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性,人民群众文化成果的共享性以及大众化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民文化权益主体地位缺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等困难。牢固树立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理念,调动农民群众文化创作积极性,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城镇化浪潮,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兼具新农民与新居民的双重社会角色,农村则转型为新型城镇社区,这既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型,也是农村传统社会的转型,更是乡村文化向城镇文化的深层次转型。在乡村文化转型过程中,城乡二元文化的博弈与碰撞是必然的。这就要求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构与提升必须要在尊重乡村文化多源性的基础上,强化城镇新居民在文化建构中的主体作用,努力造就一支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农村新社区文化工作队伍,通过加大对农村新社区文化公共品建设的投入和特色文化产品的建设投入,以演进发展促进并实现融合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体育建设的优势、障碍因素分析与基本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体育建设具有如下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崇尚吃苦耐劳的美德;发展教育,培育"新农民",有利于农民全面理解体育内涵;卫生事业的进步给农民体育的发展提供重要途径;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速现代体育知识的传播.其不利因素为:乡镇体育尚缺带动辐射效应;"空巢"家庭的增多,严重影响着农民体育的开展;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的封闭与保守;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等.其基本对策为:确立以人为本的大思想;培育农民体育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规范组织与管理;建设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老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促进闽西老区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当前老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弘扬老区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红色老区文化经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消费结构失衡、社会信用缺失等问题。为了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应从切实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速度建立城乡的市场一体化,尤其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提高农民在土地上的财产性收入;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老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促进闽西老区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当前老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弘扬老区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红色老区文化经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当前我国贫困农村农民素质缺陷主要表现为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技能,思想意识和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等几个主要方面;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端正教育服务方向,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调查采用半结构性调查访谈法,对昌吉市农民从人际关系、经济收入、文化活动、政治生活、农村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昌吉市农村农民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较为单一,乡土观念浓重,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对农村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变化感到满意,但近期生活满意度有所下降。对当前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政策是拥护和赞成的,但对农村干部作风、社会风气表示不满。据此笔者提出加快城市化、改革体制、加强就业、提高收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的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分析,从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制度保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基础、树立科学的休闲观、办好老年教育、建立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直接服务于基层农民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的农村图书馆,存在着地方领导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设施落后、专业人员与图书资源缺乏等问题,要想实现农村孩子的读书梦、大学梦,就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图书资源、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用实用性贴近农民读者,真正发挥农村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