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孙月琴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17-18,33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什么,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写作学界研究的重点。一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如杨为珍主编的《写作人徐怀章的《散文创作技巧论》等都持这种看法。那么“形散神不散”真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吗?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特点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散文名“散”,应该写得散,而高一点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外散内不散,即“形散神不散”。我们看一看散文的“散”字是不是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古人根据“非韵即散”、“非骄即散”的原则,把陈诗、…  相似文献   

2.
金锦的散文是他的文人情结的升华与外化,这构成了其散文的价值核心。无论他的亲情散文、风物游记散文,还是学界人物散文,都聚焦于人类文明薪火的传承,寄寓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从亲情散文到人文散文的嬗变,体现了金锦的文学创作由本相写作到角色写作的自觉,他对文化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剖析,充分显示出当下写作中捍卫人文精神和人文操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浅谈散文抒情美杨尚德长于抒情,是散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作者构思散文的时候,海阔天空,纵横交错,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是“情”.写作散文,虽有抒情散文和记叙散文之分,究其实,二者也无绝对分界.抒情散文固然应有真挚浓郁的情感;记叙散文也同时有作者感...  相似文献   

4.
传统散文的写作领域常常偏于正面,但是,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少不了假恶丑。散文作为反映生活、表达写作主体感受的文学创作,理所应当在抒写假恶丑方面发挥作用。一味固守“正面”,只能使散文发展受限,散文要想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开疆拓土,不能回避对客观世界中的假恶丑,和主观世界中愤怒、悲凉、嫉妒、憎恨等“负面”情绪的揭露。当然,要“化恶为美”,既需要散文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又需要生动形象的表达,还需要作者具有大气象、大气魄,能以小见大,从鸡毛蒜皮的琐事中洞察世事,审视文化。  相似文献   

5.
写真记实,抒发真情实感是散文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一方面散文写作反对虚情假意,力排虚构性;另一方面在散文写作中存在着某种“虚构性”。事实表明,散文写作的真实性和虚构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90年代的“文化散文”既有对传统历史散文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它为散文内容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蕴涵与理性精神,在具体写法上又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洋溢着浓郁的诗的激情,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散文长期局限在人生常态的写作模式,形成了一种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制式的新散文式样。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的女性作家中,赵玫的散文以其女性特有的诗意与情调,显示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本文从私人化写作与灵魂挣扎、情绪化的独语和诉说、散文创作的诗性追求等角度,对赵玫的散文作出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是中国散文界当红的散文品种,其代表人物是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是一个逐渐遗落“散文”和“文化”的过程,也是他的散文观从高谈阔论“人类整体感觉”下降为强调“困惑”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到最终声言自己“谈不上什么困惑”的破产过程。从大散文现象的兴起至败落这一过程审视余秋雨文化散文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市场化环境中,俗之妆扮为雅,雅对于俗的包装,以及俗对于雅的败坏这一文学吏中常见的雅俗关系的再次体现。  相似文献   

9.
散文特质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已有某些共识。根据目前散文创作的状况以及从写作活动四大要素约角度来分析,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具有四个极为显著的特征主体的真实个性、客体的广阔多样、受体的共鸣美感,载体的自然散性。  相似文献   

10.
杜鹏程的散文创作记录了时代与个人前进的步伐,表达了对历史和生活的感叹。文章分析了杜鹏程散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其特定内涵,指出这是他一贯的创作思想使然。同时联系当今散文写作现状.指出杜鹏程散文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4年9月,首届《回族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新疆昌吉市举行,获奖作品《散文二章》的作者张军民是首届《回族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唯一的汉族作家,也是唯一的本土作家.纵观张军民的文学写作史,以散文的方式倾心记述玛纳斯县独特的人文地理面貌,悠久的历史文化风貌,这种本土化的散文叙事风格是张军民文学写作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正是从这一立论入手,把张军民的文学写作,放在新疆汉语文学写作史这一背景下,对张军明散文写作中本土化的文学内涵,本地化的文学视角,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等特点进行了分别评述,并对其文学写作的不足之处也有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2.
微型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有自己的文体特征,适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适宜学生的写作练习,它与散文等其它文体一样,可作为高校写作教学中一种训练文体。  相似文献   

13.
金锦的散文是他的文人情结的升华与外化,这构成了其散文的价值核心.无论他的亲情散文、风物游记散文,还是学界人物散文,都聚焦于人类文明薪火的传承,寄寓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从亲情散文到人文散文的嬗变,体现了金锦的文学创作由本相写作到角色写作的自觉,他对文化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剖析,充分显示出当下写作中捍卫人文精神和人文操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包括说理散文,都具有美学上的价值。”艺术美是心灵美与生活美的结晶,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凝聚而成的。中国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与中国古代散文作家们在写作艺术上对美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借鉴中国古代散文作家的审美写作经验,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散文写作艺术水平,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无意义的。 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写作经验,表现在诸多方面,现根据个人理解,就其主要的予以简要论述。 一、文质并茂、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散文审美写作经验之一。美的哲学就是合谐的哲学,就是辩证统一的哲学。辩证统一,既是自然发展的法则,也是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法则。写作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有美的心灵的闪光,也有对美的事物的发现。只有物我相融、表里如一、质文并茂、虚实共生,才能写出真正所谓“完善”的散文。在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散文作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老子《道德经》指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大音”和“大象”质形和表里的辩证统一。这种哲学观点在中国古代散文审美写作经验中也各有认识。挚虞《艺文类聚》中说:“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词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高考语文试题,不管是四川卷还是全国卷,都非常重视现代文阅读的考察,而现代文阅读的考察又以散文考察为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指导散文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散文写作手法之一: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能有助于学生们对散文的阅读和教师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难度也是逐年增加,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要想让学生走出这种阅读困境,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散文阅读的方法。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可以更深入了解散文的写作意图;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品味文章语言,深入把握字词句的含义,可以更好地与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17.
体裁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由于体裁审美方面的模糊性而呈现独特的景观,获得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模糊性表现得亦尤为明显。余秋雨把戏剧创作的手法融入散文的写作中,从而在散文文本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剧场世界。  相似文献   

18.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和《想北平》是其散文的优秀作品,两篇文章虽写于不同时期,一写人一摹物,但二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及情感表现上大有相同,两相对照,情系环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范培松指出,近年来散文创作界存在三大反差:一是小说家的散文写得比专攻散文的散文家要好;二是散文作者们写“过去”的劲头超过了写“现在”的劲头;三是对繁荣散文创作的口号呼吁反而比散文创作的实际要热。在另一方面,各种文学体裁对散文领域的冲击又开始令散文工作者惶惑不安。首先是小说散文化趋向的越来越明朗化。我国传统小说过份倚重故事性、传奇性,使一惯勿视情节的散文工作者对小说的发展趋势麻痹大意,认为小说与散文是井水不犯河水。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就已经开始冲击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文师范毕业生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本文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源于长期以来整个写作理论及选篇系统的严重滞后,并以散文为例深入分析了如今写作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及其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期引起写作及中教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