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井田以及井田周边环境做认真、细致的考察,预测矿井构造,合理布置井田,可推动矿井的有效开采.笔者试以永兴县塘门口镇荆草坪矿井为例,来剖析如何根据外部环境来预测井田的矿井构造,为开采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井田以及井田周边环境做认真、细致的考察,预测矿井构造,合理布置井田,可推动矿井的有效开采。笔者试以永兴县塘门口镇荆草坪矿井为例,来剖析如何根据外部环境来预测井田的矿井构造,为开采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百善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研究,揭示出百善井田孤立含煤盆地为一位于特定构造部位,历经两期以上地质构造运动叠加复合,形成的被动式中心对称左旋双帚“S”型构造。进一步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将整个井田划分为两两对顶相似的四个预测区段。不仅为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构造学科宝库添加了一块砖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肖尔布拉克西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将矿区地层划分为六个含(隔)水层,分析了该井田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和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利用"大井法"对井田进行涌水量预测,从地层含水性、地表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大气降水及暂时性地表水流三方面分析了井田的充水水源的因素,并指出断裂构造和钻孔可能形成井田的充水通道.以上研究对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防治水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兴井田断裂构造、岩浆侵入体等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十分发育,对煤矿生产影响等问题,在综合分析大兴井田地质资料和井下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井田断裂构造的发育、展布规律及侵入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侵入体的控制作用,为大兴井田采掘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大安山矿冲击地压危险性与井田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大安山矿地应力测量结果,全面分析了大安山矿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分析大寒岭倒转向背斜的形迹、剖面特征及其对井田地应力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在大安山井田应力场中起控制作用,井田应力场为典型的构造应力场,井田内最大主应力为NW-SE向.大寒岭倒转向斜发育的次级褶皱——百草台倒转向斜轴部区域应力集中,为向斜南翼的2~3倍.大安山矿处于极高应力状态,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构造应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了福建省永安矿区瓦斯涌出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从古构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及火成岩侵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该煤田低瓦斯特征的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瓦斯含量超限的井田(块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白沙南井田位于龙永煤田东北部,属苏邦煤矿区的一部分.该井田普遍发育缓断裂构造,为了更好地开发井田,对白沙南井田发育的5条缓断裂构造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对煤系的控制作用,确定了F106断层下盘童子岩组三段地层为主要勘探对象,对指导白沙南井田的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龙宫煤矿井田开拓方式的探讨,得出结论:本井田1、2号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在3°~6°之间,对井田开拓无影响,但对井田开采有一定影响;本井田1、2号煤层均存在采空区,主要在井田北部工业场地附近存在采空区,对井田开拓开采有影响;全井田1、2号煤层以+747m一个水平开采,将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开采,矿井先期开采位于开拓巷道南侧附近的一采区。  相似文献   

10.
永安煤田低瓦斯赋存特征的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福建省永安矿区瓦斯涌出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从古构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及火成岩侵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该煤田低瓦斯特征的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瓦斯含量超限的井田(块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同侏罗纪煤田区域构造地质特征,详细描述了四台井田在地质勘探和生产过程中所揭露的各类地质构造.结合煤田区域构造地质研究成果,分析了井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与形成机制,总结了构造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瓦斯治理分级分类管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依据井田内地质构造、瓦斯赋存特征、构造煤发育情况,对井田进行瓦斯地质单元划分:以南坪向斜及其F51断层、NF26断层、-720m水平大巷为界划分为3个地质单元,对分瓦斯地质单元进行瓦斯预测,为瓦斯分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质勘探和井下地质调查,总结了顶峰山井田的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成因和构造对煤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董家河井田中小型断层构造的发育特征与展布规律,预测了二水平浅部地区断层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分析采动地裂缝成因及预测地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通过分析官地煤矿的井田地质测量资料和实地调查,确定了11类影响地裂缝发育的因素;依据地裂缝面积与采空区面积的比值,将地裂缝发育程度分为4类。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了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预测;以预测准确率为指标,通过6次特征选择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特征选择的结果表明:开采层数、开采总厚度、开采宽度、开采深度、砂泥岩比、开采长度是影响地裂缝发育的主要特征,地质构造和地表出露是次要特征,煤层倾角、地形坡度、相对位置是冗余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模型的训练结果相比,DNN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对大隆井田现开采区所实见的大量地质构造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各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重新做了鉴定,确认它为一个发育极好的旋扭构造——涡轮状构造。同时文章还对该涡轮状构造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其成因作了探讨,并例举了利用这-构造型式的构造形迹所展布的规律,进行构造预测,指导煤矿生产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在收集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董家河井田中小型断层构造的发育特征与展布规律,预测了二水平浅部地区断层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质勘探和井下地质调查,总结了顶峰山井田的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成因和构造对煤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芯包体测量方法,对东欢索井田两个水平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得出东欢坨矿地应力场属于水平应力场,井田内存在着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的结论。测量成果为井下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巷道合理布局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井田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的区域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判别井田内主要构造断裂的导水性,利用ANSYS软件,对任楼井田72煤层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受力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该井田断层导水性受多期构造应力场,尤其是燕山二期构造NEE向主压应力控制,使井田南部F3至F5之间大中型断层及井田北部NE向断层普遍出现淋水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