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粗糙集中的近似精确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粗糙集中的“边界”(可能决策)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上(下)边界的概念,讨论了边界的一些性质,进而提出了粗糙问题中可近似为精确问题处理的近似精确问题模型,并给出了近似精确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集合”(简称为“集”)是现代数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学教材中讲解关于集合的初步知识,对学生理解传统的数学(算术、代表、几何、三角等)和近代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等)的基本理论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有关的逻辑代数等)知识及其它现代科学技术,作一些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准手征性”及“假手征性碳”这两个概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很少涉及到,但在一些较为深广的有机化学书中和高等有机化学中提到了。弄清这两个概念对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特别是旋光异构的构型方面(对环状化合物还联系到顺反异构)是很有好处的。本着教学研究以及党的“双百”方针的精神,作者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毛主席关于概念的一系列论述是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教学的指导思想。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而数学上的概念都是以定义的形式提出,不从定义出发,又怎样分析和讲述概念呢?我反复学习领会毛主席关于概念的一系列论述,认为应当对基本而重要的概念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一)分析概念的实际背景,揭露发生概念或扩展概念的客观与内在矛盾,抽象提出概念的定义,指出概念的适应范围。(二)力求明确概念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分析概念的各个方面,弄清其主要与次要。(三)指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概念有无变化,向什么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可用能分析法讨论热力资源及热力循环的力能经济指标,并分析应如何对中低温热水资源的力能效果进行王确评价。本文先从力能角度提出热能的“数量”和“质量”概念,推导“可用能函数”和“可用能量利用系数”。阐述可用能分析法及其在热水型地热资源电站中的应用。并通过对我国两个低沸点介质法地热试验电站典型试验数据的计算,作出双流体循环的能量流图,论证质量分析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供了某些评价地热电站和合理利用热水资源的理论依据。本文实例所提供的计算分析步骤,对地下热水、低温太阳热(包括海洋热能)和余热等中低温显热资源双流体循环分析都可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整数环Z中整除、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重要概念合理地引入到有理数域Q中。证明了两个有理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存在性,同时给出了一种简单、初等的求法。文中还得出了关于有理数整除、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并给出了关于“素元”、“互素”等概念和唯一因子分解定理仍然只能在整数环Z中建立与讨论的结论。最后列举了本文所引入的概念与得到的结论的一些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开展的大好形势下,遵照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示,最近我们到兰州三十二中搞教育革命实践课的试点。通过“有理数”一章的教学实践,对于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阐明正负数概念的引入,有一些肤浅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讨论。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一百多年前已有正数、负数和零的加减法则,十三世纪(距今700多年前)时,已有关于正负数乘法法则的记载。在欧洲迟至十七世纪(距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教学中对 教材处理的几种方法和技巧,并给出了关于“积分因子”的两个定理。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分为“真实概念”和“非真实概念”(又称虚假概念、虚构概念、虚幻概念、虚概念等等)。由此产生了关于“非真实概念”的逻辑性质问题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既无内涵又无外延;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只有内涵而无外延;也有人认为,如果  相似文献   

10.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十多年来,全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逐步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其中,不少学校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学校由于对校长负责制基本含义的理解上存在偏颇,其操作模式和运行规则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校长负责制的真正含义进行探讨。一、关于校长负责制概念的表述(一)对校长负责制的概念,一些教材和文章有  相似文献   

11.
一、地球演化的最新层圈———社会圈及其概念的内涵关于人类社会与地球及其它层圈的关系问题 ,不少学者进行过重要的探讨和研究 ,并从不同的角度 ,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如对人类社会是否构成新的地球层圈就先后有“智慧圈”(沙尔坚、列·鲁阿 ,1921 ;B.维尔纳茨基 ,1922,1930,1942 ,1960) ,“生态圈”(M.考里 ,1958) ,“技术圈”(N.I.克里捷尔 ,1980) ,“社会圈”(M.A.高鲁波错 ,1982) ,“地球表层系统”(钱学森 ,1983) ,“社会—自然界系统”(A.H.考切尔金 ,1987) ,“社会圈”(赵鹏大 ,1996) ,“人类圈”(陈之荣 ,1997、2002)。…  相似文献   

