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美国宇航局2008年轰炸月球俄罗斯科学院天文研究所的专家们称,美国可能计划在2008年“轰炸”月球。根据该计划,2008年美国将向月球发射高速探测器。880kg的探测器将借助特殊助推火箭的力量,高速射入月球极地附近的“谢克尔顿”环行山,整个过程恰似美国惯用的“定点式导弹袭击”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关毅 《自然杂志》2019,41(2):137-143
<正>2019年2月21日,由以色列一家私营机构主导制造的"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搭乘美国"猎鹰9"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开启奔月之旅。这是世界上首个非国家发起的探测器登陆月球任务,拉开了私营机构探索月球的序幕,标志着全球商业化探月大潮的来临。如落月成功,以色列将成为继俄、美、中之后第四个有探测器在月表着陆的国家。无独有  相似文献   

4.
正1958年8月美国先驱者0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火箭爆炸而失败。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硬着陆。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实现人类登月的梦想,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首批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杨骏 《科学之友》2009,(10):3-3
许多人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然而,月球在时隔数十年后,又迎来了人类的探测热潮。如果说人类首次探月  相似文献   

6.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7.
探月回顾     
《科学之友》2006,(5):47-47
1958年-1976年美国与前苏联一共发射了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 1969年“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kg的月岩样品。  相似文献   

8.
1958-1976年,美国和苏联掀起了第一次探月高潮.在19年间,两国共发射83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达55.5%.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实现登月,人类首次踏上了月球.随后.美苏又进行了多次载人和不载人登月取样,获得了珍贵的月球样品和海量的科学数据,月球探测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最近公布了跨世纪的系列航夭探测工程计划。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筹备的两个太空飞行项目,一个是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发射一架探测器,另一个是向火星发射一架着陆器和游动探测器,对火星表面进行研究。这两个项目都将在明年进行。1997年,一颗命名为"月球观察者"的人造卫星将飞向月球。不久前,宇航局曾成功地向月球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国家航天局(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局")宣布,中国的太空探索于2019年1月3日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历史上首次将一艘飞行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只是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项,这些任务展示了中国加入甚至引领太空竞赛的雄心。2013年,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行列,成为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的国家之一,但嫦娥四号是第一个降落在月球永远背对着地球一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1.
姚仰平 《科学通报》2024,(Z1):485-488
<正>2020年12月,我国首个月球采样探测器——“嫦娥五号”成功采集并带回地球1731 g月球样品,使得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圆满成功. 2022年11月,美国“阿尔忒弥斯1号”成功发射,预示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开始. 2023年8月,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表面成功软着陆.当今世界新一轮探月热潮正在兴起.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12.
谢懿 《世界科学》2004,(3):21-21
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把月球看成是未来理想的研究实验室以及空间探索的前哨站,同时许多公司也看好其中的商机。 欧洲航天局(ESA)去年9月27日发射的SMART-1月球探测器,到12月份就投入相关的月球勘测工作。明年8月,日本也将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 美国的科学家小组正计划在这个10年末实施从月球背面采集并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6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图像图。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图像图共746幅。中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不仅仅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近年来也频频地向月球输送“探索者”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了探寻月球的奥秘而“牺牲”。静寂了20多年的探月活动再次掀起热潮。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虹湾西经19.51°、北纬44.12°成功软着陆,它是中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这是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无人巡视器在月球软着陆37年后,人类再次发射航天器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航天器月球软着陆,第二个完成无人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作为地球最亲密的邻居,月球是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体,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月球对地球的地轴  相似文献   

16.
<正>月球土壤中蕴藏着大量有关地球起源以及未来太空家园的线索。科学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双手沾上这些物质了。2023年8月11日,一枚俄罗斯火箭离开地球,奔赴月球南极区域。火箭上搭载着月球-25号探测器,后者的任务是更好地了解月亮这颗岩石卫星的表面。遗憾的是,因为发动机未能及时关闭,探测器于8月19日坠毁在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也有一个类似的任务,计划于2023年11月发射。印度的最新月球探测器、2023年7月发射的月船3号如果一切顺利,也很可能会在月球的尘土中东挖挖、西挖挖。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美国和苏联未曾实现的。2018年,探月领域会出现新的领先者。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中国将做成其他宇航超级大国未能做成的事,即在月球背面着陆。随着探月计划的实施,中国的航天能力将得以迅速提高。2018年,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这是嫦娥系列的第四次任务。嫦娥四号的第一部分将于2018年6月升空。这是一颗中继卫星,定位在月球背面6万公里高空,用于提供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间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20.
继印度“月船1号”在月球表面的沙粒中发现了水分后(见本刊2009年11、12月号第4页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于2009年11月13日宣布:在月球南极附近的陨石坑内有更多冰冻状态的水。这是在分析了无人探测器LCROSS的观测结果后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将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后,可以就地取水饮用,还可以电解水产生呼吸用的氧气和火箭的燃料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