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用技术     
《石河子科技》2011,(5):66-67
白菜包心不实都是施肥不当惹的祸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大白菜品质差,比如白菜棵大、叶大、色绿、外叶披散。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科技》2011,(5):66-66
如今,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大白菜品质差,比如白菜棵大、叶大、色绿、外叶披散。 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科技》2012,(1):65-65
农业专家指出,大白菜虽是叶菜作物,具有产量高需肥多的特点。在栽培中只施氮肥,缺少磷肥、钾肥就会导致包心不实问题。偏施氮肥不仅产量和品质不高,还导致包心差。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充分供应磷钾的情况下,大白菜追施不同形态氮素(尿素硝铵溶液、尿素、硝酸铵)的产量效应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素可提高白菜产量70.3%-88.6%,不同氮素形态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追施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大白菜各品质指标影响显著,但不同的品质指标对氮素形态的反应存在差异.追施尿素硝铵溶液可提高白菜叶片的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追施硝酸铵可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追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白菜营养品质,从氮素形态对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分析,尿素最好,其次为硝酸铵和尿素硝铵溶液.  相似文献   

5.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真菌陛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引起叶、果脱落,植梢枯死,导致树势衰退,产量下降。防治应以加强管理、注重修剪及时排灌,增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生态的影响,以杂交水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群体小气候、产量及纹枯病发病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水稻的产量增加,但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增加不显著;增施氮肥后虽然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但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30%左右)导致了单株产量(19%左右)的提高.同时氮肥增加后其群体通透性(包括透光性和透气性)显著降低,温度降低但湿度增加;这一系列群体小气候的恶化导致纹枯病发病程度增加.氮肥过低无法保证产量,过高则会引起群体生态环境恶化.在中等施氮水平下(150 kg/hm~2),水稻的产量既不会显著降低,群体小气候条件也优于高氮处理.进一步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群体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可以探索出既能达到高产又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普知识     
<正>白菜增产巧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同等条件下,大白菜增施钾肥(50%硫酸钾)18公斤/亩,增产率高达33.2%,每公斤硫酸钾平均增产白菜159公斤。  相似文献   

8.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低、高两种施氮水平、5种种植密度的复因子试验,分析了丹参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根冠比,探讨了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丹参干物质积累影响大于密度效应,以施氮180 kg/hm2、密度14万株/hm2为宜,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高;N2比N1平均增产23%,5种密度平均产量以M2产量最高,M5产量最低,M2比M5高20%。在每公顷施180 kg氮肥的情况下,以密度12万株/hm2最高,产量为6 207 kg/hm2;每公顷施135 kg氮肥的情况下,以14万株/hm2氮肥偏生产率最高,为38 kg/kg。丹参生长后期根冠比为0.600.65,大于前期,不同生长期N2根冠比大于N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结球白菜苗瑞细胞中淀粉粒的含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是: 结球白菜苗端在分化和形成叶原基的过程中,淀粉粒主要积累于肋状分生组织细胞中,且随苗端产生叶原基活动的加强而增多;随营养苗端向生殖苗端的转化,其淀粉粒的含量明显减少,转化完成后的生殖苗端细胞中,极少见到淀粉粒。由此可见,淀粉物质的积累和变化与叶原基的分化形成及白菜包心结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氮肥对结缕草种子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二年生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结缕草的草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草高与施氮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当氮肥用量为8g/m2时,结缕草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最多,结缕草种子产量也最高,达到761kg/hm2,发芽率为96%.  相似文献   

12.
利用磁光增产素及植光素拌种、喷施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光增产素及植光素均使大白菜叶球重及产量比对照组增加15—30%,且品质有所改善,其中以磁光增产素拌种加喷施和植光素喷施增产效果较佳。本文还对二种新产品的增产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大田试验,研究油葵在主要生育期不同器官的氮肥吸收利用情况、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增施氮肥促进油葵地上部的养分吸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吸氮量先增后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即N_1P_2K_2处理下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达16%;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且N_3P_2K_2处理与N_1P_2K_2,N_2P_2K_2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降低,且各处理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可显著增加油葵的株高、茎粗.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建议在宁夏中部干旱区种植油葵的适宜施纯氮量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适宜的时间和科学的用量下施用氮肥是提升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本试验于2018—2019年选用京农科728(JNK728,氮高效品种)和郑单958(ZD958,高肥品种) 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分别设置4个氮肥用量(0、150、250、350 kg/hm~2)和4个施氮时期(苗期、6叶期、12叶期、吐丝期),探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JNK728在150 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ZD958在250 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2个玉米品种产量与氮肥后移指数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产量的变化主要由穗粒数的显著差异引起。因此,氮肥在中后期追肥(12叶展或吐丝期)可作为黄淮海地区滴灌夏玉米高效生产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杂交棉-标杂A1的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杂交棉标杂A1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快速增长期推迟,但最大积累速率增加,标杂A1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快速增长期在初花-盛铃期,持续时间40d左右;棉花总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显著影响棉花的铃数、单铃重及籽棉产量;棉花单铃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均表现为施N300kg/hm2处理的最高,其次是施N 300和150kg/hm2处理,不施N处理最低。本研究条件下杂交棉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为41%~55%,氮肥适宜用量为310~340kg/hm2。  相似文献   

17.
选用春小麦品种宁春15号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施氮量、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籽粒产量随着施氮肥时期的后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生物产量呈持续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所土壤严重缺硼,历年来油菜产量不高,曾有一甘兰型品比试验田十余个品种全部“花而不实”,颗粒无收。随着施硼防治“花而不实”难题解决后,油菜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在施用硼肥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栽培方法,10.26亩油菜平均亩产247.2斤,比去年亩产151.2斤,每亩增产96斤。这说明在缺硼的土壤上油菜能够高产。现把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6):914-917
在河南省驻马店砂姜黑土上进行玉米田间试验,研究控施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只施用磷钾肥相比,加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29.2%~52.3%;两个试验点产量最高的为控释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处理,达到8 632.7 kg/hm~2和8 807.0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提高了285.0 kg/hm~2和142.5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玉米产量下降,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减施氮肥存在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20.
3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力、高种植水平以YS500和大麦02-2为主;中等肥力和旱地上可选用云啤2号,稳产性相对较好。亩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亩施尿素55与45千克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云啤2号三种施氮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大麦02-2亩施尿素55与35千克的产量差异显著而,45和35千克间不显著;YS500亩施尿素45、55千克处理与35千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要获取高产应增施氮肥,YS500以亩施尿素55千克为佳,大麦02-2酌减,云啤2号再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