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产于超基性岩中的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复杂,物理性质稳定,抗蚀变能力强.本文通过对北祁连西段九个青羊等六个超基性岩体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铬尖晶石种属的研究,并计算了铬尖晶石的两种含铁率,探讨了该区分布的蛇绿岩型阿尔卑斯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甘肃、新疆、西藏等地十一个超基性岩体中附生铬尖晶石化学成分的统计推断,发现在成矿岩体中附生络尖晶石五种主要成分的(?)值均小于2.04,而非成矿岩体中附生铬尖晶石的Cr_2O_3和 Al_2O_3的(?)值大于3.且(?)(Cr_2O_3)>(?)(Al_2O_3)>(?)(Fe_2O_3)>(?)(FeO)>(?)(MgO).这一结果可以用来预测超基性岩体的含矿(Cr)性.  相似文献   

3.
松树沟超镁铁岩体中主要有两类铬尖晶石。它们的岩相学和化学成分特征有着明显差异。研究认为,其中一类是地幔部分熔融成因的富铬铬尖晶石,另一类是在一种外来的含水硅质熔体加入情况下,由超镁铁质岩浆分异结晶形成的,与一种高热流环境有关;后来它们又经历了角闪麻粒岩相条件下的再平衡。因此本区铬尖晶石表现出变质型的和阿尔卑斯型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4.
四川丹巴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型 Cu- Ni- Pt族元素矿床中 ,含有多种铂族元素矿物。通过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的研究 ,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 ,铂族矿物均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期。文章还讨论了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  相似文献   

