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勇 《科学之友》2006,(5):38-38
南京仪器将探明月球元素 2007年,我国将发射一颗“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轨道中绕月对月球进行1年的探测。谈及探月工程中南京所做的贡献,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透露,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有效载荷功能。该台研制的伽马射线谱仪将在2007年的“探月旅行”中,以查明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及钛、镁、氦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它将和X射线谱仪、光学成像仪等仪器协同工作,将月球土壤中的14种元素“一览无余”。此外,南京大学参与的重力场分析工作对绕月卫星的轨道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月球探测已经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后续还将进行月面着陆勘察与采样返回的科学探测.在月面着陆探测任务中,如何实现月球车的精密相对定位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李华 《科学之友》2006,(5):44-44
不久前,我国绕月探测卫星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此系统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中国人拍下自己的第一张“月球标准照”。在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中,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了“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研制任务。这套系统由2台具有独立功能的光学遥感设备组成,包括1台“CCD立体相机”和1台“干涉成像光谱仪”。作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主载荷,这套系统将参与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科…  相似文献   

4.
正式启动探月计划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国力的增强,将这一神话变为现实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前不久,中国国防科工委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现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此,国家将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准备于2007年发射一颗围绕月  相似文献   

5.
到2050年,人们将能够乘坐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飞机旅行.乘客可以透过舱壁从高空观赏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名胜. 透明飞机是空中客车公司的工程师对40年后飞机的一种设想.空客公司的工程师在一份报告中对目前飞机制造业的技术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飞机的几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坐飞机须知     
1974年,一架波音—707客机失事于美属萨摩亚首府帕果帕果,在101名乘客中除5名幸运者死里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要知道,这5名幸存者并非上帝的安排,而是得益于他们仔细阅读了旅行指南,细心听取了空中小姐的旅行须知讲解,懂得了使用机翼上的安全门。据介绍,飞机失事时,只要旅客知道怎样迅速利用安全门,大部分旅客是可以获救的。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2004年1月7日宣布,2004年,中国将组织实施备受瞩目的绕月工程,2006年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绕月工程将分3个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火车站,定期发出一列别具一格的"夜总会"列车,把游客送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列火车布置得富丽堂皇,配上了第一流的音响设备。乘客可和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增添旅行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火车站,定期发出一列别具一格的"夜总会"列车,把游客送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列火车布置得富丽堂皇,配上了第一流的音响设备.乘客可和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增添旅行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间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已经获得多项成果。作为“嫦娥一号”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卫星也处在正样研制阶段.预计将在2011年前发射。  相似文献   

11.
于平 《科学之友》2005,(10):35-35
东京国际机场最倒霉的一天1966年3月4日,浓雾笼罩着东京国际机场。一架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DC-8飞机准备降落。为了等待浓雾消散,它必须绕机场飞行1h。驾驶员向乘客宣布,他将飞往台湾着陆。忽然,东京机场向他呼叫说雾已变稀薄,可以着陆。按照控制塔上负责人的说法,飞机当时降得太快太低了,呼啸着的DC-8客机刹那间撞到了机场边上的水泥护堤,撞碎了机头。在飞机燃起熊熊火焰之前,机轮冲出了飞机跑道,64人在燃烧着的飞机中丧生。第二天下午,当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经过东京机场时,日本工人还没有将残骸打扫干净。如果乘客中…  相似文献   

12.
宋敏 《科学之友》2004,(3):44-44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日前在成都透露,中国探月计划一期15亿人民币研制经费已经到位,全国近10个单位正抓紧研制月球车,有2轮、6轮、12轮不等。最后,这些车将竞争“上岗”。欧阳自远院士是在日前为成都理工大学师生作学术报告时提及此事的。该报告题目为《月球探测与中国的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8,(6):24-31
迄今为止,已经拍摄了不少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它们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包含着有关时间旅行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楚月 《科学之友》2006,(5):39-39
据悉,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上的“相机”——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已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它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我国拍下第一张“月球标准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目前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2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这2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现在已经完成,并开始整…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10日苏联宇航员告别了运行211天之久的目前尚在运行中的太空站联盟-7,他们已经绕地球转了3300次,包括八千英里的航程,这段太空旅行时间足有我们去金星所需的那么长。他们飞行中的物证,航行日志、医药样品、照片、录象磁带、半导体和太空中生产的药品等把送他们回地球的礼炮厂装得满满,然后同二名宇航员一起在中央亚西亚降落。那些证物除了把联盟-7指挥员、法国第一名太空人和苏联第二名女宇航员的名字留在宇宙史册上  相似文献   

17.
到太空去旅行,是件美妙无比的事儿。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富翁蒂托,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到太空度假旅行,在茫茫太空潇洒了整整7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自费去太空旅游的人。到太空旅行,已经成为新世纪许多人的梦想。要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才能去太空旅行呢?美国的科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到太空旅行是短时间的,体力达到良好状态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对于去太空旅行的游客的身体要求,与在地球上旅行的游客还是有所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已经拍摄了不少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它们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包含着有关时间旅行的科学知识. 尽管时间旅行是否可行现在还没有定论,但科幻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们却把它作为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9.
备受瞩目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终于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和研制计划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定。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重要科学目标将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而这项探测目前在其他国家还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20.
登月舱:通过参与绕月飞行模拟器展项,我们可以了解关于绕月飞行的三个步骤:起,落,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