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RCM加速氯离子扩散法来预测界面过渡区(ITZ)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扩散性的影响规律.为了初步判断试样界面过渡区的氯离子扩散性能,并且了解骨料类型对水泥基材料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取3种加工成立方体的粗骨料(玄武岩、花岗岩和砂岩)来制备混凝土试件,与相同配比的砂浆基体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配比的情况下,含骨料试件比砂浆试件扩散系数大,且含花岗岩的试样氯离子扩散系数最低,说明界面过渡区对于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扩散性存在一定影响.能谱元素线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与水泥砂浆基体间界面区厚度较小,约为35μm,且比较密实,对水泥基材料的扩散性能影响最小.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的三维骨料的随机分布模型,最初的模拟结果可较为直观地分析介质在界面区的扩散路径,并为以后骨料集合体通过扩散路径的长度、迂曲度的变化影响扩散速度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掺矿渣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掺入矿渣作为新的活性组份,配制出新型的具有超高性能的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实验显示,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非常致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远远大于其他品种的水泥基材料.硅粉对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起主要的促进作用.掺入钢纤维和使用标准砂都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渗性.通过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结构分析和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直流电通量和交流阻抗谱等2种电学测试方法,该文研究了水灰比和预处理方式对水泥基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2种电学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直流电通量和交流连通孔隙电阻增大,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降低;饱水和饱盐2种预处理方式对直流电通量影响不大,测试得到的电通量和初始电流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交流阻抗谱试验而言,饱盐试件测得的电阻值较饱水试件低;连通孔隙电阻与电通量呈指数关系,而连通孔隙电阻与初始电阻则呈线性关系;对于饱盐预处理水泥基材料,可以结合初始电流和电通量综合评价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试验法探讨钢纤维与硅灰的混合添加对于水泥基复合材料渗透性与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开路电位法与直流极化法来评估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钢筋腐蚀程度;并通过快速移动试验与浸盐试验推求氯离子扩散系数来评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渗透性,并与快速氯离子试验、压汞试验与电阻率试验相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使用钢纤维除可抑制裂缝成长外,还能降低水泥基复合材料氯离子的渗透性及提高材料耐久性.当钢纤维用量达2%并混合10%硅灰的双重增强效应下试体有最佳的抗腐蚀能力,从快速移动试验与浸盐试验可知纤维硅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控制组的1/10,显示纤维与硅灰混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聚乙烯醇作保护胶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及熟料中氯离子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加入大大增强了浊度的稳定性,使该方法在操作简便的基础上又具备良好的重现性,以及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孔隙率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成型了不同水灰比,含骨料体积分数、粒径与级配不同的砂浆试样;采用稳态电加速法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压汞技术测试孔结构参数、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可视化孔结构分布,系统地研究了水泥基复合材料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其骨料体积分数、总孔隙率、毛细孔隙率、连通孔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骨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界面区)显著地改变了水泥石中孔结构分布,水灰比越小,多孔的界面区对材料孔隙率的影响越显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其总孔隙、毛细孔隙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其连通孔径几乎成线性关系,连通孔径越大,氯离子的扩散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海砂中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分析氯离子对结构中钢筋的腐蚀作用,将海砂引入氯离子的形式从传统的内掺型中剥离出来,采用NaCl溶液浸泡河砂模拟海砂,研究氯离子与水泥胶体的结合机理,并结合SEM微观实验和EDS的元素扫描结果,对氯离子在砂子周围的发布、结合规律作了描述.实验表明:水泥稳定后与氯离子的结合率在60%左右,海砂型与内掺型氯离子结合、传播方式有所不同,海砂型引入的氯离子存在一个从海砂表面到水泥凝胶内部的渗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砂型氯盐侵蚀的概念,基于微观试验结果讨论了其结合和传播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分析水分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从水分传输机理、孔结构对水分传输的影响以及水分传输的表征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研究进展,并对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水泥基材料在水分传输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渗透作用、扩散作用和毛细作用;连通孔作为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通道,其临界孔隙率、孔隙分布以及孔径大小等均会影响水分传输的速率;水泥基材料中水分传输虽然可以利用传统试验方法与现代无损测试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手段需要人工多次测量,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误差较大,利用不同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能够获得较好的结果。此外,目前对于水分在水泥基材料内部的传输,大多数研究都忽略渗透作用以及扩散作用的影响,而只是把毛细作用力作为水分传输的驱动力;且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水泥基材料的水分传输时大多是在分子尺度上进行研究,并将水分视为一维传输。