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微形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形态学是土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在上一世纪30年代建立以来,解决了土壤学中许多问题。我国在土壤微形态研究上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好的研究结果。本文从国内外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进展,包括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1、被信息通讯消耗的能源 看看我们身边信息通讯器材的能源消耗情况,就感觉切实推进能源低消耗的措施已是刻不容缓了。以携带电话为例,1990年以前的手机携带,就像是往肩上挎袋子一样麻烦,可是一进入90年代之后就变成了用一只手就可握住的受欢迎的东西了,不过重量还是在308克以上,电池保持时间可勉强达到一天左右。时代瞬间到了90年代后期,这时,数字化的进步非常之快,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终端微型化和电力低消耗的研究也在快速进展。现在,电池的保持时间已经可以达到500个小时(大约20天左右)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1999年以后国内外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进展,其内容包括化学发光传感器的设计、酶基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化学发光组织传感器、免疫化学发光传感器、催化型化学发光气体传感器、分子印迹型化学发光传感器、化学发光反应同时作为分子识别反应的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分析是扩大化学发光分析应用范围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酶联化学发光分析、无机偶合反应化学发光分析、光化学反应一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化学反应一化学发光分析四个方面对偶合反应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新体系、分析应用新方法、与分离技术联用、试剂衍生与固定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分为三大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引用文献89篇。  相似文献   

7.
化学发光技术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药学、临床和环境等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有关化学发光的评论文章近年来也有许多报道。本文就化学发光技术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较有特色的新进展(2000年以来)进行了评述,引用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三种化学发光成像法在人血清结合珠蛋白分型电泳的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这三种方法都是基于鲁米诺一过氧化氢发光体系。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成像法,直接化学发光成像法和增强化学发光成像法,能够提高对结合珠蛋白检测的灵敏度,获得更宽的线性范围。我们使用这三种方法完成了对结合珠蛋白的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致化学发光是通过电极上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发光,因此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是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不但保留了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固有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如所发生的化学发光反应易于控制;方法更灵敏,更具有选择性;可以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扩大了化学发光方法可检测的范围;更易于与现代分离技术联用。生物体中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电活性,因此用现代电化学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生物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浓度很低,并且成分复杂,因此分离检测生物体中生物活性物质非常困难。由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无疑是检测生物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强有力工具,如果它能与HPLC、CE及FIA等现代分离技术相结合,将表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为出色完成21世纪粮食增产的艰巨任务而奋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出色地完成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30年代艰巨的粮食增产任务做出应有贡献,在“半矮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的各国稻作实际,提出以选用富有生态针对必的超级良种为主导,在各个粮田地区选定1/5左右地力较高的中主产田,积极实施以超吨粮为起步目标的“五.二生物工程”,以实现“少种、高产、多收”的战略性决策和1亩田当作2-2.5亩田有物特定要求,在有效地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发光试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十年来几种主要化学发光试剂的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鲁米诺类、吖啶酯类、1,2-二氧环乙烷类和洛粉碱类等化学发光试剂的新型衍生物的结构、发光性能和特点。引用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2.
在荧光素存在下,氯代酚类物质经光敏化转化后通过电极反应可产生化学发光现象.本文研究了介质的酸度、光敏剂以及电压等因素对电致发光强度的影响,并且在表面活性剂CTAB的存在下,化学发光强度会大大提高.研究表明,在氯代酚的光敏化转化过程中,单线态氧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通过色谱分离后的化学发光检测实验证明转化产物为过氧化物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Ru(bpy)32+固相电致化学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可电化学再生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试剂固定于电极表面,由此获得ECL传感器,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试剂的消耗和简化实验装置。本文综述了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的固相ECL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过氧亚硝酸盐的化学特性与化学发光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亚硝酸盐(ONOO)是一氧化氮衍生物,由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它是很强的生物氧化剂,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本文评述了过氧亚硝酸盐的形成、生物地位、分解、测定,重点介绍过氧亚硝酸盐化学发光研究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引用参考文献152篇。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nography平台,本文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从专利权人和国家地区分布、专利质量分析和专利文本聚类分析以及专利侵权风险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美国综合实力最强,高价值专利量最多,最大的两家公司-罗氏和雅培各有一个庞大的专利家族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保护。文本聚类的结果揭示:1)肿瘤标志物、心脏标志物的检测是热点应用领域; 2)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磁性微粒、固相载体等技术是近年来的热点技术。最后对中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氧草酰类化学发光分析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草酰类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并且适于多种类型物质检测。本文对此类发光试剂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主要内容包括发光机理的研究,新试剂的合成以及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鲁米诺体系在金属、非金属以及半导体电极上的电位分辨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和机理,揭示了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的多通道性及其对电极材料、电极电位和电极表面状态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纳米材料的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多种纳米材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乙醇、乙醛、氨、三甲基胺等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使用寿命等参数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这类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是一类有前途的化学发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19.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一种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和原理,建立发动机、DCT和离合器等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对其起步过程进行研究。以汽车起步过程中的性能评价指标为基础,将驾驶员意图分为三种典型模式:爬行起步、正常起步和急起步,并相应制定单离合器起步过程中的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DCT起步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典型模式下,起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度与离合器滑磨功均满足相关性能指标,验证了设计的起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坡面土壤侵蚀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土壤侵蚀评价统计模型的研究,80年代末开展了土壤侵蚀预报物理模型的探索,同时还在较大区域乃至全国尺度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评价研究。我国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研究可概括为3个层次:地块-小流域-区域,两种类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解决模型的统一和通用性的问题,加强遥感与GIS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