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期间,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包括诱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等。高速公路建设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破坏问题。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某高速公路在强降雨条件下引发的道路沉降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查,详细分析该地质灾害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该研究区的裂隙统计研究分析,采用裂隙玫瑰花图和FLAC 3D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揭示了该处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是由于高速公路填方区土体具有失陷性和压实不够,滑坡受控于地貌、地层岩性和在强降雨条件下岩土体强度削弱,并且证明了滑坡的形成与高速公路高填方工程无直接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双重研究分析对评价类似地质条件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渭河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强震带即渭河地震带,盆地内滑坡、泥石流、地裂缝也成串集中发生,主要沿渭河断陷盆地主干断裂分布,它们共同组成地质灾害状态系列.这些断裂沿线也时常是氟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多发区.地质灾害和地方病都是处于中国西部的渭河盆地大开发的制约因素.对地质灾害应分别采用预测、避让、控制、设防、抢险等措施;对地方病应设法消除其致病园子和条件因子,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宁省高台山-阜新-锦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沿线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采用垂直断面法、自由膨胀率算法对扩能改造铁路通过区所引发和遭受的地面沉陷、膨胀土胀缩等地质灾害进行了专项量化评估与预测,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结合辽宁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灾害防治措施.为正确认识铁路通过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研究其防治措施,对优化线路走向、合理确定工程设置类型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在线性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沿线活动断裂带、大型采空区、不良地质等病害的查明、界定是线路方案遴选评价的重要指标。基于遥感影像上的地质灾害具有更明显而独特的标志,将遥感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高效的现实意义,并为线路的比选、稳定提供决策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推进,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工作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来说。然而,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跨越高速公路施工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不同的输电线路架设环境,需要我们对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加以研究。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架设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强度、封顶网和跨越架进行计算,从而制定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