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银地区火山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缘,通过对该地区震旦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北祁连造山带东缘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地幔属性.研究表明: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火山岩表现出高碱、低Ti、富集LREE、LILE、具有明显的Nb的负异常、低εNd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于大洋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野马南山地区位于中祁连西段,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由于变质程度较深,原岩特征难以识别。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北大河岩群一岩组变质岩系及原岩进行研究,其中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该套火山岩整体缺少Si O253%~66%之间的中性火山岩部分,基性火山岩来源为幔源部分融入的玄武岩,上升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酸性火山岩来自壳源熔融,整体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类似于大陆裂谷火山岩组合,可能为原始壳幔形成初期陆核—陆块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原岩建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湟源群主要由各种千枚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中浅变质的表壳岩组合;其原岩为一套由陆源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中基性大山岩等组成的火山岩沉积岩组合;湟源群中变质沉积岩系中沉积韵律、沉积条带构造的广泛发育以及浊积层的存在等,指示了其原岩建造具有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的特征;其中变质杂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大陆岛弧或安底斯岛弧型杂砂岩的特征;湟源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钙碱性火山岩的特征。经综合分析得出,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可能为陆缘弧后盆地且靠近大陆一侧。  相似文献   

4.
西藏措勤地区布嘎寺组火山岩是一套钾质到超钾质的岩石,根据化学组成可以分为中酸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布嘎寺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该构造背景、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该火山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不同程度富集、弱负铕异常等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石板井发育有公婆泉组火山岩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变质玄武安山岩、变质玄武岩和变质玄武粗安岩,现均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岩石普遍高钠、低钾、低钛,属于钙碱性系列,部分甚至为低钾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略亏损-近平坦型-轻稀土富集的多种型式,普遍正Ce异;微量元素呈现"三隆起"特点,与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祁连尕大坂铜铅锌矿田地质特征、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该矿体均产于酸性火山岩与基性火山岩的接触部位,且靠近酸性火山岩的一侧,具有"双岩石组合"特征。通过对早中寒武世黑刺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矿床形成环境,认为该矿床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岛弧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云南景谷县民乐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云南民乐地区晚三叠世玄武岩和安山岩组合的成因机制.方法 对岩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相学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该套火山岩具有高K,Th,U,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以及Ta,Nb显著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其La/Nb,Nb/Th,Ta/Yb,Th/Yb,La/Yb,Ti/Zr和Ti/Y等不活动微量元素比值均指示其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结论 这套陆缘弧中-基性火山岩应该是保山地块与昌都-思茅地块发生碰撞后,在陆内环境形成的的滞后型弧火山岩.  相似文献   

8.
对分布于西藏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早白垩世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研究。该区火山岩为一套低-中钾的中-基性钙碱性岩石,其中玄武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不均一地幔,安山岩岩浆由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大陆板内裂谷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桐柏龟山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环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河南桐柏龟山组由一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组成,主要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白云质大理岩及硅质岩。根据龟山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沉积岩;该组岩石形成于过渡壳性质的弧后盆地环境,为一套有利于成矿的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0.
扎河坝地区蛇绿岩带属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之组成部分,主要由无序的蛇纹岩、变辉长岩、变辉绿岩及少量变质基性火山岩、硅质岩构成其主体。常见外来混杂岩块。据其组合特征可分为蛇绿岩、混杂岩两亚带。经初步研究认为:蛇绿岩为残留洋壳的一部分,其形成时代为奥陶纪—志留纪。加里东晚期洋壳发生转化,至泥盆纪发育一套中基性海相沟弧型火山岩组合。因此,该带及其北部至额尔齐斯带南缘地区,应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力西增生带。  相似文献   

