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基本单元,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建设。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某220k V智能变电站工程,从智能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二次系统功能整合方面为此工程的二次系统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智能变电站辅助支持系统存在无法实现监测结果三维展示、系统本身鲁棒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智能变电站辅助支持系统.该系统借鉴C/S与B/S相结合的结构,将系统分为下位机层、中间层以及上位机层三层,并以此进行软硬件设计,硬件包括各种传感设备、通信网络以及中心处理元件,软件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预警模块和三维可视化模块等.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智能变电站辅助支持系统相比,该系统可以实现监测结果三维可视化目标,并提高了系统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全球电网发展的趋势一定是智能电网的方向,智能电网将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在于建设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这是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涵义出发讨论,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及特点,并对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SCD文件[1-2]是智能变电站的全站配置文件,包含了智能变电站的全部信息。它采用XML语言描述格式,描述了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所有IED的实例配置信息、通信访问点的位置及地址和所有IED间虚端子互连信息等。SCD文件是全站统一的数据源,因此加强SCD文件的正确性校验和日常维护管理,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运行、维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建立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电网系统意义重大。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组成具有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等特点,配置以高速的通信传输网络,自动的完成包括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在内的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智能变电站设备实现广泛的状态监测技术,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文中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技术,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现状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对变电站智能状态监测系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等电力各个环节的关键,也是智能电网进行电压变换和接收、分配电能的重要电力设施。实现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三流汇集,对于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设110KV智能变电站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分析了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给检修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重点研究了现场二次设备检修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针对现场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风险点,拟设计一种二次设备检修风险控制系统,用以评估因检修可能造成的保护误动和拒动风险,自动展示配置文件(SCD)的修改历史,进行待检设备的关联关系分析、生成安全措施票,对安措执行过程中的步骤进行实时核对和告警。通过工程实践验证,此系统有效降低了智能变电站的检修风险,显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且易于操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220kV长葛南智能变电站工程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在河南省电力系统的首次应用。基于此,结合220kV长葛南变电站工程安装施工及调试实际,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安装调试技术进行探讨。这对施工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做好未来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施工、调试工作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上。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的正常、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基于此,来探讨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