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认知工具论是一种风行于当代科学哲学和知识论的规范理论,主张认知规范性(合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规范性,认知上合理的信念就是工具意义上合理的信念。认知工具论的一个基本错误是把证据规范性吸收进工具规范性的企图,或者信念理由最终取决于目标,而不是证据。事实上,认知工具论者一开始就试图把规范性问题视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效力问题,因此,手段本身理所当然应该被视为是评价的核心,而目的只是评价手段有效性的一个维度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表现规范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规范模型,其评价的核心是作为知识产生手段的胜任力或理智德性。  相似文献   

2.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实践",是由循证医学肇始,在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催生的一种实践形态。文章描述了循证实践的概念及主要内容,认为循证实践在价值观上体现着求真、民主、高效、公正与共享等时代精神,但在方法论上却是科学主义取向的,存在着技术化、方法中心、还原主义及科学价值凌驾于人文价值之上等问题。它是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受到自然科学实践形态的影响,在自己的实践领域作出的一种回应,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人类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3.
工具理性源自西方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是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和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行为手段与最终目的、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产物。医患关系中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退场,导致人自身、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而出现了:基于"超然模型"的"去情感化"的医生、基于交换的"物化"的医患关系和基于"简单化约"的"医学万能"观。克服医患关系中的工具理性主义并不要求全盘放弃工具理性,而是要让它回到自己的合法范围内,最终重建:基于"人是目的"的"情感回归"的医生、基于"信任委托"的"对话"的医患关系和基于"敬畏自然"的"医学有限"观。  相似文献   

4.
在非治疗性儿童医学试验中,儿童遭遇忽视与虐待、不公正、失责等现象使风险研究成为保障试验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先决条件。依靠类比、经验和循证实践等是目前实现非治疗性儿童医学试验"最小风险"存在状态的路径,其凸显了应着重责任伦理的立场和以个体权益保护为价值合理性的最终依据的伦理向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64-64
该项目建立了中医药临床效应个体化评价的循证方法、关键技术和标准操作规程,为形成中医药临床效应个体化评价的新模式提供了技术资料和临床证据,丰富了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的内容,促进了中医药临床效应的科学评价和客观表达。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6.
右脑和实在     
本文根据脑科学的某些证据,论述了右脑在把握实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指出,右脑意识是语言逻辑思维的基础。论文探讨了梦幻可以揭示实在的原因,分析了传统科学认识论忽视主体意识研究的局限性。作者强调,直觉先于逻辑。右脑可能是比左脑对认知功能负责的一个更重要的部分。当代脑科学的进展将迫使传统的逻辑理性主义为某种包含直觉理性主义内容的科学理性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合理性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格尔论证了劳丹工具合理性的失败。赛格尔认为,合理性的本质在于证据和科学方法。在变化的科学方法中可以刻画出科学方法的惟一本质特征,那就是对证据的赞同。赛格尔的方法论不变性论题揭示了工具合理性的重大缺陷。但是,他把科学合理性仅仅归于方法论,也仍然是狭隘的,没有脱离传统逻辑合理性的窠臼。劳丹合理性理论中对目标的关注并不是什么缺点,可惜劳丹对这些具体目标的研究尚不成熟。科学合理性的最好出路是协调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赛格尔论证了劳丹工具合理性的失败,赛格尔认为,合理性的本质在于证据和科学方法,在变化的科学方法中可以刻画出科学方法的惟一本质特征。即就是对证据的赞同,赛格尔的方法论不变性论题揭示了工具合理性的重大缺陷。但是,他把科学合理性仅仅归于方法论,也仍然是狭隘的,没有脱离传统逻辑合理性的窠臼。劳丹合理性理论中对目标的关注并不是什么缺点,可惜劳丹对这些具体目标的研究尚不成熟,科学合理性的最好出路是协调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序幕的"科学救国"思潮,在甲午战争之后让位于"改良"与"革命"的"政治救国"浪潮。民国建立后,在实业建国和"政治并不能救国"的影响下,"科学救国"思潮再次勃兴,并促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但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涨之际,"科学不能救国"的声音出现,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中西文化论争中,科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首";二是在政治革命实践如火如荼影响下,政治革命再次取代科学成为救国的工具;第三,随着中国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变动,国人逐渐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救国工具,它自身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本质是扩展人类知识视野,科学终于完成了从救国工具向追求真理的学术事业转变,回归科学本身。"科学救国"思潮在近代中国的演化,展现了学术与政治的一种关系:如果不是因为学术本身而是其他因素诸如外敌入侵或意识形态等外在力量使学术成为某种工具,那么,一旦这种外在因素与条件不存在了,学术作为工具的作用也就消失,最终恢复其本身的面目,其发展也就步入正轨。但吊诡的是,学术在中国大多时候总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利用,不能显现其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0.
逻辑经验主义所给出的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形象被推翻之后,W.H.牛顿-史密斯作为一名实在论者,他坚信科学事业是合理性的,提出一种温和的科学合理性模式.史密斯的合理性模式的"温和"特征十分明显,从而能合理性地解释科学家的绝大部分实践活动,但是,可能让史密斯始料未及的是,换一个角度,温和的合理性主义也可以说成是温和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