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19,(3):145-149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了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壮丽篇章,也从此推开了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大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力量凝聚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全新的历史的使命,只有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创新思维,使之不断学习,才能担当时代重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强化学校教育,发挥学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必须注重家庭养成,传承爱国家风,将爱家与爱国相统一;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两个课堂"相资为用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开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19,(2):131-134
红色文化作为独有的文化资源,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铭记先辈在革命中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也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集体意识。应从提升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优化红色成长环境、创新红色教育途径以及营造红色社会风气等共同合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0,(1):128-132
大学生的担当意识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大学生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担当意识尤为重要。五四运动以强烈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追求,担当起救亡图存、民主自立、忧国忧民和科学理性的时代重任,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将五四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注重以文化人,强化专业素养,提升家国情怀;必须注重环境育人,创新教育平台,构建立体育人体系;必须反求诸己,传承五四精神,内化责任担当,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时代所需新人,担负起民族复兴之大任。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9,(2):127-130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英雄人物的力量滋养情怀,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视力度,健全家国情怀网络传播渠道,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家国情怀,积蓄力量共筑中国梦的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47-151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伟大抗疫精神已逐渐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伟大抗疫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诠释真善美的公德品质,蕴含逆行担当的家国情怀。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有效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内化认知、情感归属认同、日用实践养成。因此,伟大抗疫精神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以伟大抗疫精神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当下性,构建大学生全析式参与防疫抗疫的日常活动,用实践参与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蕴含。  相似文献   

6.
红色基因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孕育了丰富的时代内涵,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具开采价值的"沃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等路径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能促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教育实践中,将愚公移山精神引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私欲膨胀等问题.从愚公移山精神中可以探究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并使之成为大学生发奋图强的强大动力.大学生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长期坚持,不懈奋斗,才能成长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崇高性和纯洁性等特点,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锤炼品德修为。当前,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内容上缺乏吸引力、教育方法上缺少创新力、教育环境缺失渗透力和教育对象缺乏内动力等困境,从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需要构建"双性"教育资源、融合"双核"教育方式、营造"双面"教育环境和引导"双融"教育动力,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环境育人和动力引导,真正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效果与实效。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因此,探讨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德育价值,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注重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找寻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17,(2):137-1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反映,亦是大学生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高校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当前,小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国家理想信念淡薄、社会认识理念缺失、价值观认同度偏差等情况,为此,高校应通过加强国家主流意识教育、严格网络传播信息监管、优化校园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57-160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其使命担当,锻造拼搏有为的的青春底色,并厚植爱国爱党情怀有着突出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为抓手,将伟大建党精神既要融入各个学科教学的课堂内,又要融入各个学科教学的课堂外,还要融入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之中,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育人环境“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化育大学生的红色基因,承续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密码,引导大学生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更好投身伟大的时代,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答的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19,(1):134-137
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已经提上教育日程,但在培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外界因素影响,也有主观因素。因此,要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以及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也是当代社会资政育人的教育资源.延安精神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高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19,(3):153-156
"和"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代表了和谐统一、开放包容和和平发展的深刻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强大智慧,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动力源泉。将"和"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团结意识,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寻常百姓而言,科技创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富国强民的家国情怀,还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科技点亮未来,创新改变生活。从茹毛饮血、徒手劳作,到四大发明,蒸气机、电力的出现,再到如今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随着复兴号成功商业化运行,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已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发电量稳居  相似文献   

17.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源自于民族精神,植根于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华儿女打赢抗疫阻击战的精神动力,奏响了人类命运与共的大国担当主旋律.教师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讲好抗疫故事,学习团结无畏的奉献精神;整合教学内容,感悟初心使命的深刻内涵;崇尚科学精神,体会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始终拥有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源自于民族精神,植根于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华儿女打赢抗疫阻击战的精神动力,奏响了人类命运与共的大国担当主旋律.教师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讲好抗疫故事,学习团结无畏的奉献精神;整合教学内容,感悟初心使命的深刻内涵;崇尚科学精神,体会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始终拥有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高等教育显著发展,国家创新教育体系日趋成熟。为此,增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效果成为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高校大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的核心即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尤其是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说,创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不容小觑。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一要科学把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二要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和创新民族精神的关系: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