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却把能够制定本国历法作为政治上独立的象征.因此,两国之间的天文学交往总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2.
从很早开始,统治朝鲜的王朝就仿照中国设立官方天文机构,负责天象占侯与历法制定.为满足本国在这些方面的知识需求,朝鲜统治者们曾非常努力地从中国学习和引进天文学.中国政府往往把向朝鲜颁送历法作为显示宗主国地位的手段,而朝鲜王朝却把能够制定本国历法作为政治上独立的象征.因此,两国之间的天文学交往总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较早,取得了辉煌成就,自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传入日本的情况,说明中日两国的天文学方面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 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的形成、壮大、发展,展示了在天象观测记录、历法编制、仪象制造、民间天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对外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元大都天文台"建台730周年,又值我国最先进的望远镜LAMOST建成,我国天文学界决定以"郭守敬"冠名LAMOST.为纪念和庆祝这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文学事件,2009年11月7-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了主题为"天文仪器与天文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天文学史家和天文学家参加,其中6位来自国外. 报告的论文以大都天文台和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为中心,探讨了天文学发展史的多个方面,尤其是中国天文仪器史,涉及古天文遗址研究、天文台和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天文仪器与当代天文学等专题.  相似文献   

6.
简述秦汉时期的天文历法档案与气象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琪 《甘肃科技》2005,21(3):170-171,157
天文学是早期自然科学中的带头科学。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及我国古代的神权思想紧密相联,因此,它极受统治者的重视,秦汉时期专门设置了一些官员来进行天文观测,制历授时,这些官吏为了日后查考和研究的需要,保存了他们各自形成的天文历法档案。  相似文献   

7.
阐述中国少数民族主政时期天文台、历法和天文仪器的历史概况 ,初步分析了其发展的条件及原因 ,以充分的事实说明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文是为纪念薄树人先生逝世1周年而作,是一篇简略的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国少数民族主政时期天文台、历法和天文仪器的历史概况,初步分析了其发展的条件及原因,以充分的事实说明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4):382-382
北宋天文管理研究(董煜宇,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导师关增建)选取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高峰时期的北宋为个案,通过系统探讨北宋时期天文学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天文工作中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天文学文献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仅揭示出了北宋时期天文学与政治、军事、对外交往的密切关系,而且阐释了北宋天文工作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天文学文献管理的特征,这样把天文工作的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有机地关联到一体,不仅助于人们认识北宋时期天文学在皇权专制背景下发展进步的动因,也有助于人们认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科学与社会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