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情境的含义和情境在教学中的巨大的作用,分析了情境的三要素,讨论了几种情境的设计方法。最后,设计了“共振”一节的情境。  相似文献   

3.
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叙述者与叙事情境、叙事时间、叙事时距三个方面,详尽剖析《棋王》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体育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教学是我国取得初步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解读和借鉴情境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基本理论,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体育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体育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依据的阐述和分析,为当今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话德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创造、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丰富健康的个性,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灵活,其作用也比较大。该文对新课程下的情境教学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其中情境的创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述了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并对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作品《认真的重要性》以其巧妙的构思,诙谐言语,赢得了众多的青睐而堪称闹剧性喜剧中的经典。本文将从其叙事逻辑及文体特征来作一分析,以揭示出剧作家所追求的一种讽刺的艺术效果以及其蕴涵的艺术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叙述者与叙事情境、叙事时间、叙事时距三个方面,详尽剖析《棋王》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以Walter Fisher的叙事修辞为理论框架并辅助Lloyd Biter的修辞情境论,对中日撞船事件新闻发布会进行叙事修辞解读,着重分析新闻发布会的叙事修辞以及取得的功能和效果。研究发现,该新闻发布会旨在通过叙事达到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树立国际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喜剧艺术的典型代表,相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兼具叙述体和戏剧体的“兼体性艺术”.捧哏和逗哏手法的特色凸显了相声艺术的兼体性本体:首先,捧逗手法决定了相声叙事的方式、技法和节奏,奠定了相声叙事的基本模式.其次,捧哏者和逗哏者分饰智者与愚者、文人与小市民,是相声中的基本角色,相互间的攻守形成相声表演的主要内容.总之,捧逗手法决定了相声的叙事和表演模式,造就了相声艺术的兼体性风貌.  相似文献   

12.
《颠覆的喜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文学现象:小说作为一种文类的兴起与喜剧艺术取代悲剧艺术的艺术史事件是同步发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该书也可以读作“罪感与怨恨”的东方叙事学。作者从自然之人与陌化之人、肉身自我与精神自我、以及父子伦理等问题入手,讨论了文学中由怨恨心理所导致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喜剧性颠覆现象。而“故乡何谓”以及“女性话语的建立逻辑”可以看作是由“父子关系”这一大主题所衍生的两个子主题,从而使全书构建起20世纪中国文学关于“罪感与怨恨”的叙事学系谱。  相似文献   

13.
阮大铖的《石巢传奇四种》有着鲜明的喜剧风格,往往以悲衬喜,在弱化悲剧意味的同时强化了喜剧氛围.误会、巧合的手法频繁使用,使得情节新奇而不落窠臼,同时也易造成情节的单调贫乏.阮大铖还非常注重喜剧的舞台演出效果,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发掘性格的喜剧因素,善于营造热闹、谐趣的喜剧情境.  相似文献   

14.
墨白的《蜕变三部曲》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由乡村而城市的知识者的精神蜕变和精神重建的叙述。小说文本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下人"进入城市过程的姿态:欲望的沉沦伴随着道德的忏悔;二是他们重返乡村的历程:城市中的挫败促使他们寻求母体的庇护,在这一过程乡村的形象被重构。小说文本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叙述时间和时态的频繁变化造成故事叙述的破碎感和跳跃感,以及超叙述结构的运用造成的间离效果,这都与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5.
《樱桃园》是一部“契诃夫式”的新型现代喜剧。《樱桃园》用维持平衡状态这种特殊的推进方式,展示了无动作性的主人公与永恒变动着的时间之间的特殊的喜剧冲突;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喜剧人物;抛弃了巧合、误会、夸张等传统的喜剧手法,而采用气氛性布景、气氛性音乐舞蹈、气氛性人物等方法来营造笼罩全剧的喜剧气氛。《樱桃园》是契诃夫把喜剧改造成“高尚的体裁”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的小说具有浓厚的黑色幽默色彩。因为受到文革文化心理的影响,王小波的小说人物都是“革命时代的精神迷路者”。这些人物幽默、卑琐、有自嘲的特点,既有传统喜剧中的“小丑”的角色特征,又具有“英雄”的部分特征。因为这些人物,使得王小波的小说具有浓郁的“反乌托邦”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形窗口的主动式工件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环形窗口的主动式工件识别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环形窗口进行特征抽取,以提高特征对相似工件的区分能力并降低计算复杂性;利用具有方向信息且以图象形心为中心的圆形模板旋转匹配,进行快速、高精度地方向判定.  相似文献   

18.
用语用学基本理论分析《家有儿女》剧中台词的一些幽默话语,通过归纳、整理,力图探索话语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以求对语言研究和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可分为海上历险、流落荒岛和离岛回归三个部分,这种叙事套式正与古代“成人仪式”的准备、进行和完成三个阶段相对应,因此,可把这部作品列入成长题材的行列。通过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对人与自我、人与宗教和人与自然诸种矛盾的解决,笛福试图协调经济发展和人的道德准则的关系,从而使“创造”与“救赎”这两种观念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新闻调查》作为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典型代表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选题的重大性、调查的逻辑结构紧凑、揭示揭露的深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其体现出较高的叙事艺术。其结构与语言构成了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