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队,标志着河南省基础研究、竞争前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不断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基础研究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6,(4):71
3月8日,太重集团"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太重集团"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准确,特色优势明显,研究方向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该实验室瞄准国内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立足上游基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从企业的实际需要中凝练基础研究方向.”3月27日下午,“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南三楼举行.校长李培根院士在会议上报告了该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雷忠良讲话,他介绍了目前国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已有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等,并指出了以高校为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点和不足.李培根就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目的以及工作思路,向教育部专家组作了汇报.他讲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2):F0003-F0003
正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是山东省首批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集中建设、开放运行的重点实验室之一,2010年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依托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一级学科、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建设工作。实验室在"实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紧紧围绕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致力于开展矿山安全开采相关的重大课题和关键科学  相似文献   

5.
近日, 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结果,安徽省依托淮南矿业集团组建的"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组建的"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优秀等次,依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组建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的"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获良好等次, 优良率100%.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2016年立项的江苏省高性能金属线材制品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验收,正式纳入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目前,江苏省已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71家,其中企业国  相似文献   

7.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背景出发,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从科研条件、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途径,并指出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北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第二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开始可行性论证,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确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5月通过国家教委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为了营造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6年底,国家科技部有重点有步骤的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成96个依托企业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文在对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国家、行业、企业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后,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原科技》2012,(1):107-107
2011年11月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交流会并讲话。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短短的5年时间,建设9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课题1 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经过几年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交流会议上强调,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万钢指出,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落实科技规划纲要、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人类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  相似文献   

13.
杨瑞春 《科技信息》2012,(20):453-453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19,28(10)
正实验室简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湛江湾实验室)以湛江市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主要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结合湛江海洋基础优势,主要建设领域包括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重点突出深海装备、海洋牧场和军民融合等方向。实验室力争经过5至10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18,(3):17-21
正"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筹建,2015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实验室以深井安全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技术、露天岩土工程灾变规律与控制技术和职业危害控制技术为重点研究内容,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成立以来紧跟科技发展形势,致力于开发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需求的前沿技术,为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技术进步作出  相似文献   

16.
<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6年12月由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设。该实验室起始于1980年四川轻化工学院的化工设备与机械实验室。它依托于四川理工学院,由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协作共建。其支撑学科为化工过程机械和机械工程,实验室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授予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第二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开始可行性论证,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确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5月通过国家教委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任务:面向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大结构工程,以力学和计算科学为学科基础,主要研究计算力学和工程科学计算中的科学问题、关键算法、软件技术以及它们在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系统中的实现。以自行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计算工程软件作为主要工具,结合实验技术及其他软件的应用,解决重大工业装备和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以及相…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2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2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论基础。实验室面向煤炭资源及其开采利用过程的火灾防治重大需求,以解决煤火及其诱发灾害形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指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和装备的开放型实验室。它是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促进高技术领域内的探索,做好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储备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和研究所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计划于1984年开始施行,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在此期间,各重点实验室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开放,在建立新的研究体制,实行开放共用,推动联合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