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的完整体系.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网球运动员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研究网球运动心理训练的概念、意义、重要性等,分析网球运动心理训练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以对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改善和表现。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献研究表明,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能力和优良纯熟的技战术外,心理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惠 《科技信息》2014,(2):176+178
在运动员训练和竞赛中,不仅需要巨大的身体能量储备,还需要非常强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缺乏训练、竞赛所需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状态,便难以完成训练任务,更不用说取得比赛的优胜。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尤其是情绪变化极大地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本文通过将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运动员访谈以及结合实践事例,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参考和帮助,增强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是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紧张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身体能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只有集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与一体,方能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量的事实说明,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比赛中,均有许多运动员因紧张而造成失误,痛失比赛良机.故调节篮球运动员紧张情绪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学和心理学的探讨,指出以赛代练是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形式演进的必然,也是提高运动员身体和心理技能的有效手段。应该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形式的发展更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参赛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竞技与训练水平、质量在不断提升,游泳运动员体能与心理的训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游泳运动作为一种依靠运动员身体动作与水作用向前移动的运动项目,其对于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体能与心理训练则为运动员调整自身游泳状态和技能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本文主要是就游泳运动员体能提升与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樊玲 《科技资讯》2010,(30):207-207
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通过心理训练改善运动员运动专项所需的心理因素和个性特征,学会调节心理状态,最大限挖掘心理潜力,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术水平的正常和超长发挥。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9.
谢志英 《科技信息》2012,(30):332-332
在赛艇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成分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不同作用,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均有影响。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合理,对有效控制体重,科学安排训练,保证最佳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要求不同。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密切关系。综观各个运动项目,身体成分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学者各自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项目、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本研究拟对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佳竞技能力的身体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10.
营养是保证径赛运动员最佳身体和竞技状态,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近年来的运动营养学成果来探讨能够有效保证径赛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所需能量和营养,并且在训练、比赛后能够快速恢复体能和保证身体健康的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安排。  相似文献   

11.
宋华宁  赵东霞 《科技信息》2007,(22):224-225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优异成绩的创造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技术,战术。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也就应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  相似文献   

12.
营养是保证径赛运动员最佳身体和竞技状态,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物质基础,本通过近年来的运动营养学成果来探讨能够有效保证径赛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所需能量和营养,并且在训练、比赛后能够快速恢复体能和保证身体健康的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期是提高中学生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黄金时期,在中学时期,在对学生进行短跑技术训练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短跑运动员的放松技术的训练,运动员掌握放松技术,能够节省运动能量,增大中学生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力量,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使运动员心理放松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为中学短跑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名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杰出的短跑成绩,必须具有杰出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而这些运动能力来自于先天和后天两大部分。后天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获得。由于科学日趋发展,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的物质条件差距越来越小。先天性条件就显得极为突出。因此,基层学校要想在短跑运动领域里有所建树,必须十分重视短跑运动员遗传的影响力。选出先天性条件好的运动苗子,加以科学训练,才能获得成功。那么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遗传应注意那些呢?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决定身体形态的主要指标,遗传因素与…  相似文献   

15.
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旺平 《科技资讯》2012,(2):228-229
短跑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距离短、速度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是指短跑运动员通过对心理、生理因素的合理调节,保持高速跑中的身体的协调放松,促进身体合理用力,从而使跑的动作更协调、更经济。本文试图从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机制角度分析放松技术对提高运动员短跑过程中的速度的原理和影响其技术形成的因子并提出相关训练的方法。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从事短跑训练的人士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6.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本文将对乒乓球运动的心理训练任务、方法以及应注意问题进行再认识,阐明心理训练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旗 《科技信息》2010,(33):I0311-I0311,I0337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的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这些都离不开对运动员力量的要求,力量对这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学短跑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以现代乒乓球项目发展和制度改革为依据,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卢文孝 《科技信息》2011,(17):I0268-I0268,I0342
心理训练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缺少一项都是不成完整体系的。网球比赛中,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效果,也会影响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网球比赛心理训练的几种方法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探讨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运动员倦怠量表》和《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延安市部分中学和延安大学的472名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延安市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②不同性别、学段、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的运动倦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与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身体因素均显著正相关(P0.001),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和身体因素对运动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延安市青少年运动员总体倦怠水平不高,但不同运动员群体的运动倦怠水平不同;运动员的运动倦怠与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身体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