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桃楸皮的甲醇提取液对肿瘤细胞SMMC-7721(人肝癌)和SCG-7901(人胃癌)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噻唑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结合,以5-Fu(五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在560nm波长,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剂量的核桃楸甲醇提取液,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OD值,考察甲醇提取液对肿瘤细胞的24h抑制作用。结果:SMMC-7721,IC50=0.09977mg/mL;SCG-7901,IC50=0.12656m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桃楸皮粗多糖对肝癌SMMC-7721和胃癌SCG-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5-氟尿嘧啶组为阳性对照组,在560nm检测不同剂量的核桃楸多糖溶液的OD值,考察核桃楸皮粗多糖对肿瘤细胞的24h抑制作用。结果:SMMC-7721:IC50=0.60407mg/mL;SCG-7901:IC50=0.23545m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树舌粗多糖对癌细胞SCG-7901(人胃癌)和SMMC-7721(人肝癌)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噻唑蓝比色法),以5-Fu(五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在490nm波长处检测不同剂量的树舌粗多糖提取液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OD值,考察树舌粗多糖提取液对癌细胞24h的抑制作用。结果:树舌粗多糖50%乙醇提取液对SGC-7901和SMMC-7721的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7135mg/mL和020065mg/mL,树舌粗多糖30%乙醇提取液对SGC-7901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020465mg/mL和020924 mg/mL,树舌粗多糖对癌细胞SCG-7901和SMMC-7721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24h内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黒参粗多糖对肿瘤细胞SCG-7901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噻唑蓝比色法),以人参粗多糖为阳性对照药物,在490nm波长,检测不同剂量的黒参粗多糖提取液,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OD值,考察提取液对肿瘤细胞的24h抑制作用。结果:黒参粗多糖对SGC-7901和SMMC-7721的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4475mg/mL和015789mg/mL,黒参粗多糖对肿瘤细胞SCG-7901和SMMC-7721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核桃楸皮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核桃楸皮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1.14688mg/mL,1.26825mg/mL(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标:研究核桃楸皮粗多糖体外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能力。方法:以1.5mL离心管为细胞培养容器,用MTT法在492nm检测抑制效果。结果:核桃楸皮粗多糖有较强的抑制H22增值的能力,IC50=0.04932mg/mL(粗多糖);IC50=0.035273mg/mL(5-Fu)(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核桃楸皮提(萃)取物的抑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进行了抑菌性能试验。核桃楸皮经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经乙醇提取后,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只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仿萃取物对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为核桃楸皮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8.
王光  吴宜艳  雷涛 《实验动物科学》2013,30(1):26-27,34
目的观察核桃楸皮粗多糖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将5.4 mg/mL的核桃楸皮粗多糖溶液,分别按照40 mL/kg每天3次灌胃,20 mL/kg每天2次腹腔注射,给药1 d后,连续观察7 d。结果实验期间,小鼠的活动与饮食情况未见异常,未出现死亡。尸检各脏器无异常。小鼠的核桃楸皮粗多糖每天最大给药量:腹腔注射2.16 mg/10 g,灌胃6.48 mg/10 g。结论通过两种给药方法证明,核桃楸皮粗多糖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杉醇(PTX)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紫杉醇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紫杉醇对肝癌细胞SMMC-7721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IC50为21.6nmol/L。结论紫杉醇对SMMC-772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核桃楸皮丙酮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细胞增殖。结论:地产核桃揪皮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菇提取液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初步探讨红菇提取液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以3隐性果蝇为对象,通过果蝇的生存试验主要统计其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寿命,比较1mg/ml、5mg/ml、10mg/ml和15mg/ml四种不同浓度红菇提取液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从平均寿命看,1mg/ml时雄、雌果蝇分别延长6.94%、11.14%(P均<0.01);5mg/ml时雌果蝇延长7.14%(P<0.01).从半数死亡时间看,1mg/ml时雄、雌果蝇分别延长7.51%、8.45%(P均<0.01);5mg/ml时雌果蝇延长7.38%(P<0.01).从最高寿命看,5mg/ml和10mg/ml时雌果蝇分别延长13.47%和16.37%(P均<0.01).结论:红菇提取液对果蝇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中1mg/ml的红菇提取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雷涛  孟楠  常乐  吴宜艳 《实验室科学》2012,15(5):81-83,87
研究精氨酸果糖苷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精氨酸果糖苷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精氨酸果糖苷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分别为羟自由基IC50=1.60706mg/mL,超氧阴离子IC50=0.62369mg/mL。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技术,从硒矿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通过摇床发酵培养,提取制备发酵样品。采用MTT法,用MDA-MB-231细胞、Hela细胞、SMMC-7721细胞测试发酵样品的抗肿瘤活性。从采自湖北恩施全球唯一独立硒矿床区的6个不同土样中分离真菌73株。其中,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32株,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13株,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9株。这些活性菌株为筛选抗肿瘤天然产物提供了良好的药源菌株。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150 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 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HepG2肝癌活性验证中,结果显示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两者在抗HepG2肝癌细胞株活性中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运用倒置显微镜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经过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或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HepG2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提示蓝翠雀花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显示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毛脉酸模体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体外测试毛脉酸模不同提取方法下对常见几种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CPE法进行体外抗病毒(流感甲型病毒HA)实验,按Reed-Muench法计算各提取部位的药物半数有毒质量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选择指数(SI).毛脉酸模水煎液和70%乙醇冷浸液均显示有明显的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毛脉酸模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甲型病毒的抑制较强,半数抑制量质量浓度分别为(IC50)6.2 mg/mL和0.4 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6和16.毛脉酸模醇提液是抗菌抗病毒活性较高的活性部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MTT法对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系列化合物)进行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活性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MC-7721中蛋白caspase-3和剪切后p17的表达.结果表明,化合物CCM-5和CCM-14抗肿瘤活性较好,其对SMMC-7721细胞的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化合物浓度增高时,G0/G1期细胞减少,S期以及G2/M期细胞增加,凋亡峰SubG1峰增大;两个化合物均可增强caspase-3的表达,随着浓度的提高,caspase-3的表达趋势减弱,而剪切形式p17亚基表达量逐渐提高.因此,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5和CCM-14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化合物诱导caspase-3活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7.
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步合成了水溶性的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Ⅱ),采用UV-Vis、IR、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配合物对抑瘤效果的影响,当浓度为100 mg.L-1时对肿瘤的抑制率可达71%左右,并确定其细胞生长抑制50%时的药物浓度(即IC50值)为21 mg.L-1.结果发现:此酞菁锌是1种很有潜力的抗癌光敏剂,在光诱导条件下,适宜的浓度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并探讨了其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