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螯合铁吸收剂脱除H2S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螯合铁体系脱硫工艺。通过探讨空塔气速,液‘‘‘‘‘‘‘‘(比,入口H2S浓度、吸收剂初始[Fe^3 ],pH值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螯合铁脱硫体系适宜的反应条件。又通过不同配方的螯合铁吸收剂的循环实验,了解在循环的实验条件下,体系脱硫率,铁浓度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生物过滤法去除H2S和NH3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生物过滤法处理恶臭气体中大量存在的H2S和NH3.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和培养,以活性炭和陶粒作为填料,考察了运行初期,由于NH3加入对已驯化效果良好的H2S滤柱的影响,不同滤柱高度的出气效果,不同进气浓度的处理效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调控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过滤法对H2S和NH3的去除是可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溶液pH值对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PAAAM树脂)吸液性能和吸附Cu2 和Fe3 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蒸馏水中,当pH值从2增加到4时,PAAAM树脂的吸液倍率迅速增加;当pH值在4~10时,吸液倍率基本不变;在pH≥10时,吸液倍率迅速减小.在NaCl、Na2SO4和Na3PO4溶液中,当pH值从2增加到3时,三种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液倍率相同;在pH值为3到12时,吸液倍率逐渐增加,且按盐溶液顺序QNaCl相似文献   

4.
从脱臭反应动力学角度讨论了生物法脱除恶臭成分甲硫醇和乙硫醇的速率及影响因素。试验表明在达到一定浓度或者流量之前,随着浓度或者流量的增大,降解速率增大,一旦超过该浓度或者流量,降解速率就会降低,说明甲硫醇和乙硫醇为抑制性基质,且甲硫醇的抑制系数要大于乙硫醇。同时研究了喷淋水量、SO42-浓度对脱臭速率的影响,表明当喷淋量小于29L.h-1时,降解速率随着喷淋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之后会在一定水量范围内几乎不变。而喷淋液中SO42-浓度的增大会降低甲硫醇和乙硫醇的降解速率,且SO42-浓度对降解甲硫醇的抑制作用要比乙硫醇小。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Ⅵ)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啤酒酵母对水中Cr(VI)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啤酒酵母作吸附剂吸附水中Cr(VI),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吸附效果受pH值影响最大,当pH值为2~3时Cr(VI)的去除效果最好.啤酒酵母对Cr(VI)的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VI)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正>某斜拉桥主桥为一联88.36+143.26+143.26+88.36m的4跨3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采用塔梁固结、梁墩分设体系。主梁为3向预应力变截面单箱3室箱型截面,主桥桥面宽度30m,2向4车道,横向坡度为1.5%。主梁中跨支点梁高4.9m,中跨中梁高2.8m,边跨支点梁高2.8m,梁体下缘按1.6次抛物线变化。主塔结构高度为17.7m,为主跨地1/8,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矩形截面,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斜拉索为扇形分布,拉索采用双排索,主塔2侧对称布置9对,梁上索距为4m,塔上索距为0.8m。其施工方法为移动支架分段浇注。  相似文献   

8.
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速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锐钛矿型TiO2为光催化剂,以普通日光灯为激发光源,考察了甲基橙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Cl^-的浓度以及通氧与否等条件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的初始浓度增大,其降解速度减小;酸性条件有利于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在溶液pH值为3.0时,TiO2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最大;在酸性溶液中通入氧气可提高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度,而在碱性溶液中则结果相反;氯离子的浓度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气泵和砂芯曝气头供气,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曝气量为0.20m3/h,沉降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室温,在12~22℃的范围内变化,pH值为7.0±0.1.进水NH4+-N和TP浓度分别为200mg/L,60mg/L,COD容积负荷为5.87kg COD/(m3.d).对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3%,对NH4+-N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大庆盐碱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淀粉酶并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25%)和广泛pH值范围(pH值为6~10)生长的耐盐碱菌DQ-1,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DQ-1呈球形,大小约为0.5~0.8μm,最适培养条件为:NaCl 3%,30℃,pH=7.5;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多种涅斯捷连科氏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初步确定DQ-1菌株可能是耐盐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一个亚种。DQ-1产生的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为NaCl 2%、pH值在7~7.5、温度40℃,酶在0~12%的NaCl中具有活性,在pH值为5~12不失活,说明DQ-1产生的淀粉酶是一种能广泛耐盐碱的极端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