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帝国主义伙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制造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已整整十六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成千上万的阿拉伯难民仍然流离失所,他们重返家园的权利仍未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帝国主义、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对阿拉伯人的一个严重的侵略罪行。历史一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的西部,西濒地中海,北、东、南三面分别与黎巴嫩、约旦、叙利亚、阿联的西奈半岛相接。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犹太人的一个部落从爱琴海附近迁居到约旦河附近,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公元后一、二世纪,罗马人曾一度征服了这块地方,犹太人遂散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两个犹太国家——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分别于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被亚述和巴比伦灭亡。公元前二世纪时犹太人建立了马卡比王朝,公元前一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征服。此后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散居世界各地。十九世纪末叶,在奥地利、德国、俄国的犹太资产阶级中流行着一种犹太复国思想,鼓吹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具有一致的“民族利益”,号召各地的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去重建“大以色列国”,企图使犹太工人和劳动人民服从  相似文献   

3.
在以色列及被占领土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人口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巴勒斯坦人口的增长引起以色列政府的恐慌,甚至有人惊呼一旦巴勒斯坦人占了多数,那就“意味着犹太国家的结束”。 19世纪初,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只有5000名犹太人,到1914年增加到8.5万人。在一次大战后的整个英国托管时期,犹太人口也仅占当地人口的10%。经过犹太复国主义近半个世纪的移民  相似文献   

4.
1897年,当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决定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人之家”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正在为推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和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而奋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阿拉伯国的斗争达到高潮,以致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代表哈伊姆·魏茨曼博士主动要求与阿拉伯起义部队指挥官费萨尔·伊本·侯赛因亲王达成协议,表示支持建立阿拉伯国并保证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将不损害当地阿拉伯人的利益。然而,由于英国政府拒绝履行允许建立阿拉伯国的承诺,巴勒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变成了英国管辖下的委任统治领土。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在巴勒斯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挑起了阿  相似文献   

5.
“分而治之”政策的祸害约旦是中近东许多阿拉伯国家之一。它的四周邻国除了属于犹太人的以色列外,都是阿拉伯兄弟国家。它的面积只有九万六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百四十万余人。它是一个封建王国,名义上虽然也有一部宪法,但实际上国王经常干涉内阁施政。约旦本为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从十六世纪初叶起,它曾被土耳其人统治,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英帝国主义势力在中近东迅速扩张。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执行“分而治之”政策以便统治阿拉伯人,便于1922年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为外约旦。在外约旦建立了英国殖民当局管理下的酋长国。 1946年3月,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情势  相似文献   

6.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81号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分别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建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强行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和戈兰高地等大片阿拉伯领土,1982年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致使近200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悠悠四千年的犹太文化遗产,长达一个世纪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建国后四十多年的发展,这一切都给以色列的文化事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加之以色列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从世界80多个国家回归的犹太人又带回了原居住国文化上的影响。用“万花筒”一词来形容以色列的文化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从1948年复国至今,一直由工党和利库德轮流或联合执政。执政党领袖兼任政府总理,执掌行政大权。由于以色列历届总理都带有浓厚的犹太复国主义色彩,构成了许多共同的特点,探究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以色列的历史和社会。“波兰、俄国帮”以色列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色列人的祖先就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王国,但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野蛮镇压了犹太人的3次大起义,残酷杀戮了100多万人,幸存者流散到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国,到上世纪下半叶他们又转移到俄国和东欧,仅在俄国就聚集着半数欧洲犹太人。在近2000年的亡国岁月中,犹太人往往受到居住国的统  相似文献   

10.
1890年:土耳其统治时期巴勒斯坦自16世纪初起,一直是奥斯曼帝国领地。1923年巴勒斯坦成为英国托管区。 1935年:犹太复国主义移民本世纪初,散居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移居巴勒斯坦。到二战前夕已犹太人居住在这块土地。  相似文献   

11.
三、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西方称之为“锡安主义”(Zionism)。锡安是耶路撒冷西南角的一座山,相传在古代曾为犹太人政治文化中心,被认为是“圣山”。犹太复国运动的倡导者号召散居各地的犹太人返回锡安山,复兴犹太国,因此得名“锡安主义”。  相似文献   

12.
陈来元 《世界知识》2012,(17):60-61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以来,一批一批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拥来。以色列至今奉行鼓励移民的政策,凡能够证明自己有犹太血统的人到以色列定居,都受到欢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些移民有来自前苏联、东欧和欧美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也有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也门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种犹太人。这些移民有自己的方言和原居地的习俗,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亦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宗教理念又分正统派、保守派和革新派。更有甚者,经过三次大流散,许多犹太移民几乎丧失了犹太人的民族属性。他们不会讲希伯来语,对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知之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以色列国是在大量犹太移民回归巴勒斯坦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说,吸收犹太移民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本。从1882年俄国的一部分犹太知识青年发起重返巴勒斯坦的运动起,一直到1948年5月以色列国正式建立,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前后掀起过七次“阿利亚”(Aliya,希伯莱语,意为:上升、攀登,也可译为:流亡者的聚集,大迁徙)行动,总共约有55万人回到巴勒斯坦,而以色列建国时也才不过有65万人。  相似文献   

14.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次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自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以后,历届政府毫无例外地奉行将耶城犹太化的政策,对耶路撒冷实行不同于其他占领区的政策。在管理上,实行以色列法律,由市政委员会管理,维持治安的是警察而不是军队。在外观上,改变耶城原貌,恢复了旧城的犹太区。更主要的是以色列当局不断没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安置犹太移民,改变耶城的人口结构。以色列没收巴勒斯坦土地的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种。(1)没收国有土地,即那些登记在约旦名下的巴勒斯坦土地。(2)那些离开耶路撒冷、加沙、约旦河西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0日,一名信奉极端正统派的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同性恋大游行时持刀连刺六人,一名少女因伤重不治身亡;次日凌晨,位于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村庄杜马遭到一伙蒙面歹徒的纵火袭击,一名巴勒斯坦婴儿被烧死,其父也在送医几天之后宣告医治无效,以色列军方和执法机构经过调查认为这很可能是村庄附近的犹太定居者所为。这两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引发了数以千计的以色列民众在多个城市举行游行集会,谴责犹太极端主  相似文献   

17.
①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次日,阿以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③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两奈半岛、加沙地带、约量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④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1982年4月,以色列将四奈半岛全部归还埃及。  相似文献   

18.
说到以色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国家的缔造者、被称为“以色列之父”的戴维·本—古里安。本—古里安1886年生于波兰的普沃茨克。他在青年时期就自称信仰社会主义,同时积极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20岁时本—  相似文献   

19.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20.
在主持“讲述阿拉伯人”这一组话题时!见本刊今年第16期",我就很想知道阿拉伯人对我们讨论的焦点问题的看法。前不久,在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我采访了萨基特大使。如果你的家有强盗闯入伊拉克问题与巴以问题相连半个世纪以来,阿以爆发五次中东战争,有人说,阿拉伯国家如果能团结一致,早已打败了以色列。那么,如何看待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这个话题也许敏感,这个话题本身也许很复杂。大使沉思了许久。“我不同意用‘中东战争’这个词,应该说是以色列的侵略战争。众所周知,这块土地是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占领这块土地,并将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