11.
陈永全 《甘肃科技》2009,25(19):48-50
发育在肃南县大河峡—水关河一带的早志留世肮脏沟组火山岩,是北祁连志留纪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肮脏沟组火山岩为大陆型岩石共生组合和独特的岛弧钙碱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笔者认为大河峡一带的火山岩形成于陆弧环境,其形成与先期已俯冲下插尚未完全消减掉的大洋板片后继性俯冲所引发的"滞后"型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冈底斯西段赛利普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钾质火山岩,以前曾被划归上新世-早更新世赛利普群.作者对这套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并重新测制了火山岩地层剖面,在该套火山岩下伏及层间湖相碎屑沉积层中获得ESR年龄0.268 Ma与0.349 Ma.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以安粗质熔岩为主的钾玄岩系列-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岩石新鲜,层位相对清楚,故将其命名为赛利普组,属第四纪早-中更新世.这一发现对研究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西部色达大章乡隆湾玛日一带的火山岩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实测剖面、同位素测年及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火山岩厘定为早侏罗世郎木寺组.该套火山岩岩石组合主要为中性、中酸性熔岩,主元素以低TiO2 ,高K2O和Al2O3为特征,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LREE中等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及高场强元素Th的富集和Ti的亏损,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地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综合分析研究结合产出特征认为,岩浆为巴颜喀拉残留洋盆闭合,陆-陆碰撞后进一步挤压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论文论述了金沙江岛弧体系甘孜-理塘反极带火山岩的分期、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稀土元素等特征。探讨了该反极带的形成、发展和结束以及外弧、弧间裂谷、内弧及弧后盆地总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疆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岩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境内,地处萨吾尔山中段,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区内发育一套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时代为早二叠世。岩性主要为以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钾玄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代表的基性-中偏碱性岩石组合,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贫钛等特点,均显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Pb等相对富集,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Sr、P、Ti、Be、Cu、Bi等相对亏损,而Rb、La、Nd等则相对富集,显示后碰撞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点,结合火山岩中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推断当时该区处于主碰撞之后的拉张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6.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魏家沟岩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八五”期间在辽西1/5万区调过程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学研究,微古植物和同位素测年,以及原岩建造和地球化学研究,将测区一套浅变质岩,从太古宙原建平群中解体出来,建立魏家沟岩群,划归为中元古代,按其原岩组合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岩组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建造的浅变质岩,形成于被动陆缘构造环境。上岩组为变质的钙碱性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这些岩层在中元古代晚期遭受了  相似文献   

17.
肃南县三岔沟—香台子一带广泛发育了一套浅变质的含铁岩系,岩石组合以板岩、千枚岩夹变质基性火山岩和铁矿层为主,已发现铁矿点多处,前人将其划分为下奥陶统。本次工作,在其变质石英砂岩夹层中根据LC-MC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获得了岩石形成年代约1445±18Ma-1494±19Ma。在综合分析岩性特征、岩石组合、标志层、同位素年代学等成果基础上,将其重新厘定为长城纪桦树沟组。  相似文献   

18.
肃北县敖包沟一带玄武岩发育,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的基本层序。其形成机制与北祁连微陆块中的部分基性火山岩一致,系板内伸展环境的产物。该区前寒武结晶基底与阿拉善龙首山岩群、北祁连北大河岩群、南祁连化隆群从岩石学对比上较为相似,可能系阿拉善地块分裂而成;沉积盖层中发育角砾状白云岩,说明该区受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影响而进一步从祁连山微陆块中分离。  相似文献   

19.
米仓山区中~深变质岩系一“后河群”属晋宁前期火山喷发经区域变质及后期叠加变质作用形成的——套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系,原岩包括钙碱性~碱钙性~偏碱性、碱性的基性~中性~酸性火山熔岩系列。根据岩层组合、岩石组构、岩性变化趋势及其层间关系分为上、下两部,各部自下而上的原岩类型均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的完整系列,且上部更富于SiO_2和碱(K_2O+Na_2O),其火山岩的自然组合类型上部与黄石公园型相近,下部与埃特纳型相同。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查干诺尔地区石炭系本巴图组地层的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48.20%~51.11%和64.66%~65.42%两个区间,分别属于玄武岩和英安岩,构成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基性火山岩具有枕状和块状构造,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英安岩的碱含量较高,属于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中,枕状玄武岩轻稀土略亏损而重稀土略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