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迅速,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分析我国消费信贷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消费信用形式之一的消费信贷,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贷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方式。消费信贷作为一种人为刺激个人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的手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探讨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及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消费信贷运行中的障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霏菲 《科技信息》2010,(18):I0071-I0071,I0073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个人消费信贷正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消费信贷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技术落后,能否有效控制消费信贷风险是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为重点,阐述了现阶段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出制约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加强个人消费信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消费信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但在我国,消费信贷尤其是个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以辽宁省2005年至2013年各季度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商品房销售增长额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VAR模型,对辽宁省个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6.
陆玉霞 《科技信息》2006,(10):276-277
个人消费贷款也称消费信贷,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和其它贷款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个人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约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70%以上,而汽车贷款所占的比例却大幅度的减少。与国外相比,汽车金融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但它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我国居民个人消费状况,是制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消费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消费信贷在最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猛,消费信贷对于消费刺激作用也日益显著。居民消费信贷决策则直接影响到了消费信贷的消费刺激效应发挥,传统经济学分析中多使用了诸如收入、偏好等因素来分析,该文则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出发,弥补传统分析中理性人假设的不足,发现心理账户效应、资金时间偏好等也是影响到居民消费信贷使用的重要决策因素。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各国个人消费贷款排行榜位居榜首,日本人首选向武富士等消费金融公司借贷. 2010年初的一个夜晚,28岁的伊藤原加班后从办公楼中走出来,搭乘地铁回家.他盯着地铁单的屏幕,上面循环播放着金融公司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广告,女演员尽情演绎着享受消费之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作了简单概括的基础上,着重从个人消费信贷利益双方——消费者和银行的角度,对制约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两方面作了相应分析和探讨,并就问题对策,略陈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1.
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叶片钙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的9种植物叶片Ca浓度,并对不同树种的叶片Ca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种植物叶片Ca浓度分布在0.85%-3.83%之间,变幅较大;不同树种的叶片Ca浓度大小为: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叶片钙浓度差异不大;不同部位的叶片钙浓度主要为:下部〉中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从完善收入分配、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完善配套制度、开拓农村信贷市场、建立金融服务体系、进行机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消费信贷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个人汽车贷款的市场定位及市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探讨了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畅 《山西科技》2007,(5):71-72,74
消费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对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调整资产结构,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消费信贷自身特点的影响,资信状况难以准确评价,家庭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监控等因素的制约,信用风险问题突出。为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信用评估机制,风险预警、监控、规避和转移机制等一系列有效防范措施来保障该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了数据论证、实例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 ,从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投资信贷、个人素质投资信贷三个方面 ,阐述了个人信贷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成了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受收入持续增收难度大、未来预期收支不确定性、农村消费环境滞后性和未来消费流动性约束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有:要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要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要更新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质量:要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要升级消费结构、扩大消费潜力;要增加消费安全,减少消费风险等。  相似文献   

17.
应用G.Messinis等的消费理论模型针对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在稳定消费和理性习惯修正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对南宁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的应用分析认为.新的消费信贷能够预测短期的消费变化并帮助消费者使其消费更加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据浙江省2000-2008年的数据,通过Eviews—6.0统计软件对收入弹性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的弹性水平不高,这与高速的经济增长水平不相符合。为此我们要致力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繁荣消费市场,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和谐、健康、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贷约束不仅会通过经济生活影响农户的主观贫困,也可能会通过影响农户的心理状态而影响农户的主观贫困感受。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3)的农户样本,分析了信贷约束对农户主观贫困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偏误,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控制了农户是否受到信贷约束的非随机性。同时,为了结果的稳健性,根据农户的收入和家庭规模,将总样本划分成不同的子样本,再次验证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受到信贷约束的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农户感受到主观贫困的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正规信贷约束的经济效应较为显著,对农户最低收入型(MIQ)和收入评估型(IEQ)主观贫困均有显著影响。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心理效应更为显著,对农户主观幸福感(SWB)具有显著影响。其次,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类型主要是需求型信贷约束,但供给型信贷约束对农户的主观贫困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农村金融的普惠性,仍然是提高农民福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宏观上看,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能够维护北京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带动北京经济增长;同时能够促进信用资源的共享、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微观上看,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消除北京市个人信贷业务的"瓶颈"制约,促进形成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还可以摆脱束缚电子商务发展中网上支付的信用"怪圈".因此,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