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城镇家庭户主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变量为特征,具体研究中国城镇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其居住状况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总结概括了中国城镇家庭当前住房状况的特点并分析了居住状况差异的原因。客观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科学实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住房获得视角考察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尽管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生存境遇,但是,仍然存在着融入困境。同时,自有住房、房产数量、人均居住面积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改善住房的居住环境并兼顾住房的多样性、适应性,规范租赁市场,实现多元化、多主体的供应体系,将农民工逐步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之中,将有助于改善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  相似文献   

3.
赵峰 《科技信息》2012,(35):I0449-I0449,I0447
经济适用住房作为目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多年的实践也表明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过程中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从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角度对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法律法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积金在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住房公积金事业在短短10多年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住房公积金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朝着制度化、法制化、大众化、证券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波 《科技信息》2010,(10):47-48
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住房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来节节攀升的房价已经使很多人难以承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又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也致力于积极探索妥善解决住房问题之道。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居住水平还比较落后,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中国政府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路,并提出要完善保障制度,政府管理体制的确立是前提分类供应体系是核心改善和发展住房保障金融体系是保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快速发展,郊区居住区成为社会阶层相对混杂、居住流动性较大、日常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地区。以北京市天通苑地区为例,借助GIS可视化技术描述并分析了郊区化过程中职住关系的人群差异性,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揭示搬迁时间、住房来源、就业机会、居住与就业调整等反映住房市场化进程与住房政策变迁的因素对郊区居民职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居住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郊区居民中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在职住关系的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外来人口的职住关系受市场化力量的影响更多,而本地居民的职住关系同时受到保障性住房政策与市场化的影响,并且政策性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地评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运用收入余额指标评价方法研究住房支付能力问题.区分了由于需求和供给不足导致的4种住房支付能力不足,构建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评价模型,明确评价的基本因素——最基本生活水平标准及最基本居住水平标准,分析影响因素——家庭预算能力、家庭住房支出能力、住房供求结构.评价模型的建立,为确定住房保障范围、选择住房保障政策、确定住房保障支付水平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榆林科技》2005,(2):33-3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以住房分化视角, 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与房价数据, 分析流动人口住房占有的特征与空间格局, 住房阶层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与机制。结果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住房占有形成非农户籍、高学历流动人口大量占有城镇住房的特征, 呈现沿胡焕庸线分异的空间格局; 我国流动人口形成“三阶五层”的住房阶层结构; 户籍与社会保障的结构性因素仍然阻碍流动人口实现住房阶层跃迁; 部分流动人口凭借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与流动要素等非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基本上实现住房资产积累; 制度变迁、城市规模与城乡差异共同作用, 加剧城市住房阶层分化, 导致下层住房阶层流动人口内卷与上层住房阶层优势积累。  相似文献   

10.
国外住房制度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问题是各国社会经济的重大问题,住房政策也是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积极和建设性的借鉴意义。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的住房制度,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吴凡 《广东科技》2012,(21):171+122-171,12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公积金制度已经在我国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企业等等当中初具规模,并在不断的完善的过程当中。其中,公积金当中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住房保障制度,其具备着强制性。但是,由于公积金制度在我国产生并发展的时间相对来说较短,其中的很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旨在通过对我国企业住房公积金的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于根据这些材料更好的提出企业住房公积金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更好的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可以视为我国开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志。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明显加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的新气象。党的"十七大"后不仅明确了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四万亿计划"中,加快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步伐。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覆盖农村的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可望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3.
从流动和户籍人口双向融合过程的视角,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探究流动和户籍人口群际间居住融合对心理维度上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时, 流动和户籍人口的居住融合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状况优于户籍人口; 自有住房以及增加群体间居住邻近性的居住融合策略能显著地提升流动人口心理融合水平, 但对户籍人口无显著影响; 群际间交往能进一步提升居住邻近性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 验证了“群际接触”理论。未来的融合政策应包括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自有住房产权, 促进两群体的居住邻近性和群际交往, 消除户籍人口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排斥, 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有恒产者有恒心”。  相似文献   

14.
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了住房自有率增加。根据中国六大城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0.095%抽样数据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镇家庭住房产权的因素。表明转型中国城镇家庭住房产权选择受到了制度变迁、地区差异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指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它还会通过其他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现有研究对老龄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变化的微观基础,以及住房消费行为背后的根源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挖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文化、经济、制度与政策和技术5个方面总结影响住房需求的宏微观因素,并给出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和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理。研究得出:老龄化主要影响居民支付能力、人口特征、消费文化和技术水平,它们与房价预期和政策与制度一起共同作用于居民的住房消费偏好、消费决策和预算约束,并最终导致住房需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秀芳 《甘肃科技》2009,25(24):105-107
企业房改工作从解危解困,到居有住所,再到实现小康居住目标,其中始终贯穿着货币化改革的制度体系。从窑街煤电集团十多年房改工作实践与探索中,伴随着企业改制,住房制度改革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规定和管理体系,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观念更加成熟,为实现小康居住目标,促进矿区和谐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在全国建立发展起来,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行,为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推进住房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我国的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本应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但现实反而是收入越高受益越大,收入越低受益越小,人为加大了收入差距。如何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岩峰 《科技资讯》2012,(13):81-81
当前,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建设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大量非城市人口也已经逐渐的进入到城市生活,在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住房,然而,商品房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所以住房问题在当前早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民生问题了,同时,它所反映出的也是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对此,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中低阶层的生活住房问题,在我国的政府部门就针对此问题调整了社会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从而把社会保障性住房提到日程上来。与此同时,在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分配原则上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因此,在对住房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结合该住房的主要特性来设计。本文对设计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住房改革推进10多年了,初步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并在社会转轨条件下逐步建立住房商品化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房改所面临的体制、社会、经济诸方面的种种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房改举步维艰、徘徊不前,若不进行根本性的修正,很难获得良好的预期。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城镇人口增长、收入有所增加,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却有6600万平方米的商品住房长期闲置,无人问津,沉淀上千亿的资金;一方面国家用于城镇居民住房、修房、管房的支出每年需要2000亿元,居高不下,而…  相似文献   

20.
邵长莉 《科技信息》2012,(32):112-113
住房公积金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轨道。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直接关系到广大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城镇住房建设和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资金安全。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煤炭企业转型转移、改制创新的推进,深化住房公积金管理已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文章从国有煤炭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企业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