12.
旧量子论以经典理论为基础,用“轨道”的概念描述原子中电子的动动。本文在这种理论范围内,结合现有的原子物理学教材内容,讨论关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中考虑原子核运动时的电子椭圆轨道,并指出一些教材中的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热学”或“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熵”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把这个概念的意义扩展一些,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1摘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一切过程都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然而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不一定都能发生。例如,行进中的车辆,刹车后机械能转变为热能耗散的过程是人们熟知的,而耗散的能量再收集起来重新使车辆行进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一滴蓝墨水滴入净水中,随着时间的推延总是均匀的分布于整个水中,不可能再自动收缩成一滴蓝…  相似文献   

14.
介绍机械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情况,其中涉及一些设计方法学中关于设计各阶段的划分的论述,在分析设计师的作用和计算机自动设计的不现实之处理,提出了“计算机全过程辅助”的概念,以及在各配套技术发展现状之下的努力方向和可能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对自己喜爱的学科有一种“历史癖”,故而利用在国外从事研究的机会,浏览了一些关于生态学概念发展的文献和资料。Mclntosh教授的《生态学概论:理论和概念》(The Background of Ecology:Theories and Concepts)亦列其中。回国后,在与生态学同行,特别是与青年生态学家的交往中,既感受到一种从事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创造的蓬勃热情,也意识到如果我们的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16.
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概念抽象,计算量大,将MATLAB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对分析方法、算法及处理结果作现场仿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直观地领会、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某些高等学校数学系使用的教材、参考书、以及数学教育界流传的关于命题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命题”概念要明确。(2)“命题”的真值要以事物本身可确定真假而定,不应要求立刻就定或大家有一致意见才定。(3)命题的结构是:主词、宾词、系词(有时还加上量词)。而不应一概说成“若 A 则 B”。(4)命题“若 A 则 B ”的否定命题不是“若 A 则”而是“若 A 且”。(5)逆命题制造方法有两个,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内能”是热学的基本物理量之一,也是一个基本的热力学函数。在普通物理热学中应将“内能”作为一个教学重点,不仅在热力学第一定律部分要讲清楚内能概念的引入,定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它与热量、热能的关系,还要善于把“内能”贯穿到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的教学中去。这是因为,热力学是从能量观点出发来研究宏观物体热性质的,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所揭示的都是能量传递和转化所必须遵从的规律。但是,热力学所研究的宏观物体热性质,还必须用分子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才能了解其本质。以下从五个方面:内能宏观定义的教学;内能微观定义的教学;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有关内能的教学;固体的内能;相变时转变热的分析谈谈我们在有关内能概念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内能概念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这种区分正体现了热学理论中按照研究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个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避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形式主义”谈两个问题。 (一)中学数学概念的定义问题。 由于中学数学理论是作为教学科目建立起来的,一般侧重运算,原则上不能违背科学结论,但可以通过教学法的处理,降低科学性(逻辑结构)的要求。所以中学数学教材对一些主要概念的定义方式灵活多变,其中形式定义应引起重视。 先讲与哲学相联系的概念“量”与“数”。所谓“量”,是事物存在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是一种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长短和运动的快慢等都是量,一般有相应的名称表示。例如,速度是区别物体运动快慢的量。为了表示某个量,人们选择一定的单位去计量。计量结果一般用名数(量数与计量单位的整体)表示,“量数”就是被量的量与计量单位之比。所谓“数”,是各种量的同一程度的反映,即表示同一“量数”的记号。(当然,数概念是不断发展的,象由于数学本身解方程的需要引  相似文献   

20.
以微积分中有关概念的例题为栽体,叙述了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概念“陷阱”,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好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及时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域”,清晰、稳固的概念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