5.
西藏蛇绿混杂岩中的铬铁矿自然重砂矿物主要有铬铁矿和铬的各类尖晶石,其自然重砂异常主要产于蛇绿混杂岩(超基性岩)中。根据铬铁矿自然重砂的分布特征,其异常主要成群分布于南北两个蛇绿岩混杂岩带中,与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矿产地分布高度一致,以此作为线索,通过铬铁矿自然重砂异常分布特征,作为寻找铬铁矿的一种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岩石化学成分入手,对松树沟超基性岩体中 Cr_2O_3的分布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与国内其它岩体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判断超基性岩体成矿的部分标志参数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形成于弧后海盆地环境 ,是扬子板块北缘晋宁期造山构造岩浆旋回早期阶段岩浆活动产物 ,具有层状侵入体的特征。其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和角闪石。对这些矿物的产出状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研究 ,确定了矿物种属 ;并根据主要造岩矿物特征探讨了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性质、来源、成岩条件及其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闭合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含矿(铬、镍)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形成铜镍矿和形成铬矿的超基性岩浆环境有明显差异,铜、镍和铬的富集程度分别主要受二氧化硫、三氧化二铝支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香毛山北铜及多金属矿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本文通过对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矿体大多产于超基性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中,超基性岩的侵入使围岩产生大量的裂隙,使其附近变为一个软弱带,为后期矿液的上升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时从矿物的组合、共生关系及结构来看都表明了该矿的生成与超基性岩岩浆源有关的多次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矿区铜矿体多呈稀疏侵染状、稠密侵染状分布于各类赋矿岩石的裂隙中,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连续性较好,属岩浆期后热液型铜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一些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的矿物原料日益迫切需要。所以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质学者对我国超基性岩体和基性岩体做了很多工作,对它的分布规律、生成条件、地球化学特点和含矿情况作了些研究,给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 一九五九年二月上旬我校地质系教师和学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作,在安徽省大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产于蚀变闪长岩内或超基性岩接触带附近,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矿床中矿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等特征,研究表明金的赋存状态是以独立的矿物自然金存在为主,而自然金又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包裹金较少,通过对单一浮选工艺试验和全泥氰化工艺试验进行对比,认为全泥氰化工艺选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查干热各沟铜矿矿区的矿床成因,预测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及铜矿体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赋矿层位、空间展布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区铜矿体主要沿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内外接触带分布,赋存于超基性岩体、火山岩及断层破碎带内的后期硅质脉体中,受超基性岩体、火山岩及断层破碎带控制,超基性岩体中主要形成岩浆熔离贯入型铜矿,细碧岩及附近断层破碎带内主要形成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其成因类型有岩浆熔离贯入型和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根据矿床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分析,该矿区具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镁铝尖晶石是地幔和类地行星中常见的氧化物类矿物.高温高压实验表明尖晶石的高压相可以存在于从地壳到下地幔广泛的深度范围内.作为含铝矿物的端元组分,尖晶石可能是地幔中铝元素的主要富集矿物.尖晶石的高压相还可能是俯冲大洋板块的主要组成物质.获得尖晶石的热力学性质为计算尖晶石的相变奠定了基础,为通过地震波解释地幔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冻结声子法计算了镁铝尖晶石的声子色散关系和常压下的各种热力学性质.首先,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计算方法计算绝对零度下平衡体积的晶体结构.然后,通过构建超晶胞并对超晶胞内的原子进行微小的位移获得原子力,利用原子力来构造力常数矩阵,进一步构造动力学矩阵,将温度扩展为有限温度,计算出尖晶石的声子色散关系.最后,根据准谐近似理论得到常压下的各种热力学性质.第一布里渊区中心的声子振动频率与红外、拉曼光谱的实验数据相吻合.各种热力学性质,标准熵、等压热容和热膨胀系数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与基性岩有关的宝石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产于基性岩中的一些重要宝石矿物品种及其宝石产出地质条件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基性岩型宝石矿床成矿的四个条件:首先地幔上部的基性岩浆为宝石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地球表面切至上地幔的深大断裂为岩浆的快速上升提供了便利的通道;适宜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后期流水的搬运剥蚀为宝石矿物的富集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渣中的铬以尖晶石矿物相状态赋存时不易溶出,有利于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基于熔体非平衡凝固理论,采用热力学数据库FactSage 7.0研究了FeO添加量对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不锈钢渣体系中尖晶石晶体析出温度、析出量、化学组成及铬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尖晶石晶体为高温析出相,主要由MgCr_2O_4和FeCr_2O_4组成;随着FeO添加量不断增多,尖晶石晶体的析出温度逐渐降低,其最终析出量逐渐增加,析出物中FeCr_2O_4所占比例增加而MgCr_2O_4相对减少;铬元素的赋存状态未受FeO添加量变化影响,仍以尖晶石固溶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产自中国新疆且末和台湾花莲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碧玉样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和质谱分析,就其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个产地碧玉多为绿色、深绿色、墨绿色,且均含有斑点状或条带状黑色副矿物;常规宝石学特征相似,难以区分。镜下观察可见三个产地碧玉样品主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加拿大碧玉中可含少量阳起石和辉石,且末碧玉中副矿物主要为钙铬榴石,加拿大和花莲碧玉中副矿物主要为钙铝榴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矿物是透闪石,且随Fe、Cr含量的增加碧玉颜色显示出由浅至深的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花莲碧玉S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产地,可视为该产地碧玉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西藏的铬铁矿产出主要受超基性岩体的控制,文中通过对西藏54个超基性岩体化探数据中5种氧化物成分的聚类与判别分析,根据已知的22个岩体的含矿性预测出未知的32个岩体的含矿性,并对比两种分析方法的效果,指出判别分析所预测的含矿岩体结果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的。  相似文献   

19.
攀——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很广,岩体总数超过200个,其中部分岩体已经详勘或开采,是钒钛磁铁矿、铜镍(铂)硫化物矿产基地,同时有些超基性岩体有铬矿化现象。为了对其余岩体进行评价以及找寻深部矿体,我们参加了本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项目,对岩体的含矿性进行数学地质研究。现把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并对基性超基性岩含矿性数学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今后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岩区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康滇地轴西侧,荒田复背斜之南翼,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断裂多属扭性,并伴随多期岩浆活动,其中尤以华力西期中酸性—超基性岩体的侵入活动较为突出;区内九平方公里范围已揭露有16个大小不等的中酸性—超基性岩体,形态多为椭园形,分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