未来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研究首先是要系统的考虑水分传输的3个驱动力;其次,研究水分传输时最好采用多维的数值模型;最后,应当寻求更为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水泥基材料的水分传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聚乙烯醇纤维(PVAF)、聚丙烯纤维(PPF)、玄武岩纤维(BF)和不同掺量引气剂对现代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的影响.通过抗渗试验和压汞试验(MIP)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和孔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了纤维和不同掺量引气剂掺入后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的改变,孔结构的改变影响了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实验结果表明:掺入PVAF可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而PPF和BF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渗能力有负面效应;掺入适量引气剂后因孔结构的改善也会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渗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实验室通用的评价溶垢剂溶垢效果的方法是失重法。采用失重法评价溶垢效果的实验过程繁琐、样品烘干时间较长、实验误差大。采用一种新的滴定方法评价溶垢剂的溶垢效果,该方法是根据溶垢剂与钡离子、镁离子的反应关系,滴定并计算出螯合型溶垢剂的溶垢率。实验数据准确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为评价新方法较传统的失重法测溶垢率的优越性,分别采用滴定法和失重法,对螯合型溶垢剂LQG-2的溶垢效果和溶垢剂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 H值等因素对该溶垢剂溶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所测实验数据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当硫酸钡含量为0.5 g/100 m L,温度为75℃,溶垢剂浓度为8%,反应时间为24 h时,溶垢率高达79.32%。溶垢剂最佳反应浓度为8%,最佳反应温度为75℃,最佳反应时间24 h。另外,p H值对溶垢效果的影响较大,溶垢率随p H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铬铁系由铬和铁组成的铁合金,是炼钢的重要合金添加剂。对于这种铁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我们通过参照资料及实验,确定了用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测定铬铁中的铬含量。此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且重现性和准确性较高,适用于批量生产检验和仲裁检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周期条纹投影技术和位相逆推法的物体表面形状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干涉条纹的位相分布来测得物体的表面形状。相对于单波长干涉仪、条纹投影法等其他测量方法而言,多周期条纹投影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的测量范围,而且还可以用来测量非连续表面形状。此外,在多周期条纹投影法的基础上,还介绍了一种新的空间位相分析方法:位相逆推法。运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表面形状可以极大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及实验表明,由位相过零点所得到的测量值精度高于由振幅最大值所得到的测量值精度;当测量范围为毫米级时,基于多周期条纹投影法的位相逆推法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  相似文献   

13.
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对水泥基材料有增强增韧的作用,隧道衬砌结构是沿隧道洞身用混凝土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由于特殊的服役环境,衬砌结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比普通混凝土要求更高,且其耐久性主要体现在抗氯离子性能上。为提高衬砌结构性能,考虑在衬砌材料中添加不同掺量的氧化石墨烯,分别进行力学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掺量为0.03%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55.93MPa(相比普通混凝土提高约30.77%),28d抗折强度为10.90MPa(相比普通混凝土提高约21.92%)且抗氯离子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拟定了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AgNO3标准溶液为滴定剂的电位滴定法测定乙烯利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标准偏差为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46%.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降噪装置,为建立精确的、关联声衬结构和声学性能的阻抗模型,需要精细化分析声衬声阻抗提取技术。本文对比分析了2种声衬阻抗提取技术——当地阻抗提取方法和直接提取方法——的差异。应用了同一个流管声学试验平台、制造偏差可控的声衬试验件,并进一步通过阻抗测量的重复性试验,保证了两种阻抗提取方法对比的基础。应用两种阻抗测量方法分别提取了单自由度声衬和双自由度声衬的声阻抗。结果表明:2种阻抗提取方法测量结果在中、高频段内相互吻合,在低频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对比分析可见:相比于直接提取方法,当地阻抗提取方法适用的频率范围更宽,能够反应声衬的局域声阻抗特性,对声衬的尺度限制小,但需要破换声衬的物理结构,且适用于传统声衬结构;相比于当地阻抗提取方法,直接提取方法测量了声衬的整体阻抗特性,在中、高频段内能够获得精确的阻抗结果,不需要破换声衬的物理结构,而使用于更为广泛的板型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水中阴阳离子去除方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离子交换理论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内部结构、性质、选择、工艺以及水中离子检测方法等,提出了废水中氯及硫酸根等离子处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使用分光光度法与电导滴定法测定三乙烯四胺与Cu2 所形成的螯合物的配位数,结果表明Cu2 与三乙烯四胺可以定量地形成四配位螯合物,而且配合过程速度很快,螯合物稳定。在用三乙烯四胺水溶液滴定Cu2 过程中,体系的电导率快速下降,在滴定终点电导率发生了清晰的转变。建立了测定Cu2 含量的一种新方法—三乙烯四胺螯合作用电导滴定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分析方法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设计3种方法,通过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测定实验将传统的莫尔法和电导滴定法进行比较,以探寻比传统莫尔法更准确,又能降低硝酸银用量的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