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岛内急,是因为ECFA犹如"生死门";进,则海阔天空,不进,死路一条;如何避免复杂化后遗症,是大陆必须考虑的问题。新年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使台湾企业界更加着急上火。1月8日,台北国际会议中心门庭若市,挤满了来自岛内各地的200余位企业家。他们都想挤进台湾工业总会举办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清单公听会场,希望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18):54-55
台湾经济发展的最大危机在大陆?在前不久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上,一位台湾知名经济学家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韩国,而是太过于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  相似文献   

4.
基于台湾岛内自身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和海峡两岸经济整合中的“磁吸效应”,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背景之下,依靠中国大陆,进行“三通”,才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朱明  李岱松 《科技智囊》2009,(11):18-23
“两岸四地”又称“中华经济圈”,是指在中国版图范围内,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在内的经济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一直是祖国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目的地,港澳对祖国内地经济的起飞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祖国内地作为香港经济的腹地,为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胡石青 《世界知识》2010,(18):56-57
<正>协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已为岛内民众所认知;经济上的好处未必导致政治上的受益,岛内政坛变化诡异。8月17~18日两天,台湾"立法院"连续审查通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完成相关"法律"的"修正"程序,至此,攸关该协议能否按时  相似文献   

8.
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变化,不但牵动着岛内政党之间的合纵连横以及政治版图划分,而且影响两岸关系的紧张程度,影响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因此,了解岛内民众的这种心态变化十分必要,它将有助于我们把遏独促统工作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即将于5月进行的执政党轮替,是关系岛内政治经济走向的大事。新的女性领导者蔡英文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去中国化"战略,"新南向"政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借鉴了前几次"南向"的经验和教训,此次"新南向"有备而来,岛内民众亦对它寄予厚望。但它真的会使台商停下"西进"大陆的脚步吗?真的能让台湾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境吗?  相似文献   

10.
正"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将台湾实际控制的太平岛降格为太平"礁",为台岛内各界所不能接受。台湾一些有识之士对蔡英文在维护台湾权益方面的妥协和不作为予以严厉批评。尽管如此,蔡英文不会改变其谄美媚日的对外政策,并可能利用太平岛作为深化与美日及个别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新筹码。对此,中国大陆应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太平岛被判成了太平"礁"2016年7月12日,"仲裁庭"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  相似文献   

11.
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化地区,信教居民多达90%。台湾宗教与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紧密相连,对台湾政坛及当局起到一定影响。大陆及台湾两岸政府对台湾宗教的发展极为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台海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亚洲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下,亚洲各国各地区对外 贸易和投资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重点地区从美国转移到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已成为日、韩、台湾及东南 亚华侨华人投资和贸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经济出现明显逆转,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双双下滑,经济增长创下历史新低,失业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开始担心台湾会不会成为战后的“第二个菲律宾”?台湾当局在担忧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思维下,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错误定位与“防堵性”大陆经贸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多来,台湾经济陷入了普遍萧条的窘境,不仅增长率大幅下滑,投资、消费双双走低,而且岛内失业率节节升高,民众经济信心日益脆弱,昔日引以为傲的“台湾奇迹”已经不复存在,各方人士普遍关心的是,台湾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不论如何称谓"台湾",在大陆的定义与认知中,"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岛内与国际社会,"台湾"已成为一个各自解读并赋予不同含义的名称。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最近在审查农产品赴大陆投资时宣布,将农业赴大陆投资禁止类项目由原有的13项大幅度扩增为436项。他们解释禁止这些农产品赴大陆投资的理由是台湾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台湾在大陆投资,其产品回销台湾会冲击到岛内民众的利益。针对台湾这一消极、封闭的举措,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苏振环所长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张冠华主任。  相似文献   

17.
正蔡英文上台后,在台湾少数民族问题上动作频频。除了大玩向台湾少数民族道歉、成立"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等把戏外,还借出访之机宣扬台湾少数民族属于南岛马来文化体系,妄图挑拨台湾少数民族与岛内蓝营及中国大陆的关系,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推动"去中国化",进而为所谓的"台湾独立"制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12月初结束的台湾第十五届县市长选举中,“泛蓝当选席次大幅增加,“泛绿”扩张势头遭到重大挫折。一时间,不但岛内“泛蓝”支持者额手称庆,欢欣鼓舞,以为国民党有望在2008年重新夺回“中央”执政权,大陆媒体也同样呈现乐观景象,认为岛内政治版图“绿地变蓝天”,“民进党已四分五裂”,“台独”势衰。然而笔者认为,这些只是表象。此番岛内县市长选举真实表现并非如人们所想像的那般亮丽。具体可归结为“五变五不变”。地方执政版图变了,但“绿在朝、蓝在野”的基本格局未变“泛蓝”阵营在县市长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斩获14席比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全球景气趋缓对台湾岛内经济的冲击日益加剧.台湾岛内经济景气从2008年7月开始已步入衰退.经济形势严峻。据台湾“主计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台经济增长率仅为0.12%,为2001年网络泡沫崩溃后的7年来最低。  相似文献   

20.
徐青 《世界知识》2014,(11):52-54
<正>2014年5月6日至9日,应大陆方面邀请,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副秘书长刘文雄,以及党籍"立委"、"议员"等19人访问团赴北京访问,这是宋楚瑜2010年4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后,相隔四年再次率团访问大陆。由于此次接受大陆邀访紧随岛内的"反服贸"学运之后,今年台湾又要举行"七合一"选举,宋楚瑜和亲民党在此时访问大陆有着怎样的考虑?代表台湾社会的不同声音近两年来,宋楚瑜都处于丧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