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宝慧 《科技信息》2011,(34):311-311,314
本文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虚拟专网(vPN)缺乏功能可扩展性和服务可定制性,结合主动网络的优点,在构建基于主动网络的虚拟专网构架基础上,提出了此构架下的服务定制模型,本模型通过下载服务器上的特定服务组件并在EE中执行实现服务的定制,定制过程有较强的安全策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陈安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6):45-47,134
文章以网络虚拟电子实验室的构建为例,讨论了虚拟实验室的建模方法、网络架构以及虚拟实验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提出了构建网络电子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对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创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商业信息的安全,时通信的安全尤为童要.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手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面临的威胁日益突出(如主动窃听、假冒机站、蓝牙连接和手机病毒等),手机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GSM管理中心研制方案主要解决基于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虚拟专网的应用方案,该管理中心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虚拟专网,并对虚拟专网内的专用终端实现密钥的产生、存储、分配、更换和销毁等功能,并为专用手机提供安全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赵权 《甘肃科技》2008,24(2):56-57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指在公众网络上所建立的企业网络,并且它拥有与专用网络相同的安全、管理及功能等特点,它替代了传统的拨号访问,利用Internet公网资源作为企业专网的延续,节省昂贵的长途费用。VPN技术以其可利用公网资源建立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和高速传输的企业专网,更加符合企业的成本效益,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通过因特网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或者扩展局域网到远程网络和远程应用,是目前构建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方法。远程接入网的设计考虑所基于的原则表现在经济和接入应用的需求、关键技术和实现的必要条件以及应用后设计。接入网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选余地也很大,而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 Network)是一种成本效益较佳的方法。同样网络设计者也必须清楚,和广域网专网不同的是,VPN网络安全因素要复杂得多,也危险得多。一、VPN技术要点 虚拟专网VPN通过将局域网通信封装在一个IP 包的方法(也称为隧道(T…  相似文献   

6.
李志达 《科技信息》2007,(1):7-7,195
采用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协议,结合服务等级、流量控制等技术,在公共IP网络上构建虚拟专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这就是MPLS VPN技术。其得到了广泛的商用,但其网络可靠性急待提高。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RFC2281)技术实现路由器双机备份,以提高MPLS VPN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中引入TD-LTE通信网络,能有效地解决石油无线网络覆盖面积小、网络容量不足、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对TD-LTE石油专网的核心网EPC、频率组网、链路预算及覆盖以及系统容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在结合油田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建议了一种基于TD-LTE技术的适用于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的无线通信专网设计方案.该方案已在某油田得以实施建设,而且可以满足油田的生产调度.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了基于校园网的DP2OM安全模型如何构建财务专用网。从网络架构、拓扑、技术保障、策略、运行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先进性。专网建成后,消除了数据冗余,保障数据安全、高效运行,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信息化水平。最后针对高校财务专网建设及运维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产生,虚拟专网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产物。对虚拟专网技术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传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阐述了虚拟专网技术在其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学成  张克 《科技信息》2012,(9):85-85,101
专用通信网(专网)作为公用通信网(公网)的一种补充,它是指在一些行业、部门或单位内部,为满足其进行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等需要所建设的通信网络。虽然我国的专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虚拟网络生存性缺乏准确的定量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semi-Markov process,SMP)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根据虚拟网络运行特征,重点引入虚拟网络重构状态以及认知状态,构建一种优化的虚拟网络状态转移图,并引入半马尔可夫理论,建立虚拟网络状态转移概率方程,构建基于SMP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虚拟网络生存性对各参量的敏感度以及不同类型虚拟网络的生存性特点。仿真表明,降低网络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虚拟网络攻击识别概率和虚拟网络重构成功概率可以显著提高虚拟网络生存性;在映射阶段进行资源备份可以显著增强军事虚拟网络生存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VPN(虚拟专网)网络的概念及工作原理,提出组建VPN网络时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并就那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集团专网为企业发展提供着不可替代的、安全可靠的通信保障.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对专网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网通信的服务对象和所提供的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专网通信正面临着网络技术改造、服务转型以及管理转型等问题.围绕“专用通信网的转型与发展”这个主题,就专用通信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形势下专用通信网的转型、新技术新业务给专用通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虚拟网络生存性缺乏准确的定量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根据虚拟网络运行特征,重点引入虚拟网络重构状态以及认知状态,构建一种优化的虚拟网络状态转移图,并引入半马尔科夫理论,建立虚拟网络状态转移概率方程,构建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虚拟网络生存性对各参量的敏感度以及不同类型虚拟网络的生存性特点。仿真表明,降低网络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虚拟网络攻击识别概率和虚拟网络重构成功概率可以显著提高虚拟网络生存性;在映射阶段进行资源备份可以显著增强军事虚拟网络生存性。  相似文献   

15.
TD-SCDMA煤炭专网中GMM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矿难,避免煤矿系统的灾难发生,根据煤矿自身安全生产条件的特点,采用组建适用于煤矿企业的TD-SCDMA通信专网的方法,研究煤炭行业通信专网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MM(GPRS移动性管理)支持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对整个TD-SCDMA煤炭专网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GMM模块可以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的方法,运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专网系统中的GMM功能。该成果对以后煤炭行业通信网络的建立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慕 《安徽科技》2007,(5):39-40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封包或加密传输,在公众网络上传输私有数据、达到私有网络的安全级别,从而利用公众网络构筑行业或单位专网的组网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PN)作为一门新型的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如因特网)安全地对单位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本方以淮南市为例,浅谈了VPN虚拟专线在专利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虚拟团队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团队管理模式,为了研究如何构建虚拟团队,以及虚拟团队如何管理,通过对塔克曼等人“团队发展阶段模型”的分析和对影响团队效能因素的探讨,结合虚拟团队的特点构建了虚拟团队的管理流程模型,进而提出了基于权威核心的虚拟团队组织形式,并对虚拟团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不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为虚拟团队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过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浅议网络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网络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的概念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介绍了网络虚拟电工电子实验室的系统结构、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以及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安全方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安全应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安全方法论以及解决方案,如硬件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技术、VPN(虚拟专网)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体系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网络化实验教学系统平台的组成,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虚实融合的生物工程生产企业网络化实验教学体系,这种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使得教学资源的管理更高效化、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工厂技术培训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